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癌组织作为病例组,抽取40例胃癌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AB2I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AB2I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同时根据DAB2I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对随访资料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病例组的DAB2IP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AB2IP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DAB2IP阳性表达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DAB2IP阴性表达胃癌患者(P〈0.05)。结论DAB2IP下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能为胃癌的诊断、术后疗效评估、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患有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观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90例,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为三组,采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并且观察治疗效果。一组患者运用西药进行治疗,一组患者使用中医的方式进行治疗,还有一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三组患者分别为30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西医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60%,中医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63.3%,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100%。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有效率明显要高于上述两组患者,上述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的结果相差不多,因此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过程中,应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不但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在临床价值方面也十分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褥疮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褥疮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评估两组疗效并对比患者压疮创面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褥疮彻底痊愈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更短,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部分痊愈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指标满意度评分更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有利于促进褥疮患者皮肤创面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危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ICU的危重症患者192例,测定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计算APACHEⅡ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可以作为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监测指标,低甲状腺素水平,高APACHEⅡ评分与患者的死亡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凝血四项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204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并进行60个月的跟踪随访,患者治疗前分别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结果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T和肿瘤临床分期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TT组的生存期短于高PT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TT水平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潜在的独立预后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及预后抑郁焦虑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直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0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于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合理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对症随机护理干预,均持续实施8周。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SDS、SAS评分全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施综合措施干预后基本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结论对于脑梗死及预后患者,实施综合性合理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痊愈率以及降低患者SDS;SAS评分与无效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6h、12h、24h作乳酸水平测定,并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根据多发伤患者的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存活组18例,入院后6h、12h、24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年龄、APACHEII评分、入院当时乳酸水平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可以早期评估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及转归。
简介:摘要探究导致老年重症肺炎死亡及影响其预后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患者112例,按照治疗结局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全部治疗无效死亡,共50例,对照组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共6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胸片检查结果等,分析导致老年重症肺炎死亡及影响其预后的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有66.00%的患者年龄超过75岁,而对照组仅有48.39%的患者年龄超过了75岁,实验组有意识障碍、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呼吸频率≥30次/分、SBP<90mmHg或DBP《60mmHg、PaO2<60mmHg、有胸腔积液的患者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中有34.00%的患者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有53.23%的患者进行了有创通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75岁、有意识障碍、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呼吸频率≥30次/分、SBP<90mmHg或DBP《60mmHg、PaO2<60mmHg、有胸腔积液,均是导致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而适度的有创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室2015-07-2016-08期间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28d转归,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ROC曲线,分析6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寻找出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分析2组乳酸、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收集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其中存活44例,死亡34例。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9、0.793、0.881。最高约登指数0.60时,对应的早期乳酸清除率为29%时,以此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2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指标。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与慢性肾脏病(CKD)合并AKI(AonC)患者的预后。方法入选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AonC患者147例,男性105例,女性42例,年龄(83.95&#177;7.04)岁;同期单纯AKI患者270例,男性226例,女性44例,年龄(81.75&#177;6.98)岁,比较两组患者近期(1年内)预后。结果单纯AKI患者随访30d时的病死率高于Aon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d和1年时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患者的肾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的AonC患者随访30d、90d和1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是否合并CKD与患者30d病死率无关(P=0.068),与AKI分期、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恶性肿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关,肾脏替代治疗(RRT)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老年AKI患者患病率和病死率高,是否合并CKD与近期预后无明显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或住院确诊并经复位治疗痊愈的BPPV患者1046例。所有患者于2015年12月进行随访以了解预后状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BPPV多见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女男比例为2∶1。②BPPV复发率为27.20%,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伴有梅尼埃病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是不伴有梅尼埃病患者的15.567倍(P<0.001);有偏头痛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是没有偏头痛的患者的3.003倍(P<0.01);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患者复发的风险分别是不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的1.554倍和1.457倍(P<0.05)。结论BPPV多见于中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受累半规管中后半规管型BPPV占绝大多数。梅尼埃病、偏头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可能为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就诊与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94例,时间为2014.08至2016.08,用红篮球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7例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性护理,47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心功能、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在护理后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别,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心功能,此护理方案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