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地方文化意义的研究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的意义正在被全球性力量中和与消解。在这种断裂之下,原有的对于“地方性”的想象反而在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被不断加强。本土社会力图在一个“时空压缩”的“超空间”时代中,保存其自身基于地方意义的身份认同。哈维认为,一切基于地方意义形成的认同都是反动与禁锢的。他提出,应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出发,理解地方差异的形成,从而理解地方建构中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建构。但马西则在批判哈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进步)的地方感理论,指出应从多样的社会建构出发,理解地方性的形成过程。马西认为,地方的本质特点包括:开放以及与外界密切的社会联系;地方本身是一个过程,认同在不断的再建构过程中;地方内部具有其认同的多样性;进步的地方感并不否认地方性的存在等。基于马西的进步地方感理论,研究通过对广州关于移民以及粤语传承问题讨论中出现的话语进行的文本分析,指出广州本地社会在上述讨论的过程中,其少部分话语已经呈现出进步地方感所批判的禁锢性,因此需要在重新认识地方的过程中加以修正。

  • 标签: 地方 地方认同 全球(进步)的地方感 哈维 马西
  • 简介:以电影为切入点,将触媒理论引入历史街区更新研究中。从文化触媒的特性角度,系统分析了文化触媒除发挥本体的功能外,还应寻求其功能延展性和设计的增量。文化触媒建筑在一定的设计策略指导下,不仅能加强原有的使用功能,还可以很好地对街区的局部与整体产生催化作用,形成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触媒效应。

  • 标签: 历史街区 触媒效应 电影博物馆
  • 简介: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提升相协调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历史名城保护背景下的旧城改造策略,重点就交通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并结合西安顺城棚户区改造的具体实践,探讨解决古城交通问题、提升交通品质的历史文化名城交通发展策略,为类似的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交通策略 旧城改造
  • 简介:山高不足百米,但因陶公庙之盛名而印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之说。

  • 标签: 道场 解读 古庙 长沙 中国
  • 简介:以同为东亚文化之都的宁波和韩国济州作为考察对象,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关于遗产地阐释和展示的宪章为考察基准,分析探讨了中国宁波与韩国济州世界遗产地(点)解读的东方实践及对比,寻找差距,并提出完善策略。

  • 标签: 世界遗产地(点) 解读 阐释 展示 宁波 济州
  • 简介:文学文本中隐藏着地理“密码”,通过特定理论解读文学文本,地理学者可以窥见某些重要的人地关系和社会地理问题。“想象的地理”理论是文学文本解读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梳理依托这一理论解读文学文本的英文地理文献,发现该理论的引入使文学文本的地理学分析逐渐产生后殖民主义分析流派,而地理学者在运用这一理论解读文学文本时,也从想象地理的异质性和物质性、想象地理的社会建构与重构、想象地理的地方特殊性和情境特殊性、想象地理与性别和性取向的关联等方面拓展了该理论,此外,地理学者还探讨了文学体裁对想象地理的影响。通过这样一个知识脉络的梳理,文章冀图对中国地理学者解读文学文本提供一个借鉴。

  • 标签: 文学地理学 想象的地理 文本解读 后殖民批判 萨义德
  • 简介:从空间形式、材料、技术三个角度,阐述了传统民居体现的生态价值观和构思,结合当代生态建筑设计案例,总结出在生态建筑设计创新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 标签: 传统民居 生态价值观 生态建筑设计 创新 方法学
  • 简介:近年来,山西省旅游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规划为纲,市场为先,线路为形,文化为魂”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客源地开发两个重点,内强基础,外拓市场,实施产品结构调整、重点项目攻坚、核心品牌突破,成为服务业的一个活力产业。

  • 标签: 旅游服务业 山西省 创新思维 产品结构调整 产业发展 旅游目的地
  • 简介:这是一篇对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的评述,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伊懋可的环境史概念、理论基础和本书的分析框架,认为它是经济史、科技文化史和环境史的有机结合。第二部分分析它的史料和方法论特点。史料方面引人注目的是诗歌、传教士回忆录和多种语言研究成果的吸收。在方法论上主要使用了跨学科研究、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三部分提出了三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分别是人口增长与环境破坏的关系,介于文人环境意识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农学知识,以及双向比较方法的应用等问题。总之,《象之退隐》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它是一部谁也绕不开的著作,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史研究的新方向。.

  • 标签: 《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 伊懋可 史料 高度平衡陷阱理论
  • 简介: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访谈就规划的前瞻性、规划主体、规划措施、规划管理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见解。以文化线路为例,指出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为了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留住城市的记忆,提高人的生活品质。

  • 标签: 城市规划 遗产保护 文化线路
  • 简介:“十三五”时期,中国进入城市群发展新阶段,以部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特大城市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以南京为例,探讨特大城市“十三五”发展的新思维与目标愿景。特大城市发展的新思维,突出表现为“四个转变”,即从单向度的“规划主导”目标增长逻辑,向立体化的“治理导向”发展秩序梳理转变;从单线性的“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与“增量规划”并重并行转变;从单维度的“载体空间规划”,向注重“时空流动性”的功能区块规划转变;从单元化的“五年规划”,向衔接2030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中长期城市愿景转变。

  • 标签: 特大城市 十三五 新思维 目标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