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执行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中择取60例,时间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抽签法分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子宫体积、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治疗后E2水平、治疗后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执行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疗效相当于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但是安全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判定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宫瘤消胶囊、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挑选我市保健院 在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 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探究对象,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了研究组、参照组,两组各 75例。研究组接受宫瘤消胶囊 +米非司酮治疗, 参照组接受米非司酮治疗,予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组治疗效果,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②治疗前,两组肌瘤体积比较无显著的差异, P> 0.05; 治疗后研究组肌瘤体积,与参照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
简介:目的:观察宫瘤消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中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的影响,为该药治疗内异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大鼠动情期行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及宫瘤消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各组分别给予指定药物进行灌胃干预,另取一组正常大鼠为正常内膜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异位内膜中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内膜组比较,模型组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Bax/Bcl-2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宫瘤消胶囊各剂量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Bcl-2比值增加(P〈0.05,P〈0.01),且作用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P〈0.01)。结论:宫瘤消胶囊可能通过调节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来实现对异位内膜的凋亡的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科消瘤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22例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122例在口服米非司酮的同时加服妇科消瘤汤,两组均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子宫肌瘤大小及血中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血红蛋白上升、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明显缩小、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消瘤汤联合米非司酮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消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诊断的75例子宫肌瘤病例(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25例),分别给予补肾消瘤方(中药)和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症状积分、肌瘤体积大小、血红蛋白数值的改变。结果以补肾消瘤方为治疗组和以对照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6%(P<0.05),B超监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肌瘤缩小率分别为0.812±0.54,1、11±0.6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消瘤方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剂,能有效控制和稳定子宫肌瘤的大小,对改善临床症状及贫血状态疗效尤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瘀汤联合安宫黄体酮对流产后流产不全的效果。方法将排除宫腔内有滋养细胞残留的92例流产后阴道出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予自拟消瘀汤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予安宫黄体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停药后阴道流血,止血后超声示宫腔内的异常超声回声消失率达9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消瘀汤联合安宫黄体酮可以作为非手术清宫方法用于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其疗效优于单纯用安宫黄体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皮素D(GSDMD)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体外实验中对胶质瘤细胞系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胶质瘤中GSDMD基因的表达特点,及GSDMD表达水平高低同临床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人胶质瘤细胞U251MG、U87MG、LN229及正常胶质细胞HMC3中GSDMD的表达;运用慢病毒GSDMD基因敲除载体(LV-shGSDMD)与慢病毒空载对照(LV-NC)转染胶质瘤细胞LN229,并筛选稳转株LN229-NC和LN229-shGSDMD;应用qRT-PCR检测GSDMD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LN229-NC、LN229-shGSDMD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检测LN229-NC、LN229-shGSDMD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N229-NC、LN229-shGSDMD细胞GSDMD、Nod样受体家族包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的表达情况,两组间的比较采用双尾Student t检验。结果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及基因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中,胶质瘤组GSDMD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中的正常组织(3.62±0.04比2.83±0.01,t=24.44,P<0.05),胶质瘤中GSDMD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组[2.1年比7.9年,风险比(HR)=4.5,P<0.05];胶质瘤中GSDMD、IL-1β、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且随胶质瘤等级升高而上升。胶质瘤中NLRP3的表达水平同样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但同胶质瘤的等级没有明显关联。在细胞实验中,GSDMDmRNA在胶质瘤细胞系U251MG、U87MG、LN229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胶质细胞HMC3(4.04±0.35、4.76±0.21、6.29±0.28比1.00±0.07,P<0.05),而LN229高于其他胶质瘤细胞系(F=200.2,P<0.05);基因敲除后,LN229-shGSDMD组较LN229-NC组细胞中GSDMD mRNA的表达量下降(0.15±0.04比1.00±0.01,t=14.32,P< 0.05);CCK-8实验中,LN229-shGSDMD组细胞吸光度(A)值曲线在LN229-NC组细胞下方,增殖活性下降(t=4.580,P<0.05);迁移实验中LN229-NC组细胞迁移效率显著高于LN229-shGSDMD组细胞(393.8±11.61比187.0±6.20,t=50.25,P<0.05)。与LN229--NC组比较,LN229-shGSDMD组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NLRP3下调(0.923±0.003比0.671±0.004,t=579.72,P<0.05)、Caspse-1下调(1.221±0.005比0.498±0.001,t=180.61,P<0.05)、IL-1β下调(1.221±0.005比0.498±0.001,t=180.64,P<0.05),与生信分析结果及表型一致。结论GSDMD过表达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其机制可能同焦亡途径有关。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自拟消瘤止痛汤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我院在 2018 年 12 月 -2020 年 2 月期间收治 72 例癌性疼痛患者分为 2 组,研究组( n=36 )与对照组( n=36 ) , 将采用自拟消瘤止痛汤 36 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镇痛持续时间、镇痛起效时间、 VAS 疼痛评分与采用三阶梯癌痛方法治疗 36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 VAS 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镇痛起效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镇痛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患者长,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癌性疼痛患者采用自拟消瘤止痛汤效果较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度,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月经妇科检查及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8例口服米非司酮12.5mg/d,宫瘤清3片/次,3次/d;对照组137例单服米非司酮12.5mg/d。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妇科检查及B超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大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合宫瘤清对治疗子宫肌瘤有协同作用,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相比治愈率高,为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和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