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为产妇产后快速恢复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在柳城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并行盆底功能检查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式顺产分娩的对照组和剖宫产的实验组,各45例。对比两组肌纤维肌力值与产科因素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产妇Ⅰ、Ⅱ类肌纤维受分娩方式影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和产妇年龄对实验组肌纤维肌力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能够降低产妇产后盆底肌肉Ⅱ类肌纤维收缩能力因分娩而受到的影响,但无法确认是保护盆底结构不受分娩所致的损伤,因而单纯为保护产妇盆底功能而通过剖宫产结束妊娠在临床看来并不可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会阴无保护分娩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20例作为无保护组,选同时期我院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常规组(两组均为初产妇),比较会阴裂伤的程度以及盆底肌肌力。结果无保护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的几率为75.0%(90/120),常规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的几率为83.3%(100/120),无保护组的Ⅰ裂伤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Ⅱ度裂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两组在Ⅱ类肌纤维肌力方面比较,无保护组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分娩有利于降低盆底肌力损伤,减少会阴裂伤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盆底肌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为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组在常规产后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康复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评分、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褥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盆底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产褥感染发生率。结论:盆底肌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改善盆底肌功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和产褥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产妇的产后康复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疗法在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疗法,对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等级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实施盆底康复疗法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力减退,提高产妇带病生存的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共80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0名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40名产后全面盆底康复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康复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纤维收缩力水平、PFDI-20评分、PISQ-12评分、性生活满意程度、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在康复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纤维收缩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FDI-20评分、PISQ-12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全面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提高其对性生活的满意度,并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盆底康复在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确诊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94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性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及格率与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盆底肌力及格率为74.4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盆底肌力及格率为93.62%。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尤其是综合性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具有显著疗效,可广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的模式对于妇产科产妇其生产之后盆底肌康复情况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 方法: 将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我院接受诊治的 122 例 的产妇 作为本次试验讨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产妇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常规护理组当中的 61 例产妇仅仅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实验护理组当中的 61 例产妇则在传统化的常规方法基础上采取以人为本的护理的模式对其展开护理,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妇产科产妇其盆底肌康复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 结果: 据统计,实验护理组妇产科产妇在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的模式之后有效概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的模式来护理的产妇,可以显著的预防妇产科产妇发生盆底肌康复的情况,进而挽救妇产科产妇的生命, 临床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福建省某三级医院妇产科的产妇12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干预组(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评估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及自我效能得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及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提高,但干预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情况,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