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正>(柯灵同志是我们的前辈,是我的老师,我谈的是我的学习心得。)一柯灵同志六十年前,踏上文艺道路之时,就是鲁迅思想的信奉者,六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艺术信念。他反对那些举着鲁迅的旗帜,而实为欺世盗名之徒的行径,他愿默默的工作,身体

  • 标签: 学习心得 信念 讨论会 四十年代 柯灵 文化界
  • 简介:最早的论诗诗当推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到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可以说是达到了论诗诗的高峰。论诗诗既属于文学创作,又属于文学鉴赏和批评;既体现了作者的诗学观点,又能给读者以美感与享受,所以自唐代以来,一直有大量的创作。

  • 标签: 《戏为六绝句》 夏承焘 《论诗三十首》 成一 文学创作 论诗诗
  • 简介:明清时期,竹枝中书写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题材、主题呈现出“异域”及族群想象倾向,文人以竹枝的范式书写了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细节、文化生态等。在比较文学视域下分析竹枝中建构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可以了解书写者对异己的书写策略、书写心态与文化认同,并探索竹枝文人如何运用寓居、游记、追忆的滇地体验书写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及深层文化意蕴。竹枝中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书写,不仅记录了儒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彰显了文人借由云南少数民族形象的竹枝书写.对跨文化交流中的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构筑,体现了一种自觉的身份认同,可更好地认识异质文化间的少数民族形象。

  • 标签: 竹枝词 云南少数民族形象 比较文学形象学 族群想象 社会集体想象物
  • 简介:黄苏是粤西(广西)乾嘉时期的重要学家,他编选的《蓼园词选》虽是取材于明代顾从敬选、沈际飞评的《草堂诗余正集》,但在选词与评上却有自己的特色,并引领了粤西学不事依傍的风气。

  • 标签: 黄苏 《蓼园词选》 选词特色 词学观
  • 简介:《老乞大》《朴通事》作为早期的对外汉语教科书,以接近口语的对话体编写,真实反映了从元末到清中期北方汉语口语的面貌,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本文着重考察了《老》《朴》诸版本中"给""馈"二的使用情况,并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总结其各种用法。

  • 标签: 《老乞大》 《朴通事》 “给” “馈”
  • 简介:从事理论研究的人,都非常重视关键的价值和作用,对于任何理论而言,了解了它的关键,实际上也就能比较便捷地了解这一理论的大体内容。关键的概括性和代表性,使它可以成为理论的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词语;同时,就像一个人的名号或者绰号一样。

  • 标签: 中西文论 突围之路 文艺理论 西方文论 传统文论 文艺实践
  • 简介:摘要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专业化,社会分工的逐步精细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课程内容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论的部分不够全面、学习理论部分缺乏学习性等问题,因此,本文从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全面性、学习性以及实践性等几个方面入手,从个人角度列举了几项改革措施,仅供参考。

  • 标签: 小学教育 课程内容 改革举措
  • 简介: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标志的大学生电影节,一贯把推崇支持新生力量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2002年5月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召开的新人新作、处女导演研讨会,再一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第九届大学生电影节上很重要的现象之一,是参赛影片中处女导演的影片前所未有地达到ll部之多,影片展映之后,更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好评。

  • 标签: 大学生电影节 青年导演 影片 参赛 新人 艺术
  • 简介:内容界定和效果界定的综合——关于社会主义文学的一种系统观吴慧颖社会主义文学,从萌芽形态的德国西里西亚织工战斗之歌《血腥的屠杀》,马克思、恩格斯战友格奥尔基·维尔特的诗歌和小品文,以及英国宪章运动的某些诗歌算起,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从具有全世界影响的...

  • 标签: 社会主义文学 社会主义性质 内容界定 文学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 文学作品
  • 简介:王国维的哲学研究与文学创作是相伴始终的,本文通过对《人间》的意象符号简要分类,阐释王国维《人间》是以儒道为“气”、以康德为“神”、以叔本华为“骨”、以传统语言符号为“象”的“天才之作”,因而其成就“不屑屑于言语之末,而名句闻出,殆往往度越前人”。

  • 标签: 《人间词》 康德 叔本华 哲学 审美意象
  • 简介:2017年5月13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比较文学学术前沿”高端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时值同济大学百十年校庆,又适逢中国大陆首次获得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22届年会的主办权,因此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同济各方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同济大学 学术前沿 论坛 学术内容 侧记
  • 简介:包括文学及其理论在内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曾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界的一大热点,今天再提这一话题,许多人或许认为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或者说是在炒冷饭等等——对此需加以辨析。下面我结合"体用""本体"关键在中国现当代理论语境中的"旅行",来谈谈这方面的感想。我曾经指出。

  • 标签: 体用不二 文学本体论 中西文化比较 文艺理论界 理论语境 本体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