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年初,笔者撰写《永明书学研究》长文,对南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的八种书学著述进行钩稽、评析,明确提出了中国古代书学研究的真正自觉,或者说书法理论批评的真正自觉,是在“永明书学”,她不愧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批评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现在看来,拙文还有一个严重的遗漏,即马澄《逸少(镇)书目录》,这是书法著录的专著。当时笔者未能确断马澄此篇到底是写于齐代还是梁代,还有对古代书学体系中书法著录这种特殊门类重视得也不够,以为这种体例在保存书家、书作的史料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书法观念、书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似乎没有太大的价值。现在笔者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中国古代书学研究中的观念、思想、理论,不是像现在某些书法理论的宏论那样,是从什么儒道释的经典中派生出来的,而是书学研究在解答书法现象中的具体问题时逐渐升华、凝炼而成的。话说回来,儒道释作为古代书学研究的文化背景与思想资源,肯定会对书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 标签: 书学研究 书法理论 抽象 梁代 升华 著述
  • 简介:如何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包括山水画在内的当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往往对传统与创新的认识发生了偏差,将两者视为矛盾和对立的关系,看不到它们是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艺术史上任何有意义的创新,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自觉不自觉地从前人传统中吸收了滋养,得到了启发,结合对客观自然的观察与体验进行的创造。传统资源极其丰富,从观念到表现技巧,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艺术家即使躬尽毕生精力,也难以得其全部奥秘和精粹,只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心得、有所发挥而已。

  • 标签: 中国画 山水画 传统与创新 解读 王正 丘壑
  • 简介:一、导言艺术的当代性建构是艺术在本体和价值两方面为适应时代发展所作出的变革和拓展。艺术"价值"是指对社会架构形成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价值因素,"真善美"是其的高度概括。当前的情况是艺术上的"价值"取向受到挑战,传统所珍视的积极的价值观遭到轻视与背弃了。本文通过讨论当下艺术价值取向的问题,回顾艺术史发展中价值建构的大体发展方向,得出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要坚守"价值"的取向。

  • 标签: 艺术价值取向 正价值 当代性 价值因素 价值建构 中国艺术
  • 简介:一切艺术家都带着我们时代的烙印,最伟大的艺术家则是那些印痕最深的艺术家。——马蒂斯费的视觉文本似乎永远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有时你很难预判费又会给我们带来一种什么样的视觉惊奇,甚至费也不知自己的艺术将会走向哪里。他的头脑中总是充溢着离奇的、别出心裁的想法。他有时更像一个独行者,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在

  • 标签: 当代艺术 时代 思考 艺术家 认知 人生
  • 简介:梅欲开书画辰,早早就准备了。入夏,她说给展览起了个名字,就叫"梅花三弄"吧。以一个古琴曲的曲名冠在书画辰前,也真够别出新裁和雅致的。我解题道:"梅"就是她自己,"三弄"者,多弄也。其实大凡艺术,多是弄来弄去,多弄成癖,一日不弄不行,久之便有了成果。

  • 标签: 梅花三弄 书法家协会 古琴曲 高研班 九六 江苏淮安
  • 简介:来楚生用刀,有冲有切,有向线刻也有背线刻,所以线条很丰富,但没有规律,比较难掌握.一比较一律的特征是在保证笔意的前提下,处处表现出刀芒。

  • 标签: 徐正濂 篆刻艺术 艺术创作 篆刻技法 视觉效果
  • 简介:著名篆刻家徐濂先生从事篆刻函授2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新著《徐濂篆刻评改选例》,从他批改的作业中选取了一批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范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改。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选发部分篇目。

  • 标签: 篆刻家 评改 选例 金针
  • 简介:水彩画一般均采用透明水彩色绘制,这种以透明水彩色绘制的水彩画,18世纪在欧洲得以流行,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在英国取得了辉煌,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绘画技巧和方法.由于水彩透明色的特性,浅色不能覆盖深色,而只宜深色在浅色上重叠添加,在进行常规水彩画绘制时,一般均采用先画浅淡色,并逐层加深,让空和留出明亮色和浅淡色的方法去描绘.为此,让空和留白的方法则成为水彩画绘制技巧的特色和难点.但对于明亮点、线、面的留空,特别是那些复杂变化的明亮点、线、面,乃至形体的多次让空,一直是困扰水彩画绘制的突出难题.长期以来,人们试验了多种方法:粘贴胶纸、胶片遮挡,采用刀刮和加白粉绘制等,这些方法的使用,其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这些年来人们又试验出一种留白(遮盖液)进行留空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将留白的运用方法和在运用中应注意研究的几个问题作以下阐明和介绍,供画友们研究商讨.

  • 标签: 留白胶 水彩画 绘画材料 绘画技法 着色程序 用笔技巧
  • 简介:“炉火红——王建中艺术作品展”集中展示了王建中教授从业以来设计创作的艺术精品,涵盖陶瓷、紫砂和玻璃等艺术领域。通过艺术作品全面展现器以载道、器以载美的工艺造物理念。此次“炉火红——王建中艺术作品展”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亦是对时代精神的弘扬,同时是王建中教授职业精神的彰显。这些作品都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艺术结晶,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我们看到王建中教授的设计独具匠心,艺术内涵丰富大气,古今相融,独具气质。

  • 标签: 艺术作品展 王建中 厚积薄发 述评 设计创作 艺术精品
  • 简介:2011年堪称《兰亭序》研究的大年,上海博物馆在“上已日”举办了“兰亭雅集”专题活动,有讲座、演出、书法等活动组成。十月份,故宫博物馆举办了更为引人瞩目的“兰亭特展”,并举办了专家邀请式的高级别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也举办了大规模的“兰亭”论坛系列活动,有书法邀请展、“兰亭”论坛学术研讨会等。

  • 标签: 《兰亭序》 兰亭论辨 书法家协会 学术研讨会 真相 创作
  • 简介:在2007年11月于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形象对话—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上看到朱乃先生的新近作的油画肖像《门》(此图见封二)。我不禁驻足画前,流连徘徊:画中的人物站在一扇门后,以审视、端详但又不乏质问的目光扫视着世界;手里的照相机,则以其冷峻逼人的机械性眼睛监视着画外的一切——在迷离的眼镜背后我们看不出人物追索的方向,但其流露出的机警气息则是与相机并无二致;而人物站立的姿态却又与相机的景窗悖谬地倾向两端,这又使记录的意图多了几分隐喻的意味——审视确是审视,焦点却是没有的,这隐隐地恰似她身后的那扇门,暗涌冷视与选择。这张画让人联想起美籍俄罗斯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一句诗:既然活着,让我们采取不同的姿态。

  • 标签: 肖像画 姿态 作品 中国油画 审视 选择
  • 简介:蔡省庐原名祖培,字岵瞻,山东高密人,现年九十五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蔡省庐先生无论在人品方面还是书艺方面都给人恂恂儒者和谦谦君子的印象,这在青岛乃至山东书法界有口皆碑。笔者曾在蔡先生的许多学生那里听到过许多关于他德艺双馨的故事和赞叹。

  • 标签: 蔡省 书法家 德艺双馨 蔡先生 书艺
  • 简介:“蒙以养正”是我校的校训。学生在启蒙阶段得到“”的教育,养成“”的行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识字写字是学生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 标签: 教育经验 实验小学 书法 东莞市 广东省 教育指导纲要
  • 简介:格里塞尔达·波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主义艺术史家,她的女性主义理论结合了艺术社会史、精神分析学、符号学、解构主义等多重理论维度,解析了古往今来女性、艺术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建构关系,并从中发现了诸多前代女性艺术史家未能注意到的盲点甚至根本性的误区.在《分殊典一女性主义欲望与艺术史书写》一书中,波洛克对传统男权化典进行了独特的重读与重审,也对早期女性主义理论进行了反思.通过女性主义对艺术史的介入,波洛克揭露了性别差异与艺术创作、艺术家与观看这三个链条上细微的体现.本文将围绕《分殊典》的主要观点,结合作者之前的两本重要著作:《古代女大师:女性、权力与意识形态》及《视觉与差异:女性主义、女性气质和艺术的历史》,分析波洛克如何从全新的女性主义视角解构艺术史上的经典,并采用独到的“艺术母语”重新理解艺术史,从而让女性主义艺术史超越了简单的性别权力斗争,建构了后现代之后女性艺术史的视野,最终将差异、重审、转化融入到当今的艺术史研究当中.

  • 标签: 格里塞尔达·波洛克 正典 女性主义艺术史 解构 反思
  • 简介:格里塞尔达·波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主义艺术史家,她的女性主义理论结合了艺术社会史、精神分析学、符号学、解构主义等多重理论维度,解析了古往今来女性、艺术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建构关系,并从中发现了诸多前代女性艺术史家未能注意到的盲点甚至根本性的误区。在《分殊典——女性主义欲望与艺术史书写》一书中,波洛克对传统男权化典进行了独特的重读与重审,也对早期女性主义理论进行了反思。通过女性主义对艺术史的介入,波洛克揭露了性别差异与艺术创作、艺术家与观看这三个链条上细微的体现�

  • 标签: 塞尔达波洛克 女性主义艺术史 格里塞尔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