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39~1946年间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反映了希伯来─意弟绪文化.西方艺术文化和西方流行文化这三种传统。这一多彩的画面系犹太民族的历史所形成,为当时的难民社区所维持.并由犹太专业与业分余音乐家所创造。
简介:批评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与省察.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动向。《美术观察》1999年第6期上,有几篇文章涉及此一主题。黄丹麾《关于建构美术批评学的几点思考》一文,从美术批评学存在的理由,它的特殊个性、实现标准,及其价值与意义等方面提出了他的见解。认为,美术批评学应关注中外美术批评的自身走向,美术创作的最新流变,进行跨学科研究,坚守批评的自为底线,对作品进行立论有理、分析有据的学术批评。题为"思考",因此难免粗糙和不成熟。至于他提出的西方美术批评四阶段和中国当代美术批评四阶段,也属一家之见,可以争议。我更感兴趣的是文章开头对美术学外延的一个界定:"美术学是关于美术史学、美术理论学(包括技法理论)、美术批评学、美术鉴定学、美术市场学、美术收藏学、美术法律学等诸种学科的总称。"
简介:日本音名中国传统音体系理论中没有“音阶”这一专门用语,但是有明确的音阶概念,并有一套相关的音乐用语。日本音乐理论界采用“音阶”(onkai)一词只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作为西洋音乐理论用语scale(英)、skala〔德〕的译名使用。早期所用与音阶、调式近似的概念,有从中国音乐理论用语引进的“五声”、“七声”、“五音”、“七音”等。中国乐律学的其他许多用语和理论也都对日本的音乐研究产生了影响。用日本音乐学家小泉文夫(1927—1983)的话来说:“给日本音乐以绝大影响的中国音乐,直至今日其理论影响依然浸透于日本音乐的中枢”(《日本的音乐(历史与理论)》后半部《理论篇》绪言,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