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在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以2007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2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静脉激光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激光治疗方法应用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治疗创伤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 传统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联合静脉激光术(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经超声及静脉造影诊断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8例(43条肢体),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交通支结扎联合EVLT治疗。结果术后43条肢体曲张静脉均消失,症状缓解,手术治愈率97.7%(42/43),有效率100.0%(43143),皮肤灼伤5例,小腿皮肤麻木1例,皮下血肿2例。随访4—22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2个月出现小腿后侧局部浅曲张静脉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症状明显改善,色素沉着明显减轻,酸胀感消失,溃疡愈合。结论手术联合EVLT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方法,达到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小创伤的目的。

  • 标签: 外科手术 静脉腔内激光术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法对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静脉窦血栓形成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50例),普通肝素组(50例)和介入溶栓组(50例,采取介入溶栓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介入溶栓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98.0%比82.0%比72.0%),P<0.05或<0.01;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比较,介入溶栓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3±0.3)分、(1.6±0.4)分比(1.0±0.2)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6.0%、18.0%比4.0%)显著降低(P<0.05或<0.01),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效果优于普通肝素,但是单纯的抗凝治疗并不能使病情完全缓解,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窦血栓形成 颅内 抗凝药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并发症防治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385条肢体双下肢77例,154条肢体;单下肢231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腔激光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08例下肢静脉曲张385条肢体激光治疗术后,363例(94.2%)获随访3~40个月,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者术后有21条肢体复发(复发率5.7%)。结论使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的注意事项,并加强术后护理以预防并发症及复发,从而充分体现激光治疗安全和微创的特点。

  • 标签: 静脉曲张 激光治疗术 护理
  • 简介:对于尿毒症患者,需进行长期血液透析,而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透析成功的首要条件.血液通路的建立,有体外动静脉瘘和体内动静脉瘘两种.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治疗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肝硬化患者将近50%会出现胃食管静脉曲张,ChildA级患者只有40%有静脉曲张,ChildC级患者则为8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可以在疾病早期,甚至在未形成肝硬化前就可出现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性出血。肝硬化患者每年约有5%发生食管静脉曲张,1年后有10%~20%从小静脉曲张发展成大的静脉曲张,2年中出血危险性为25%~30%,首次出血一周死亡率可达25%~50%。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线静脉置管对行静脉治疗的颅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颅感染患者11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静脉置管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留置针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形式):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龄39~75岁;中线组(采用中线静脉置管形式):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36~72岁。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情况、留置时间、穿刺次数、并发症情况、使用成本、患者满意度。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次数、使用成本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均数比较,并发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患者满意度用率(%)表示,使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留置针组比较,中线组一次性成功率[91.52%(54/59)]较高(χ2=5.081,P<0.05),导管/留置针滑脱[5.09%(3/59)]、意外拔管率[1.70%(1/59)]均较低(χ2=4.236、11.670,均P<0.05);中线组留置时间长于留置针组,穿刺次数短于留置针组(t=133.261、50.935,均P<0.05);中线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9%(2/59),低于留置针组[20.34%(12/59)],患者满意度为96.61%(57/59),高于留置针组[79.66%(47/59)];使用成本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5,P>0.05)。结论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相比,中线静脉置管可增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且不会增加使用成本。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颅内感染 中线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射频闭合术治疗,以入院顺序分研究组(围术期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评价两组生活质量与并发症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并发症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静脉射频闭合术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术期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其预后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 下肢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激光手术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次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对照组、研究组,分别采取传统手术与静脉激光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数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数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激光手术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上具有比传统手术更强的疗效。

  • 标签: 静脉腔内激光手术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静脉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 肢 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激光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100.00% ,对照组为 82.50% ,远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P < 0.05) 。结论 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手术,静脉激光治疗疗效更佳,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静脉腔内激光 传统手术 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疼痛程度、并发症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及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手术治疗,不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出血量少,患者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微创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腔内激光 传统手术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静脉激光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10月期间诊治的120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采取随机法将其常规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选择高位结扎抽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选择静脉激光手术治疗。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几率进行比率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指标、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几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选择静脉激光手术治疗能够提高病情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改善手术指标,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腔内激光手术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治疗有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瘘(AVF)狭窄闭塞腔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中心经皮腔血管成形术治疗的自体AVF狭窄闭塞病例,统计分析狭窄闭塞段数目、位置及相应治疗方式,术后即时、6个月、12个月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共28例患者,2例腔治疗导丝无法通过病变段而失败,其中吻合口严重成角及瘘闭塞严重各1例;其余26例患者共38处狭窄闭塞均先采用普通和或高压球囊扩张,4例患者头臂静脉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介入治疗即时开通25例,成功率89.3%,并发症发生率7.1%(外渗及血栓形成各1例);治疗后6个月通畅率85.7%(24/28),12个月通畅率78.6%(22/28)。结论自体AVF狭窄闭塞类型多,治疗应个体化,经腔治疗即时、6、12个月通畅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 动静脉内瘘 狭窄 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动脉途径和静脉途径两种方式治疗自体动静脉瘘狭窄的临床效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AVF狭窄闭塞行介入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其中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瘘狭窄患者采用经动脉入路60例(动脉入路组),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应用新的手术方案即采用经静脉入路60例(静脉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3、6、12个月的通畅率。结果(1)动脉入路组技术成功率96.7%(58/60),临床成功率91.7%(55/60);静脉入路组技术成功率95.0%(57/60),临床成功率93.3%(56/60);两组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18、1.000)。(2)围手术期并发症:动脉途径组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处血肿,假性动脉瘤2例,血栓形成5例。静脉途径组3例患者发生血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36)。(3)动脉入路组术后3、6、12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5.0%(57/60)、75.0%(45/60)、60.0%(36/60),静脉入路组3、6、12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6.7%(58/60)、71.7%(43/60)、61.7%(3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18、0.749、0.885)。结论经动、静脉途径介入治疗AVF狭窄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经动脉途径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建议首选静脉入路。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 动脉途径 静脉途径
  • 简介:摘要近年来,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在脑卒中疾病中占有0.51%左右,由于发病原因很多,病理较为复杂,因此,很容易漏诊或是误诊,延误患者的病情。如若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威胁生命安全甚至致死。在我国医疗影像学技术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治疗方法也开始改进,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死率已经降低到5%到10%左右,当前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抗凝方式与溶栓方式,并且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然而,采用介入治疗方式的病例很少,尚未完全掌握具体的适应症,针对于此,下文旨在探讨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腔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2月共1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行髂静脉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显示左髂静脉狭窄15例,闭塞3例,右髂静脉狭窄1例。结果全部病例行腔介入治疗均成功,病变髂静脉恢复通畅,9例下肢肿胀患者症状于术后14d完全缓解,4例患者下肢溃疡创面愈合或缩小。随访3~44个月,19例患者均行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均提示髂静脉通畅,支架无移位。结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腔介入治疗近、中期效果好,通畅率高,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 标签: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静脉造影术 扩张术 放射学 介入性
  • 简介:<正>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insufficiency,CVI)是一组由静脉逆流引起的下肢静脉系统持续性高压为特征的常见周围血管疾病之一,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进展到后期可引发下肢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皮炎、血栓性浅静脉炎和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多种静脉疾病均可导致CVI,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按解剖范围可分为浅、深和交通静脉3个系统;多见于

  • 标签: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大隐静脉 激光治疗 血栓性浅静脉炎 下肢肿胀 高位结扎
  • 简介:摘要特发性颅高压症(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IH)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高压为主要体征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头痛、搏动性耳鸣、视力及视野改变等临床表现。大量研究表明,脑静脉窦狭窄与IIH密切相关,超过90%的IIH患者伴有脑静脉窦狭窄。尽管二者的因果关系尚无定论,但在这类患者中正逐渐形成以静脉窦支架置入术为核心的外科综合治疗体系。文章对IIH合并脑静脉窦狭窄的支架置入术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假脑瘤 颅内高压 颅窦 支架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