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穴位贴敷对减轻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80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0例采取常规术后健康指导和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照组400例只进行常规的术后健康指导,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术后第二天到第五天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观察组中99.2%的患者止痛效果良好,0.3%的患者止痛效果较差;对照组中70.0%的患者止痛效果良好,20.25%的患者止痛效果较差;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止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减轻骨折术后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无创痛,行之有效,经济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疾病患者180例。按所采取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穴位敷贴治疗组和针灸配合穴位敷贴(联合组),每组均60例,以3年为一个治疗总周期,每年6~8月间,每隔1~2日治疗1次,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穴位敷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穴位敷贴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疗效优于针灸或穴位敷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其治疗作用是通过激发人体阳气,提高机体抵抗力,达到控制疾病发作的目的。方法用姜汁将定喘膏药末,调成干糊状,置于贴膜中心部位,贴膏分别贴在患者大椎,双肺俞、双心俞、双脾俞、双肾俞,痰多加天突,胸闷加膻中),每年从小暑开始,每7~10天贴一次,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每次贴4~8h,3次为一疗程,每年可贴2~3个疗程。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缩短病程.有效预防和减轻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每组32例,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组采用下腹部局部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并配合双侧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0.5m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组单纯采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mg,每日一次。观察治疗后患者排尿情况。结果电针配合穴注射组治疗后小便自利通畅,而且见效快。十次即见效至多治疗5次后全部痊愈。单纯肌肉注射组治疗后只有部分小便自利通畅,而且见效较慢。两组治疗后比较,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组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P<0.05),电针配合穴注射组总有效率100%,优于肌肉注射组的78%(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注射疗法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立竿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穴位敷贴联合常规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证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包括对症支持治疗、病因治疗等,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肺腧、风门、天突)。治疗两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均较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COPD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情况。
简介:摘要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将收集到的168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胃虚寒型胃痛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对32例脑卒中便秘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评定疗效。结果32例实施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的患者显效46.9%,有效43.8%,好转9.3%,总有效率90.7%。结论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方法简便、经济、易行、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