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所采用的常规手段基本上加以采用周维护治疗,将两组患者牙槽骨平均高度、缺失牙数、牙跟出血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槽骨平均高度、缺失牙数、牙跟出血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要优(P<0.05)。结论牙周维护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治疗中可显著减少患者牙齿缺失,降低吸收牙槽骨,改善牙龈出血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对病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黏膜、牙体及牙周的损害,旨意在于为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预后。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7年 9月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正畸治疗患者 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予以矫正保持期口腔内黏膜、牙体及牙周等观察,总结分析性别、年龄、治疗方案等对其损害的影响。结果:①性别:在男女比较中,男性患者口腔黏膜炎、牙齿龋病、牙龈炎、牙釉质脱钙、咬合创伤等发生率较之女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年龄:> 18岁较之≤ 18岁者,口腔黏膜炎、牙齿龋病、牙髓炎、牙根吸收、咬合创伤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治疗方案:实施拔牙减径与减数患者中牙齿龋病、牙龈炎、牙髓炎、牙釉质脱钙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的佩戴可对患者口腔内黏膜、牙体与牙周组织造成一定损害,围佩戴期应重视相应的防治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卫生宣教等方法早期干预,以此减少损害面积与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使用骨内牙种植体的患者总100例,检验在牙缺失修复中骨内牙种植体作用效果及相关适应症。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于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50名使骨内牙种植的患者,共120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为期1年随访调查,统计种植初期稳定性与种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初期稳定性大于20N.cm种植成功58例,种植失败2例,稳定性在10-20N.cm之间,种植成功36例,失败4例,稳定性小于10N.cm,种植成功8例,失败12例。结论牙缺失修复中骨内牙种植体的应用是修补牙缺失的较好手段,有着易操作,成功率高等特点,初期种植稳定性与骨内牙种植体成功率有相关性,提高稳定性可以增加修补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手术-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残根牙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残根牙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残牙桩冠修复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效果,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随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正畸治疗方法进行口腔修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不良反应情况都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满意度情况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较好,治疗时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少,并且能够保证患者牙齿的美观。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观察应用不同牙周固定手术治疗外伤性牙松动脱位的临床效果,获取口腔科临床治疗前瞻性数据。 【方法 】从我院 2015 年 8 月至 2016 年 8 月间收治的 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患者中随机 抽取 45 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将 45 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 A 组、研究 B 组和研究 C 组 ,各 15 例。连续治疗 1 个月后,观察三组的具体治疗情况,并对三种不同牙周固定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和总结。 【结果 】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从高至低分别为研究 A 组( 93.3% )的治疗总有效率 要显著高于研究 B 组( 80.0% ),其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 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 C 组( 60.0% ),其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全牙列咬合垫固定术在治疗外伤性牙松动脱位上疗效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 [摘要 ]目的:对牙周维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8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2例患者未接受牙周维护治疗,观察组 42例患者行牙周维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 BI)、缺失牙数、牙周叩诊深度( PD)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牙齿流失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牙周附着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BI位点比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牙槽骨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开展牙周维护治疗有利于降低牙缺失数,保证常规治疗的稳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