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直肠肛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准确诊断和一期治愈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改良Soave术治疗5例先天性直肠肛管狭窄患儿的疗效。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个月至6岁,病程1个月至6年,均足月出生,5例大肠气钡双重造影提示均合并继发性巨结肠,临床表现可排细条状大便。结果5例患儿术后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排便通畅,术后1个月无小肠结肠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肌鞘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炎;随访12~37个月,远期无便秘,无梗阻综合征、吻合口狭窄,无二次入院。其中1例远期出现Ⅰ°直肠脱垂,随访该患儿停止扩肛3个月后直肠黏膜脱垂频率较扩肛期间逐渐减少,截至术后15个月时已无直肠黏膜脱垂,排便正常,平均1次/d。1例远期夜间偶有污便,随访该患儿术后1年夜间偶有污便,日间控便正常,可保证生活质量。结论小儿先天性直肠肛管狭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常合并继发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为一期手术治愈先天性直肠肛管狭窄提供可能。准确诊断主要依据大肠气钡双重造影,狭窄段主要位于耻尾线(PC线)与I线之间。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在临床上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进2010年 7 月至 2020 年 8 月进入我院治疗的 15 例患有 AMM 患者在临床上的病理资料,对其临床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相关特征和免疫表型以及 BRAF 基因突变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有关的文献完成梳理。结果 15 例 AMM 患者其年龄最小的45岁最大的年龄88 岁,其中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5:10 。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便血和肛管直肠肿物以及肛门出现坠胀疼痛。在本文研究的15 例患者里只有2 例患者在临床上的诊断属于恶性黑色素瘤。镜下肿瘤细胞自身的形态十分多样,异型性相对明显并且核大其中的核仁明显,胞浆中能够看到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看出肿瘤细胞当前的表达S-100和Vim- entin,HMB-45与Melan-A,不表达为CK和EMA以及LCA和Ki-67 表达在百分之10到百分之60的一种阳性不等,1 例出现了 BRAF的基因突变。结论 AMM 属于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并且预后并不是十分理想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的表现并不具备特异性,临床上产生的误诊率比较高,确认诊断时要求按照免疫组化去完成标记物的检查。在治疗上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手术,在手术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以及针对患者的免疫情况进行治疗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TRUS)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术前诊断与肿瘤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9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确诊,并且于病理取材前1周内行TRUS的19例ARMM患者(22个病灶)的临床与超声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并根据病灶大小及生长方式不同进行超声分型,分析术前超声诊断与肿瘤分期的准确性。结果22个病灶中,63.64%(14/22)病灶下缘距肛缘≤3 cm,68.18%(15/22)病灶形态较规则,81.82%(18/22)边界较清晰,63.64%(14/22)Adler血流分级为Ⅱ~Ⅲ级。术前TRUS诊断符合率为73.68%(14/19),肿瘤T分期准确率为75%(12/16)。结论ARMM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TRUS术前诊断与T分期准确性较高,对临床制定诊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痔炎灵浓缩液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30例肛窦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痔炎灵浓缩液(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批准文号陕药管制字[2001]第1732号)肛管直肠滴注,对照组65例予以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51021834)肛管直肠滴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痔炎灵浓缩液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克罗恩病(CD)肛管直肠狭窄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CD肛管直肠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蒙特利尔分型、简化CD活动指数(CDAI)、肛周病变活动指数(PDAI)、实验室指标以及狭窄部位和类型等资料。肛管直肠狭窄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CD肛管直肠狭窄中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和肛周肿痛,40例(46.0%)BMI异常,腹部手术史30例(34.5%),48例(55.2%)合并肛瘘,1例(1.1%)发生癌变,49例(56.3%)简化CDAI处于活动期,46例(52.9%)PDAI处于活动期。蒙特利尔分型中,回结肠型53例(60.9%)。实验室指标异常者包括:44例(50.6%)C-反应蛋白(CRP)≥8 mg/L,52例(59.8%)红细胞沉降率(ESR)≥20 mm/1 h(女)或15 mm/1 h(男)。39例(44.8%)血红蛋白<120 g/L(男)或110 g/L(女),27例(31.0%)血小板计数(PLT)>300 × 109/L,29例(33.3%)白蛋白<35 g/L。肛管直肠狭窄部位和类型:37例狭窄中,27例狭窄位于齿状线至肛管直肠线之间;≤4 cm狭窄32例,>4 cm狭窄5例。87例患者中,单发狭窄55例(63.2%),多发狭窄32例(36.8%);膜状狭窄24例(27.6%),管状狭窄63例(72.4%);轻度狭窄16例(18.4%),中度狭窄30例(34.5%),重度狭窄41例(47.1%)。单因素分析:腹部手术史(χ2 = 12.621,P<0.01)、PDAI(χ2 = 8.256,P = 0.004)、CRP(χ2 = 6.071,P = 0.014)和PLT(χ2 = 9.745,P = 0.002)与CD肛管直肠狭窄狭窄程度明显相关。轻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的多因素Logistic结果发现,腹部手术史(OR = 5.787,95%CI:0.899 ~ 3.350,P = 0.002)、PDAI(OR = 0.296,95%CI:-2.629 ~ 0.792,P = 0.029)是CD肛管直肠狭窄中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D肛管直肠狭窄多数为管状狭窄、重度狭窄,狭窄多位于齿状线至肛管直肠线之间,多数狭窄长度≤4 cm。既往有腹部手术史、PDAI评分活动期可增加CD肛管直肠狭窄患者重度狭窄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直肠癌术后留置肛管患者舒适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及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数字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相结合自行编制的《留置肛管患者舒适度调查问卷》,对2019年1—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64例留置肛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留置肛管患者的不适主要为坐位困难和上下床困难,其中43例占67.19%的患者中重度坐位困难,30例占46.88%的患者中重度上下床困难。肛管外露长度是患者不适的影响因素(F值为22.018、18.213,P<0.01)。结论直肠癌留置肛管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坐位困难和上下床困难,应针对影响因素给予相应措施,使用有效的干预方法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患者,男女各7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69岁。肿瘤肉眼观呈息肉样或溃疡型改变。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方式多样,大多呈巢状排列,部分围绕血管呈假菊形团样排列,梭形细胞呈条束状及鱼骨状排列;肿瘤细胞形态丰富,细胞呈上皮样、梭形及气球样改变,部分区域失黏附,胞质嗜双染或嗜酸性,核分裂象多见,细胞异型性显著,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部分肿瘤细胞中可见黑色素沉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4例HMB45、S-100蛋白、SOX10及Melan A均为阳性。分子检测14例患者中有1例发现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存在c.1659_1660insA移码突变,14例患者均未发现BRAF及NRAS突变。1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0~95个月,10例存活,1例复发及3例发生转移的患者死亡。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因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容易漏诊,确诊依赖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本组中1例患者发现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存在c.1659_1660insA移码突变,可能会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