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预先注射间羟胺对剖宫产腰麻产妇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20.3-2021.4内70例剖宫产腰麻产妇纳入研究,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注射麻黄素)和观察组(34例,间羟胺预先注射);观察两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以及不同时段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仅4.6%,对照组为22.5%,P<0.05。数据可见,麻醉后直至胎儿娩出时,两组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心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各指标数值较为稳定,P<0.05。结论:对剖宫产腰麻产妇预先注射间羟胺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羟萘酸布比卡因用于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300~4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8),双羟萘酸布比卡因辅料组(VE组)、盐酸布比卡因组(BH组)、脂质体布比卡因组(BL组)、低浓度双羟萘酸布比卡因组(HL组)、中浓度双羟萘酸布比卡因组(HM组)和高浓度双羟萘酸布比卡因组(HH组),于左侧坐骨神经处分别注射双羟萘酸布比卡因辅料0.4 ml,盐酸布比卡因溶液0.4 ml,脂质体布比卡因混悬液0.4 ml,1、3和10 mg/ml双羟萘酸布比卡因混悬液各0.4 ml。分别于给药前1 d(T0)和给药后0.5、1.5、3、5、8、12、16、24、48 h(T1~9)时测定热缩足潜伏期,计算热缩足潜伏期的最大效应百分比(MPE),同时行运动功能评分,以评价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于给药后2和7 d(T9,10)时,每组分别处死5和3只大鼠,取注射部位坐骨神经及周围肌肉组织,行Luxol fast blue染色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行神经损伤评分和炎症反应评分,以评价神经毒性作用。结果与VE组比较,HL组T1~4时、HM组T1~8时、HH组T1~8时MPE升高,HL组T1~4时、HM组T1~5时、HH组T1~7时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0.05),HL组、HM组、HH组各时点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肌肉的炎症反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H组比较,HM组T3~8时MPE升高,T3~5时运动功能评分降低,T9时神经周围肌肉炎症反应评分降低(P<0.05);与BL组比较,HM组T3~7时MPE升高,T4,5时运动功能评分降低,T9时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肌肉的炎症反应评分降低(P<0.05)。6组神经损伤评分均为0分。结论双羟萘酸布比卡因可对大鼠坐骨神经产生阻滞作用,浓度越高阻滞时间越长,且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不长于感觉神经阻滞时间;与等浓度等容量盐酸布比卡因和脂质体布比卡因相比,双羟萘酸布比卡因坐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更长,且神经毒性作用更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糖甘滴眼液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DES)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DES患者120例,根据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康复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湿润长度、荧光染色法评分(FL)]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80.00%,48/60),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BUT、泪液分泌长度大于对照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泪液IL-33、TSLP水平均较治疗降低,观察组泪液IL-33、TS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糖甘滴眼液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DES患者,可提升疗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病情康复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商丘市中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66例(66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3例(33眼)。单独玻璃体注射阿柏西普组为试验组,阿柏西普联合口服羟苯磺酸钙组为观察组。两组均行阿柏西普0.05 ml玻璃体内注射,试验组同时口服羟苯磺酸钙0.5 g,3次/d。治疗后随访6个月进行两组效果比较。结果治疗后1、3、6个月两组的视力及黄斑中心区厚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而且试验组视力(BCVA,logMAR)优于对照组(t=2.968、3.022、2.926,P=0.012、0.013、0.026)。试验组黄斑中心区厚度低于对照组(t=2.736、2.922、2.089,P=0.016、0.014、0.010).两组治疗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羟苯磺酸钙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可更有效地减轻视网膜水肿并改善视力。
简介:摘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是临床生化小分子检测的首选方法,常用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检测。其虽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线性范围宽等优势,但因仪器、色谱柱、试剂、校准物、方法学及性能验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个实验室内部及不同实验室之间的LC-MS/MS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标准化是确保在不同实验室、不同质谱仪器及不同时间,获得一致性和可比性结果的必要条件。为规范LC-MS/MS检测25(OH)D的方法,该共识基于目前现有的临床质谱相关指导文件和临床实践,针对同位素稀释LC-MS/MS的标准物质和内标物选择、方法验证、色谱质谱参数选择、质量控制、人员要求及参考区间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应用眼底激光与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病例筛选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8例,将纳入的病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中的患者人数为44例,对照组采取单独眼底激光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厚度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时采用眼底激光与羟苯磺酸钙联合方案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尽早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羟考酮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气腹开始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观察组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10 mg。于气腹开始前(基础值,T0)、气腹后1 h(T1)、气腹后2 h(T2)、气腹结束时(T3)和术后24 h(T4)测定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清硫酸肝素(HS)、多配体蛋白聚糖1抗体(DPT-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浓度。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出血量。观察两组并发症(心律失常、高血压、烦躁、瘙痒、术后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在T3、T4时HS、DPT-1、VCAM-1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HS[(15.7±4.8)μg/L]、DPT-1[(31.5±6.4)μg/L]、VCAM-1[(609.7±90.4)μg/L]在T4时较对照组[(18.6±5.4)μg/L、(36.9±7.3)μg/L、(653.2±91.8)μg/L]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9、3.518、2.135,均P<0.05)。与T0时比较,两组在T2、T3时NE、E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E[(124.6±14.5)μg/L)]、E[(106.4±11.5)μg/L)在T2时均较对照组[(132.9±12.4)μg/L、(111.8±10.4)μg/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1、2.203,均P<0.05)。观察组术后烦躁发生率及VSA评分均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前予盐酸羟考酮10 mg静脉注射有利于抑制炎性反应,降低腹腔镜手术因气腹导致的内皮糖萼降解,减少血管内皮损伤,该研究有创新性和科学性。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各30例。其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为参照组,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的为研究组,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用药前患者的心率及动脉压无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变化程度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的发生方面研究组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患者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对患者不良影响小,有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考酮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神经损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羟考酮组(59例),两组患者术后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羟考酮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于术前1 d及术后1、2、3 d检测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水平;术前1 d及术后7、30 d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记录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及术后7、30 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 MoCA评分降低(P<0.05)。术后7 d羟考酮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羟考酮组术后48 h内PONV、皮肤瘙痒发生率及术后7 d POCD发生率降低(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 d血浆S-100β蛋白、NSE水平升高(P<0.05)。术后2、3 d羟考酮组血浆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 d,羟考酮组患者血浆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可能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性,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晚期癌症患者在出现中重度癌性疼痛时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将2019/11-2020/11期间治疗的86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运用硫酸吗啡缓释片镇痛的对照组43例与运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镇痛的观察组43例。探究用药前后患者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调节效果。结果:用镇痛药前患者疼痛严重导致生活质量较差(P>0.05),用镇痛药后,运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观察组患者与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更好(P<0.05)且患者生活质量(生理机能、心理情感和社会功能等维度)提高幅度大(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行镇痛治疗时运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能获得比硫酸吗啡缓释片更好的镇痛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弱化二阶梯治疗用于癌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癌性疼痛的患者46例,用随机检查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23例患者给其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照组23例患者使用常规二阶梯应用曲马多缓释片,服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疼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95.65% ,对照组为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麻醉中应用复合羟考酮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纳选本院2020年1月初始,截至2021年1月收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计82例,依照红蓝双色记号笔分设不同小组,单药组(n=41例,行羟考酮麻醉),复合组(n=41例,行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麻醉)。分析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脑氧代谢指标差异。结果:复合组术前CjvO2、SjvO2、CaO2等脑氧代谢指标与单药组比对,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两组CjvO2、SjvO2、CaO2等脑氧代谢指标组间比较,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麻醉中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脑血氧代谢指标,且安全性高,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