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达到254066例,无症状感染患者有755048例,其中感染总数量达到1009114例。在世界上中国人占比是18.32%,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达到0.16%,根据百万人口计算发生率,比例是1/112,死亡率为0.08%,百万人口计算死亡率为1/229。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迫在眉睫,本次主要对该类疾病的护理质量管理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究。方法:根据当前的疫情情况,医院质控办需要以国家、省、市级要求,制定健全的工作机制和流程,对三级质量控制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更改护理质量自查表,必须对消毒、隔离、病区管控、护理管理、个人防护培训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加强质量追溯结果反馈工作。2021年10月至12月,质控组针对不同科室、部门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结果:48所医院自查问题数量不断降低,护理质量考核也明显上升,患者、医务工作人员无感染病例。结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落实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对临床各项环节进行严格把控,避免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保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保质保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护理质量 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呼吸康复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抽选104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护理实践、相关共识指导,保障呼吸康复护理管理有效实施。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积极实施呼吸康复护理管理各项措施,并在护理实践、相关共识指导下改进策略,能保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的良好。结论:呼吸康复护理管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意义重大,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促进肺功能恢复,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临床实践,不断调整策略,提升护理的有效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 护理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医院发热门诊部门必须要做好相关的防控措施,严格的管理发热门诊才能够控制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要利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有效手段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医院内部传播。现如今,抗击新冠疫情和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医院内部管理工作必须要更加严格,从发热门诊布局、各项工作流程、护理管理相关工作措施、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具体调整,这样才能够推动抗击新冠疫情的相关进程。

  • 标签: 新冠疫情 发热门诊 护理工作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共同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方法:总结2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调注重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做好自我防护。结果:本病区共收治25例2019-nCoV患者,全都康复出院,患者预后良好。患者在隔离病房无陪护,护士必须全方位照护患者,强调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的重要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300名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15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2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探索怎样加强对该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严密监测儿童状况,提出合理的排痰和良好进食及其他护理,为儿童及家庭提供最高限度人文关爱。并积极协助大夫给小儿实施抗病毒治疗。结果:经过16天的治疗,患儿终于痊愈出院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2019年以来对人类整体健康水平、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虽然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严重程度、死亡风险均有所降低,但患者仍存在诸多症状,且康复后长期的不良情绪影响生活质量,需要配合护理加以改善。护士在本场抗“疫”战争中体现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项护理措施,分此类疾病的干预提供参考,旨在提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质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措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疾病早期以呼吸受累及为主要矛盾,应遵循保守的液体策略,并结合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评估制定容量平衡目标,尤其对于高龄患者应防止液体的大进大出;若合并休克,则应进行容量反应性评估后确定容量管理目标。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容量管理应该个体化,并做好医护配合。

  • 标签: 重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容量管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患者患病后极易出现呼吸道传染疾病,对生命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办公室通报,将上述病原体感染所引起肺炎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依据传染疾病流行特点,如何加强防控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尤为重要[1]。因此,加强对新型冠状肺炎的防控管理,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门诊管理 防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月1日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连续住院诊治并出院的COVID-19患者,分成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收集纳入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共纳入203例COVID-19出院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89.2%,181/203)、干咳(60.1%,122/203)、胸闷(35.5%,72/203)、气促(29.1%,59/203)和肌肉/关节疼痛(26.6%,54/203)。从开始出现症状至入院的时间为5.8 d(1.0~20.0 d)。203例COVID-19患者中,重症组107例(52.7%),非重症组96例(47.3%)。重症组年龄为60岁(23~91岁),大于非重症组的47岁(20~8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2,P<0.01);重症组有至少1种基础疾病者占63.6%(68/107),大于非重症组的20.8%(2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0,P<0.01)。重症组白细胞计数升高比例,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的下降比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空腹血糖、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的升高患者比例均增加。203例患者中,172例(84.7%)入院时影像学检查已显示双肺斑片影、磨玻璃影;20例(9.9%)合并胸腔积液;平均间隔5 d复查影像学发现,55例(27.1%)显示肺部病变进展。203例患者中,123例(60.6%)入院即给予氧疗,107例(52.7%)给予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131例(64.5%)给予抗病毒治疗;26例(12.8%)死亡。住院时间为11.0 d(1.0~45.0 d)。结论COVID-19患者的症状中发热占的比例最高,老年、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易进展为重症。对于老年患者,应加强早期监测,重视基础疾病的控制,减少危重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出院后患者抗体水平,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体的产生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2020年1~3月份湖南省娄底市7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年龄范围(45.53±16.74)岁,中位数年龄47岁[其中男性38例,年龄(44.88±17.09)岁,中位数年龄46岁;女性34例,年龄(46.32±16.52)岁,中位数年龄47岁],其病情严重程度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916,P>0.05),在年龄分布上病情严重程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5,P<0.05)。通过血清抗体浓度监测反映病例出院后抗体水平,收集以上72例患者出院后的血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浓度,并应用SPSS25.0进行性别、年龄、病例分型及抗体之间的方差分析、χ²检验等分析。结果7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清标本采集时间距发病时间为(34.89±9.02)天、中位数34天,距出院时间为(14.53±8.35)天、中位数14天,抗体检测结果显示IgM和IgG总抗体阳性率97.22%(70/72),其中IgM阳性率48.61%(35/72),IgG阳性率97.22%(70/72)。出院后1~40天内,72例患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体, IgM在1-7天、8-14天、15-21天、22-28天、29天及以上的浓度分别为21.91(7.07~52.84)AU/ml、14.16(6.19~32.88)AU/ml、11.36(6.65~42.15)AU/ml、8.15(3.66~30.12)AU/ml、2.98(0.46~6.37)AU/ml,整体上IgM抗体浓度在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8.439, P>0.05)。IgG在1-7天、8-14天、15-21天、22-28天、29天及以上的浓度分别为169.90(92.06~190.91)AU/ml、163.89(91.19~208.02)AU/ml、173.31(95.06~191.28)AU/ml、122.84(103.19~188.34)AU/ml、101.98(43.75~175.30)AU/ml,整体上IgG抗体浓度在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232, P>0.05),但有一定的变化趋势。IgM浓度较低,随时间增长而下降较快,并于出院第3周后转阴;同期IgG浓度较高,出院3周内保持较高水平且基本无变化,出院第4周开始下降。其中5例在出院后1~3周内出现“复阳”,“复阳”率为6.94%(5/72例)。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出院后,个体间产生抗体水平差异较大,但抗体变化整体具有一定的规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IgM抗体 IgG抗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根据新冠出院后隔离者心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进行时间段为 2020年 1月 -2020年 3月,研究对象为新冠出院后隔离者,共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1年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于2020.01月-2020.03月收治的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部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出院出院6个月及出院1年时进行肺部CT检查,观察不同时期患者肺部影像学变化,分析其肺部恢复情况。结果:26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网格状改变及磨玻璃影,病变部位主要分布于胸膜下、肺叶外围或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少数患者存在小叶间隔增厚。治愈出院时,复查CT肺部完全恢复正常的4例,病灶显著吸收、范围减少的18例,分别占比15.38%、69.23%;出院6个月后复查CT肺部完全恢复正常的20例,占比76.92%;出院1年后复查CT肺部完全恢复正常的21例,仍存在少量纤维化的5例,分别占比80.77%、3.85%。结论: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出院6个月内肺部可完全恢复正常,少数患者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仍有完全恢复的可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部影像学 CT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5日于我院就诊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我院就诊的8例患者均出现了咳嗽、咳痰或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5例出现发热,肺CT检查1例肺部并无明显异常;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8例患者均为普通型病理,给予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治疗,部分患者给予鼻导管氧疗;目前8例患者病情稳定,趋于好转。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不伴有发热,CT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点 病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该病于2019年底发现并引起全球大流行。COVID-19患者肾脏受累较为常见,可能与肾脏固有细胞表达2019-nCoV的主要入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有关。常见的肾脏受累包括急性肾损伤、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伤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认为2019-nCoV引起肾损伤是多因素的,随着COVID-19患者尸检及肾活检的开展,我们对COVID-19相关肾损害的原因及肾脏病理改变有了新的认识。鉴于目前的证据,可以将2019-nCoV造成的肾脏损害命名为"COVID-19相关肾病(COVID-19-associated nephropathy,COVAN)"。

  • 标签: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肾损伤 COVID-19相关肾病
  • 简介:摘要: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出现传播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为控制疫情传播,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我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在各级县领导及各部门的配合下迅速建立集中医学隔离点,现将集中医学隔离点医疗护理团队建设工作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新冠肺炎 密切接触者 集中隔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