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生成”(Becoruing)的意思是“变成某物”(Comingtobe)。“生成”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在教育学界,“生成”理念是一种崇尚回归生活世界的思维方式,主张教育是通过引导学习来促进人的自我生成的实践活动(即从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升到态度、观念和价值观的生成,从知识的习得上升到社会生存实践),使个体走向社会化、成熟化。它打破了预成性思维统治下教育的诸多局限和束缚,还原了教育的本质。“生成”理念既强调了教育的过程性、发展性,也重视教育的结果性和实效性;既关注主体在适合情境中的发展,也关注客体的干预行为;它对差异的关注甚于对同一的关注,对创造的关注甚于对规律的关注,这对于特殊教育的指导意义尤为明显。
简介:《国家中长期教育攻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特殊教育”为八大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之一,为我国特殊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资金投入巨大、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普及水平迅速提高、地方院校培养特教人才积极性高涨、社会支持力度显著增强.但是,特殊教育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仍然是短板和薄弱环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刚刚起步,残疾幼儿入园率更低,贫困地区基本为空白;全国学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在学比例还比较低,残疾人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发展水平更低;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据估算,盲、聋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仅为15%;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仍十分缓慢,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窄、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