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收治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在患者及家属同意下行尿激酶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中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要严格掌握尿激酶静脉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替普酶治疗,100mg,静脉滴注2h,随后予依诺肝素4000IU,皮下注射,1次/12h,共7d,第4天起口服华法林,3~5mg/d,连续2d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2.5(2.0~3.0)时,停用低分子肝素,连续口服华法林6个月。结果10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2例。所有患者无严重出血倾向。结论阿替普酶用于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但临床疗效的评估需扩大观察样本。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
  • 简介:脑梗死的病死及致残高,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早期再灌注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研究表明,依靠病理生理窗而不是单纯的时间窗来选择患者,将更能使脑卒中患者受益。联合动静脉使血管再通是可行的,并且相对比较安全。rt+PA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颅内出血是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 标签: 脑梗死 溶栓治疗 时间窗 溶栓药物
  • 简介:摘要:脑梗死作为现阶段我国临床疾病中较为高发性,高致残性,高死亡的脑血管类疾病之一,影响我国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对于脑梗死疾病治疗效果并不明显。随着临床疾病治疗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对脑梗死患者疾病症状改善起到重要作用,随着这一理念的出现,药物在脑梗死患者疾病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同时有效减少梗死面积,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实现患者脑组织功能恢复,对患者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溶栓 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轻度出血是指皮肤、黏膜、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或小量咯血、呕血等(穿刺或注射部位少量瘀斑不作为并发症);重度出血是指大量咯血或消化道大出血、腹膜后出血等引起失血性低血压或休克需要输血者;危及生命的出血包括颅内、蛛网膜下腔、纵隔内或心包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短暂的,尤其多见于治疗的结束阶段,应该注意监测,及时处理,并注意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一过性低血压及过敏反应多见于应用链激酶或重组链激酶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中选取76名急性脑血栓患者,这些患者起病于6小时内,使用西药配合中西药脑保护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基本上痊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有两名患者的情况恶化,两名患者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的状况。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并发也比较低。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溶栓 治疗体会
  • 简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全球性疾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我国是高发地区,每年新发病历约50万人,目前患病人数高达600万人以上。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及国内外研究资料,就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诊断 并发症 副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本文研究旨在全面探讨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包括其疗效、安全性、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等方面,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权威医学数据库,如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等,收集近五年关于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文献、临床试验报告、专家共识等资料。同时,参考相关医学书籍、专业杂志等,以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药物的不同种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详细阐述。结果 药物种类的增加、适应证扩展、对治疗的时间窗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与抗血小板药物和介入治疗等联合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药物作为治疗血管阻塞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药物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以及安全性评估方面,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溶栓药物 临床 应用 进展
  • 简介:目的比较导管接触性(CDT)和系统(S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为选择最佳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CDT与ST治疗急性DVT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献,发表时间截止至2016年7月。按照钮卡斯-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与发表偏倚检测。运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CDT组的大腿消肿高于ST组(WMD=12.01,95%CI8.58-15.43;P〈0.01);CDT组的小腿消肿高于ST组(WMD=12.88,95%CI9.60-16.11;P〈0.01);CDT组的高于ST组(WMD=15.24,95%CI11.99-18.50;P〈0.01);CDT组的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ST组(OR=0.50,95%CI0.31-0.80;P〈0.01);术后半年CDT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PTS)发生明显低于ST组(OR=0.40,95%CI0.25-0.63;P〈0.01)。结论相比于ST,CDT消肿效率及更高,并发症和PTS发生明显降低。

  • 标签: 导管接触性溶栓 系统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阜南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临床收治的3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45~85岁。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导管组16例,经外周静脉系统组18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肿胀消退情况(治疗前后膝上15em周径差)、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结果治疗后导管组膝上15em周径差为(1.78±0.59)cm,较系统组的(2.69±0.83)cm明显缓解;导管治疗时间(145.78±14.36)h较系统组的(242.72±21.35)h缩短;导管组围术期出血并发症发生2/16,较系统组的9/18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3~12个月,导管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为3/16,较系统组(10/1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系统效果好,出血并发症少,并可维持良好的远期通畅,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深静脉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导管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治疗慢性病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心血管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资料,对比分析是否用肝素治疗对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50%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管再通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肝素治疗后,患者ST段回落幅度≥50%时间、痛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显著减少,患者血管再通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疗效确实,适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病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值得各医院参考应用。

  • 标签: 肝素 溶栓 急性 心肌梗死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行静脉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抽选86例行静脉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优化护理流程,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优势明显,能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准确性,保障静脉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使临床治疗得到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化溶栓护理流程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期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该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静脉治疗患者为研究对照。60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行静脉(rt-PA)治疗,但是在护理方式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期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围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患者实施围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围溶栓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再通以及病死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年-2016年接收并治疗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静脉治疗前后的效果观察。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37例患者再通,其中再通为74%,1例死亡,死亡为2%。结论静脉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越及时患者的再通越高,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

  • 标签: 静脉溶栓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再通率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发生、血管再通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治疗,观察两组有患者血管再通、并发症发生以及预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比对照组高,血管未通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发生以及预后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急性 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疾病,多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和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桥取治疗能最快恢复脑血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效。本文介绍了脑卒中桥接取治疗的原理和流程,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该治疗策略通过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坏死范围、预防器官功能的长期丧失和神经残疾等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尽管该治疗具有更广泛的适应症,但仍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脑卒中 溶栓桥接取栓 患者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评价支架取合并动脉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合理分析15例经动脉(观察组)和22例支架取合并动脉(治疗组)的病例资料,分析2组的临床术后出血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动脉观察组和采用支架取合并动脉的治疗组对比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后循环脑梗死全部病例中,支架取合并动脉对于病人的远期恢复效果优于单纯动脉

  • 标签: 支架取栓 动脉溶栓 急性 后循环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