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数字技术在结核病方面的应用主要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患者的管理,它的优势在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强了医务人员之间和医患之间的信息沟通,促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向医务人员提供不同风险患者的分类数据,便于更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目前,对如何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对结核病管理的研究很少,本文对网络信息化应用于结核病管理进行综述,为我国推广相关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善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由于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特殊性,《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针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特殊规定。在结核病预防控制方面,学校每日需进行常规预防控制工作,发生学生结核病病例时,需在校内迅速开展疫情处置工作。在疫情信息监测方面,学生相对于全人群拥有独立的结核病“预警系统”。在患者管理方面,相关主体也需对患者执行严格的休复学管理工作。种种方面均显示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虽然国家出台了具体的技术指南,但现阶段仍缺乏有关于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体系的系统概述,且存在政策精准度不高、连续性缺乏等问题,《指南》对学校防控工作开展的指导性有限,校园结核病疫情在全国各地仍时有发生。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体系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结核病防控政策更加系统化、精准化,有助于学校对传染病事件进行常态化管理和处置。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尽管卡介苗和有效抗结核药物的成功问世使其有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但随着人口的不断流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ificiencyvirus,HIV)感染、特殊疾病免疫抑制药物应用以及耐药结核病的不断出现等原因,特别是自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流行使结核病疫情控制至少倒退5~8年,彻底治愈结核病仍然挑战重重。而彻底治愈结核病患者仍然是阻断结核分枝杆菌传播、消除疾病传染的关键举措。在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辅以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营养治疗、中医药治疗、心理治疗及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等。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有针对地选择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从而获得最优的治疗效果。作者对近年来结核病综合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结核病的传染控制策略及其与医护合作模式的关系,以提高防控效果并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研究聚焦于有效的控制策略和高效的医护合作模式,以提供更优的结核病防治服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结核病传染控制策略与医护合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控制策略及医护合作模式对结核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效的结核病传染控制策略能显著减少结核病的传播,而优化的医护合作模式则能更好地实施这些控制策略。通过改进医护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结核病诊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结论:结核病传染控制策略和医护合作模式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因素,二者的优化和整合对提升结核病防控效果至关重要。研究提供了实施有效防控策略和促进医护合作的参考和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在治疗中,实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其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接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中抽取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治疗模式的18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实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模式的18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研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模式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 。结论:通过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在治疗中实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中使用的护理方式以及优势。方法:本次实验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将实验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方式,护理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对比来了解不同护理方式起到的效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知,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生理状况以及躯体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66%,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中使用综合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细致的护理服务,也能从有效护理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当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时其护理满意率也会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