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对急、慢性肾衰的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全身浮肿及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0例急、慢性肾衰合并心衰、低血压等病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观察患者的透析情况。结果14例心功能不全及伴水肿的维持性透析患者显效1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提前下机。16例透析中频发低血压患者8例单纯透析(28透次)患者,4次透析1小时就发生低血压,4次在结束前半小时出现哈欠、汗出,提前结束透析。5次正常透析结束,其余在透析中反复出现低血压;8例患者采用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方式透析中(28透次),透析低血压发生2次,发生率为7.1%。无一例提前下机。结论单纯超滤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水肿、低血压患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成人HBV感染率高达40%以上,乙、丙、丁型肝炎均易慢性化,部分病人可进展为肝硬化,因此,我国人群肝硬化的类型以肝炎后肝硬化为主。本文在学习、继承著名中医肝病专家邹良材前辈和尤松鑫教授经验基础上,探讨了该病的病因、病机、病理演变规律及治法方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EA)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相关环节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手术时间55~120min,平均76min。术中隧道内大出血2例,经应用热活检电凝成功内镜下止血。1例术中出现皮下气肿,经减少注气,未作处理,2d后皮下气肿自行消失。术中末发生气胸、食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治疗后进食困难明显好转,平均体重均较术前增加,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POEM手术成功率100%。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医护默契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疾病复发,从而极大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并调查日常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焦虑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为(32.29±3.21),对比对照组(28.89±4.82)有明显的提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其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心理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江苏城乡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利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量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测量了1032位失能老人的失能状况,发现不能洗澡、吃饭、穿衣、上厠所、上下床、在室内走动的比例分别达到92.4%、28.1%、39.6%、44.3%、42.2%、45.3%。不能日常购物、做饭、洗衣、扫地、上下楼梯、使用电话、提起20斤重物、个人理财、步行1-2公里、乘坐公交的比例分别为77.4%、78.7%、80.2%、72.3%、71.1%、59.7%、80.9%、65.3%、79.1%、76.3%。日常生活失能与工具性失能在年龄、性别、户籍上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意义。另外发现,失能老人精神问题严重,患有多种疾病;失能老人照护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简介:摘要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humanbrainnatriureticpeptide,rhBNP),通过扩张静脉和动脉,有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同时有排钠利尿作用,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阻滞急性心衰演变中的恶性循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延缓心肌重构。rhBNP无正性肌力和正性变时作用,不增加心肌耗氧,不导致心律失常。通过检索公开发表的rhBNP在急性失代偿性心衰(acutedecompensatedheartfailure,ADHF)患者的临床研究,综述其临床研究进展,结果提示rhBNP对于降低ADHF患者心脏充盈压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有效增加心衰患者的尿量,同时对左室内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顽固性心衰患者改善心室重构。rhBNP治疗ADHF患者的近期效果明显,有利于减少住院期间死亡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对于伴有心室充盈压升高的ADHF患者标准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rhBN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急性心梗后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脑利钠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I级患者25例(71.43%),Ⅱ级患者8例(22.86%),Ⅲ级患者2例(5.71%),对照组中I级患者13例(37.14%),Ⅱ级患者12例(34.29%),Ⅲ级患者10例(28.57%),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0天内病死患者2例(5.71%),对照组30天内病死患者3例(8.57%),数据经检验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梗后失代偿心力衰竭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选择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可有效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12-2016.11)在我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12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患者所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观察组与行单一药物恩替卡韦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同对照各组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无论在治疗后患者白蛋白、表面抗原滴度方面,还是在HBVDNA阴转率方面,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疗法不仅临床阴转率高,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分别对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左西孟旦、米力农治疗的近期效果,并测评其安全系数。方法选取我院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00例(2016年10月17日—2017年3月17日),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原则分两组,5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米力农治疗(对照组),另一组调整为左西孟旦(观察组),对比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2组的血气和症状改善指标。结果观察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反应数据为(4.00%),血气PaCO2数据和2项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气PaO2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左西孟旦治疗后的近期效果可观,且安全系数较高,与米力农的疗效相比优势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90例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分组。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心衰纠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尿量;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衰纠正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尿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尿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肺功能和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膳食规划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时间范围我院接收的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护肝规范化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恩替卡韦联合膳食规划治疗,对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LN相较于治疗前都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0.0%相较于对照组66.7%明显更佳,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膳食规划使用于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联机血容量测定观察不同超滤模式透析对血容量及血压的影响,防止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选择40例既往有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透析患者,采用标准超滤模式0(UF0超滤率恒定)、超滤模式1(UF1超滤率呈线性递减,超滤率为匀速超滤的1.33倍,线性降低至透析结束)、超滤模式2(UF2阶梯式超滤下降,透析前1/3时间超滤率为匀速超滤的1.5倍,中间1/3时间超滤率等同于匀速超滤,后1/3时间超滤率为匀速超滤的0.5倍)各进行10次,在线监测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BV)及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次数。结果①透析1小时、2小时、3小时UF1和UF2相对血容量低于UF0(P<0.05);透析1、2小时UF2低于UF1(P<0.05);②UF0和UF1模式透析时,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次数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UF2模式透析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次数多于UF0和UF1(P<0.05)。结论阶梯式超滤模式透析,透析早期脱水速度过快,血容量变化大,易引起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