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求为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使用麻醉苏醒护理 + 保温护理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 在我院 2019 年 5 月到 2019 年 12 月间接受全麻的 100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一比一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实验组( 麻醉苏醒护理 + 保温护理),每组各 50 例 。对比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麻醉苏醒护理 + 保温护理的应用价值。 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手术中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可以实施 麻醉苏醒护理 + 保温护理,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应激反应,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状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可借鉴和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术前预加温措施对于全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保温组,即术中使用空气对流半身加温毯的方式进行保温;实验组为预热组,即术前对全麻患者进行空气对流全身加温毯的方式进行主动加温,时间为30min,术中继续使用空气对流半身毯的方式进行保温,比较主要结局指标:两组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围术期低体温持续的时间,以及围术期低体温下降的幅度情况。次要结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的时长,住院时间时日的长短以及手术部位切口的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分析了200名参与者(对照组101名;实验组99名)。 实验组的体温过低的中位数 [四分位距] 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0.00 [0.00-0.12] ℃/hr 与 0.05 [0.00-0.36] ℃/hr;中位数差异, -0.01 ℃/hr; 95% 置信区间,-0.04 到 0.00℃/hr,; P = 0.005)。 次要结果没有组间差异。结论 术前预加温措施可有效降低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体温下降的幅度以及低体温持续的时间;术前预加温与术中联合保温的方式比单一术中保温的方式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日间全麻下小儿口腔医治过后的恢复状况及有关影响因子。方法:此次实验中共计筛选出了100例研究对象,其均来自我院,其就诊时间均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患者的年龄在2岁至6岁之间,以ASA标准为参考依据进行分级,其均在Ⅰ到Ⅱ级之间。从多方面分析评估患者在麻醉24小时之后的恢复情况。在分析影响恢复影响因素时,选定性别、年龄、麻醉时长等作为主要研究因素。按照性别划分,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按照年龄划分,分为三组,即小于36个月、36至48个月之间、大于48个月。以麻醉时长作为分组依据,可以分成三组,即小于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大于三个小时;以治疗的牙齿数为依据进行分组,可以分为三组,即小于12颗、12到15颗、大于15颗。以七氟醚用量为依据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小于15毫升、15到20毫升,大于20毫升。结果:麻醉后24小时,出现轻度咽喉痛、咳嗽以及声嘶的概率分别为17%、20%、25%。轻度、中度恶心呕吐的发生概率为7%、1%。牙痛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度、中度及重度,发生率为43%、12%以及1%。轻度低落、焦虑的发生概率分别为29%、20%。在根据性别分组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的小儿患者在咳嗽、恶心呕吐方面的发生概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根据麻醉时长进行分组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恶心呕吐以及情绪低落的组间对比差距明显(P<0.05)。在根据治疗牙齿的数量进行分组的调查分组中可知,咽喉痛、声嘶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年龄、七氟醚用量分组中的调查,未发现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性别、麻醉时间的长短、治疗牙齿量,会影响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的恢复情况。基于日间全麻,儿童口腔治疗后的恢复实效性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日间全麻下小儿口腔医治过后的恢复状况及有关影响因子。方法:此次实验中共计筛选出了100例研究对象,其均来自我院,其就诊时间均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患者的年龄在2岁至6岁之间,以ASA标准为参考依据进行分级,其均在Ⅰ到Ⅱ级之间。从多方面分析评估患者在麻醉24小时之后的恢复情况。在分析影响恢复影响因素时,选定性别、年龄、麻醉时长等作为主要研究因素。按照性别划分,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按照年龄划分,分为三组,即小于36个月、36至48个月之间、大于48个月。以麻醉时长作为分组依据,可以分成三组,即小于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大于三个小时;以治疗的牙齿数为依据进行分组,可以分为三组,即小于12颗、12到15颗、大于15颗。以七氟醚用量为依据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小于15毫升、15到20毫升,大于20毫升。结果:麻醉后24小时,出现轻度咽喉痛、咳嗽以及声嘶的概率分别为17%、20%、25%。轻度、中度恶心呕吐的发生概率为7%、1%。牙痛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度、中度及重度,发生率为43%、12%以及1%。轻度低落、焦虑的发生概率分别为29%、20%。在根据性别分组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的小儿患者在咳嗽、恶心呕吐方面的发生概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根据麻醉时长进行分组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恶心呕吐以及情绪低落的组间对比差距明显(P<0.05)。在根据治疗牙齿的数量进行分组的调查分组中可知,咽喉痛、声嘶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年龄、七氟醚用量分组中的调查,未发现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性别、麻醉时间的长短、治疗牙齿量,会影响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的恢复情况。基于日间全麻,儿童口腔治疗后的恢复实效性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简介: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透析充分性结果将其分为透析充分性好组(45例)、透析充分性差组(35例),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结果透析充分性好组和透析充分性差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每周透析次数、付款方式、营养状况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龄、每周透析次数、付款方式、营养状况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好的相关因素较多,例如年龄、每周透析次数、付款方式、营养状况等。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营养护理指导手段进行详细研究,并分析将其应用于血透室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以及此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展开研究,并且在研究开展前随机选取血透室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80例,经患者同意后参加本次研究,将参加研究的患者均分成观察组(营养护理指导手段)和参照组(常规护理)两组,并对护理后组间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并利用统计学检验。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计算分值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较低,P<0.05 。结论 营养护理指导手段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血透室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的防治与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2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肌肉痉挛的防治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发生肌肉痉挛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其在透析期间发生肌肉痉挛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肌肉痉挛的防治与护理,能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合理饮食,严格控制摄入量,控制超滤量,减少在透析期间发生肌肉痉挛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比较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40例患者,均分为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麻醉组(Ⅱ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10min,气腹后20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气腹后10、20min,Ⅱ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术前相比Ⅱ组气腹后10min血压(BP)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小儿眼窝填充术围术期麻醉效果与恢复质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眼窝填充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静脉全麻后联合眼窝深部浸润麻醉;B组20例,静脉全麻。气管内插管后持续输注0.2μg/(kg.min)瑞芬太尼以维持麻醉深度。术中通过监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调节丙泊酚输注速率,使AAI维持在20~30,记录入室所测值为基础值(T1)、插管时(T2)、眼窝深部浸润(T3)、术中分离眼窝深部组织(T4)、术毕(T5)、拔管时(T6)六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AI值及丙泊酚T4点给药速率和全程给药速率。观察两组患儿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h的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在T4点MAP、HR、AAI值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分离眼窝深部(T4)点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及均值,A组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h时血糖和血清皮质醇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增高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拔管时间小于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屏气呼吸道梗阻,A组发生率也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眼窝填充手术,能降低术中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有助于术后苏醒,可有效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和代谢反应。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全麻患者术后渐进饮食的时间及方法。方法:将我院腹腔镜全麻手术无基础疾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8h有饮食需求,意识清楚且无胃部不适,即先少量饮水,再逐渐进食;对照组患者则待患者肛门排气后方予饮食。分别于术后12h和术后24h时评估患者口渴与饥饿感、恶心呕吐、腹胀及肛门排气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2h及术后24h对照组患者自觉口渴与饥饿的人数高于观察组,肛门排气的人数低于观察组(P〈0.01)。术后12h及术后24h,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循序渐进的饮食方式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简介:目的观察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抚触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做术前准备,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治疗方面的沟通;抚触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抚触组患儿的总配合率为88.52%,对照组为54.10%。两组比较,抚触组患儿的总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全麻围术期的眼科疾病患儿施加抚触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抚触护理可以给患儿带来感情支持,在住院期间保持最佳的自然状态,有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不同术中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入组本院2020年8-2021年8月收治的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共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改良术中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皮肤压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术中护理用于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皮肤压伤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舒适化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麻醉后患者最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PONV管理不充分可导致多种全身并发症以及延迟恢复,此外,PONV与患者的不满密切相关,但至今仍未探索出减轻PONV的金标准方案,其管理仍然是患者和医生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具有镇痛、抗炎、免疫抑制剂和止吐作用。其中,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代谢较快,镇痛、止吐效果明显,对肾上腺功能影响较小等优点。本文就甲泼尼龙用于预防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进行简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