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哲学家,康德对人权做了深刻的思考,他的人权思想在人权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权史上的一次革命.康德认为在实践理性中,人是自由的,人是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存在的.自由是人唯一的天赋权利,它也是人类道德的根据,从而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 标签: 实践理性 自由 主体性 德国 立法 哲学体系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追溯《法权学说》构思、遗忘和重新提及的历史以及在此书中表达的基本框架和精神来阐述康德法哲学的基本要义。在传统的康德解释中,人们往往把自由看作康德法哲学唯一的核心精神,从而把原子式个体的观念强加给康德。然而,康德在《法权学说》中所强调的法则以及交互影响的观念,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种仅只依凭自由来阐释康德法哲学的努力是有偏差的。我们必须从法则之下的自由或自由的法则,以及从中所体现出来的交互关系的观念来解释康德的法哲学。这种在保持个体独立性的同时又强调对于他者的开放性的观念才是康德法哲学的基本精神。

  • 标签: 法权 自由 法则 法治状态
  • 简介:康德笔下,权利概念是一个先天的概念,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哲学上的证明。康德最早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有关权利的构想,这一构想在《道德形而上学》中达到了完成。长期以来,在对于康德的权利概念的认识方面,在个体权利和共同体权利两端摇摆不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忽视了《判断力批判》中有关自由的更深刻思考,并因此忽视了康德基于目的论基础上的权利演绎。只有澄清了康德的基于目的论的权利演绎的实质及其在康德的权利演绎的总体规划中的位置,才能充分理解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展示的权利体系。

  • 标签: 权利演绎 公共性 固有权利 获得性权利 自由感
  • 简介:自19世纪以来,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法理论经受了无可避免的衰落,而康德的自然法权理论是导致这一进程的重要因素。其学说一方面从根本上消解了传统自然法理论中实质性的自然观,使得任何试图从人的"自然倾向"中推出规范性命题的努力变得不可能;另一方面,其通过自然法权将伦理与法的领域进行了区分,这使得唯有高度形式性的自然法权而非伦理目的才能成为校验实证立法的标准。而康德的这种具有实证主义色彩的法哲学催生了当代的立宪主义法律理论——一种"规范的实证主义"。

  • 标签: 自然法权 实证主义 立宪主义 规范主义
  • 简介:当代动物权利运动的主将汤姆·雷根提出的动物权利论遮蔽了道德共同体成员的理性和道德义务这两个道德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忽视了理性、义务在构建道德共同体中的必要性,也不能在逻辑上全面地说明动物与人类之间以及动物之间的关系。康德主义的道德哲学则仅通过“实践理性”这一标准,即可合理说明人与动物在道德上的不同地位,也能更好地解释和指导人类利用和保护动物的实践。

  • 标签: 动物权利论 实践理性 道德义务 道德主体 康德主义
  • 简介:为了解释财产权的起源,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相关理论并选择了诉诸许可法,这使之既不同于格老秀斯式的契约财产理论,也不同于洛克式的劳动财产理论。通过追溯许可法在12世纪教会法学家那里的用法,可以看出康德立足于一个传统之中;而通过回顾康德在不同时期对许可法概念的使用,它的意义在康德思想中的转变及其原因被揭示了出来,《道德形而上学》中的许可法也被表明为是对应于自然法一般性禁令的授权规则。

  • 标签: 许可法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 法权 一般性禁令
  • 简介:康德在其政治作品中展现出两个彼此对立的形象,一是绝对王权的辩护者:二是自由民主政治的开拓者。文章从这个对立出发,认为康德是一个共和主义者,他尝试解决这样一个对立,但是从他的主体批判哲学出发,这个论证任务并未完成。因此,本文借助当代商谈哲学重新考察康德的作品,在他的普遍先天联合的人民意志中发掘出主体间性和两种共和国之间的引导性关联,以此来化解康德两种对立形象之间的紧张。

  • 标签: 人民意志 独白 代表 主体间性 引导性理念
  • 简介:本文旨在论述康德的法权学说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中的位置,尤其是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位置。在目前康德学界,有关该问题存在两种对立立场:一种立场认为法权学说属于道德形而上学,另一种立场认为法权学说可脱离道德形而上学而自成一个独立部分。本文通过康德有关"批判"和"形而上学"的划分而指出,法权学说并不纯粹属于道德形而上学,它因为要依赖于某些人类学假设而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道德形而上学。

  • 标签: 批判 形而上学 法权学说 道德形而上学 人类学根基
  • 简介:国际法是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国际法律体系。实现和平的使命是国际法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重视国际法的制度和组织建设,但忽视了实现和平的心理因素。深受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影响的现代国际法体系也偏重于法律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建设,对人类内心和平的建设重视不足。虽然一些国际法律文件和个别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内心和平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显然还是很不够的。真正的永久和平只能从人的内心开始实现。国际法应该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国际法制度和国际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类内心和平的宣传和建设。这是国际法的新使命。

  • 标签: 国际法 和平 内心和平
  • 简介:19世纪以后,法学上的个人主义开始借助于一种以"自由意志"为核心的更为抽象的概念系统加以表达——这就是贯穿民法始终的"意思"理论。这一切主要得益于18世纪康德的伦理哲学对法学的影响。在诸多反映近代民法的个人主义特征的理论范畴中,权利理论是又一突出的体现了康德哲学对近代民法学之影响的领域。康德的伦理哲学对近代民法理论的影响不仅限于德国,其学说还影响到了19世纪法国的民法学理论。

  • 标签: 康德 近代民法 个人主义
  • 简介:本文探讨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其名著一书中的私权哲学思想.首先在康德的整体哲学的背景下来考察其法哲学的地位,指出法哲学是康德的"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哲学就是关于权利的科学,是研究调整人们外在行为自由的科学.权利的科学的核心是私权与文明社会的问题,本文主体部分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指出作为一个积极的启蒙思想家康德的私权哲学反映了启蒙时代普遍关注的私人权利如何能够并存的问题,康德关于私法与私权的阐述时刻围绕这个核心.

  • 标签: 私权 法哲学 权利 私法 人权 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