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大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体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有极为丰富的生态资源,给居住在此地的居民生活带来了舒适感,如何能够合理利用各种生态资源,改造乡村环境,打造特色产业链条,已经成为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要点所在。本文将对“景村融合”理念的基本内涵及主要模式加以分析,并阐述基于“景村融合”理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出这一先进理念的优势,从而改善乡村环境,增加乡村收入,打造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简介:摘要:妥乐村是六盘水市最早的一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丰厚。在传统村落的标签之外,笔者梳理了“非正规空间”、“建筑”、“古树”三张“景观名片”,作为未来发展的标签。通过观察、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探讨传统村落构建名片、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简介:近年来,中国医疗科技领域在制造业和医疗行业的推动下,正在快速迈向全球领先的水平。自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国产医疗设备与耗材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医疗器械研究与创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不仅为国内医疗科技公司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突破。
简介:“摘要”2015年,国家教育厅聚焦大小凉山彝区教育发展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彝区学前教育,为了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开始在凉山州大力推行“一村一幼”。截至2016年6月底,全凉山州已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2319个,其中,彝区十县幼教点共1776个,设立班级2930个,总共招收幼儿95949人,选聘辅导员5805人,计划到2018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一村一幼”惠民工程推进速度快,两年多的时间内实现了偏远彝区学前教育从“无”到“有”的壮举,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质”的提升,关键还在教师。在深入到幼教点开展前期摸底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一村一幼”教师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教育专业人员普遍偏少,学前教育知识掌握少等现实问题,师资问题成为最为突出的难题。我园以实践作为研究起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计划—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不断探索、创新“一村一幼”教师培训方式。
简介:摘要: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还在“领头羊”。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是实现“抓好一个人、凝聚一班人、带领一群人”目标的重要保证。该文对烟台市蓬莱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强选拔培养、提升整体素质、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管理监督等四方面提出对策。
简介:摘要: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汉村的丧葬习俗虽受到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但依旧保留独具有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对滇东汉村丧葬礼俗中的临终、丧事程序、上坟及点主、祭祀几个方面构成,形成了独特的边疆汉族丧葬习俗文化,影响至今。
简介:摘要:为了调查地区双鸭山市饶河县东升村水貂的养殖现状,以养殖美国短毛黑、大连金州黑与本地黑貂杂交后代为主,约占养殖总量的90%,且以生产激素皮为主;饲料原料中以鸡架和鸡肠为主,配以杂鱼及鱼产品的下脚料、谷物饲料;目前的养殖场免疫接种主要针对犬瘟热和细小病毒性肠炎。为了保证水貂场的持续发展,养殖场需要加强健康养殖和福利养殖。 我国毛皮兽养殖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却远不如芬兰、美国等发达国家毛皮兽饲养水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我国毛皮兽养殖企业、养殖户科技意识差,不讲科学饲养,科技投入较少。表现为:有的饲养场把狐、貂等珍贵毛皮兽长期近亲交配繁殖,后代个体退化,体型越来越小,毛皮质量差。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通过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它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提供保障。比如,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附近居民饮用水质量。假如建设工程不达标,将大大削弱整个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作用甚至导致瘫痪。因此,本人主要根据钟山县上泉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该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中提高施工质量的有途径,并对其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为其他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应用数据悄然而生。我国的城镇化规模逐步扩大,产生了传统村落记忆场所趋同、地域文化特色消失、公共空间集体记忆衰退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挖掘、整理与分析苏州明月湾古村微博数据,提取记忆场所,分析记忆场所现状特征,从建筑与构筑物、公共空间与景观、历史文化事件三个方面提出苏州明月湾古村记忆场所的保护策略,为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记忆场所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策略依据与理论 指导。
简介:摘要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 DS)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病,患儿通常表现出严重的出生缺陷及发育异常。令人意外的是,DS患者不易患实体瘤,但高发血液疾病,尤其是暂时性骨髓增生异常(transient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TMD或者transient abnormal myelopoiesis,TAM)、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KL)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这3种血液疾病在DS患者中发病率远高于常人,其发病机制不仅与21号染色体上部分基因拷贝数增加现象相关,其他染色体上基因的异常表达也参与其中。本文针对DS患者常发血液病的临床症状及近几年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DS血液疾病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同时期望有助于该类特殊人群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简介:摘要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遗传病,发病率为1/800~1/600,是由21号染色体重复导致的遗传物质异常疾病,大部分病例为标准型,核型为47,XX(或XY),+21,较少病例为易位型或嵌合体型。唐氏综合征患者主要特征为智能落后、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可表现为先天性心脏病、十二指肠狭窄、阿尔茨海默病、白血病、免疫缺陷病等。21号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变化导致了唐氏综合征的性状。虽然新的研究表明其与表观遗传学的机制有关,但其分子层面上的致病机制仍未知。伦理因素限制了对唐氏综合征和人类其他三体疾病患者的研究,且目前常用的小鼠模型并不能完全模拟唐氏综合征的基本性状。将来自唐氏综合征患胎细胞或组织诱导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可获得个体化、含有相同遗传物质的细胞模型,这为研究唐氏综合征发病机制和定制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方案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