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资本是马克思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当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内容十分丰富,对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利用资本都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以后的各个理论流派对资本认识的拓展,丰富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在现实中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进行分析。资本的发展脉络和理论延展归根到底要回到实践中去审视资本,在充分认识其二重性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本。

  • 标签: 马克思 资本 二重性
  • 简介:赵勇、张飞在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西方毛泽东研究是国际学术界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宏观脉络,有助于审视西方毛泽东研究的认识框架及发展趋向,汲取其有益成果,辨析其错误倾向。西方毛泽东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新闻报道和传记为标志的初始阶段。

  • 标签: 毛泽东研究 西方 脉络 宏观 《人民日报》 国际学术界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又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探索习近平政德思想形成脉络,不仅有利于领导干部“立政德”,而且更能全面正确理解其德治思想的深刻内涵,推动和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本文尝试以习近平任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书记和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讲话或著述为基础,粗浅梳理了习近平政德思想的形成脉络

  • 标签: 德治思想 习近平 脉络 思想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 党员领导干部
  • 简介:在毛泽东诗词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脉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映了遵义会议前毛泽东思想的孕育,以《沁园春·长沙》为标志,分为早期的发蒙、立志与而立之年后的思索、探路两个阶段。"而今迈步从头越",反映了遵义会议至新中国成立毛泽东思想的成长,分为抗战准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阶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反映了建国后毛泽东思想发展期的历史,分为1949年至1966年经济技术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只争朝夕"阶段、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和思想革命的"只争朝夕"阶段。

  • 标签: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思想 历史脉络
  • 简介:经济特区在40年的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新生事物,它经历了各种压力和阻力。每次风浪关头,邓小平都站出来给特区信心,推动经济特区坚定前行。

  • 标签: 经济特区 邓小平 改革开放 新生事物
  • 简介: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普遍态势,是历史起点、制度设计、目标愿景三者的连续性统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遵循了这一普遍性,形成了“破解新难题、建构新秩序、开创新历史”这样一种执政脉络。第一步,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新起点,提出“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问题倒逼改革”的工作思路,形成“四个伟大构想”的发展共识。第二步,对新秩序的战略构想,涵盖了发展的新常态、秩序的新需求、现代化的新内涵三个层面。第三步,向世界展示了两个行动框架: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者,要在2020年左右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制度框架:后者,要在第三个30年的历史进程中,打造一个新的历史辉煌。

  • 标签: 治国理政 执政脉络 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