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结局分类对围手术期体位损伤风险评估的可信度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的评估为"围手术期体位损伤风险"的患者94例。每例患者均记录人口统计学变量,临床变量和术中的数据。在不同时间点评估护理结局分类(NOC)中的8个结果33个临床指标,并做比较,同时计算每个指标的信度及效度。结果压力性溃疡情况评分、失血严重程度评分、循环情况评分、组织灌注(中心)评分、组织灌注(外周)评分、体温调节评分、外周神经状态评分、皮肤组织黏膜的完整性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8.45~12.67,P<0.05)。NOC中8个结果的因子负荷均通过了效度的检测,其中压力性溃疡在T3~T5时间点,循环情况中的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平均动脉压升高在所有时间点,组织灌注(中心)中的疼痛在T3~T4时间点,组织灌注(外周)中的苍白在所有时间点,低体温在T2~T4时间点,外周神经状态中的肌肉张力和肢体感觉异常在所有时间点,皮肤组织黏膜的完整性的皮肤温度,组织灌注在所有时间点,皮肤损害,红斑在T2~T5时间点因子通过了围手术期体位风险的信度和效度的检测。结论护理结局分类中的8个结果13个临床指标可以通过李克特评分评估围手术期体位损伤风险。
简介: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红篮球分组方法,对2021.2-2023.1时间范围内本科室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n=42),研究组(n=42),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行为方面,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使血糖保持稳定,而且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在临床实践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影响整倍体单囊胚移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方法本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的冷冻整倍体单囊胚移植周期共956个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移植结局,将患者分为妊娠组(n=509)及未妊娠组(n=447),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对移植妊娠率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同时,进一步将妊娠组患者分为活产亚组和流产亚组,对比两亚组间的临床资料并利用logistic回归筛选对流产造成影响的显著性因素。结果妊娠组较未妊娠组,移植时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厚[9(8,10)mm比8(8,10)mm](P=0.006);质量良好的囊胚相对于质量较差的囊胚临床妊娠率(59.2%比46.3%)及活产率(50.2% 比37.7%)显著上升(P=0.001)。此外,活产亚组与流产亚组相比,囊胚发育时间为流产相关风险因素,OR值为0.536(95% CI=0.309~0.929)。结论在整倍体单囊胚移植冷冻周期中,较厚的子宫内膜、发育较快以及级别较高的囊胚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维持后期妊娠的过程中,发育较快的囊胚(第5日)活产率更高,流产率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 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203/793)、30.5%(119/390)、40.9%(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I级、7-细胞I级、8-细胞II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期胚胎[19.2%(57/297),P<0.001;14.8%(441/297),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期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P<0.001;10.3%(113/332),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期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期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期胚胎,采用8-细胞I级、7-细胞I级和8-细胞II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胆汁淤积症的112例早产儿(病例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相同数量、胎龄及出生体重与其相近的非胆汁淤积症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了解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其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结果病例组112例,男女比例2.02∶1;胎龄25~36周,中位胎龄(四分位间距)30(28,31)周,胎龄<32周者占78%。出生体重440~3 840 g,中位出生体重(四分位间距)1 142(979,1 300)g,出生体重<1 500 g者占83%。病例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肠内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分别为37 d、62 d、5 d、37 d,对照组分别为23 d、45 d、4 d、2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16.1%、15.2%、91.2%,对照组相应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5%、6.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发生胆汁淤积后体重增长速度8 g/(kg·d),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13 g/(k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胆汁淤积症多见于超早和极早产儿或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胆汁淤积症促使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并延长住院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发育时间和移植胚胎数分为第3日(day 3,D3)单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单优组),D3双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双优组)和单囊胚移植组(单囊胚组)。其中新鲜周期单优组301个周期、双优组253个周期、单囊胚组127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单优组84个周期、双优组136个周期、单囊胚组396个周期;全胚冷冻首次FET单优组69个周期、单囊胚组161个周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新鲜和FET周期单优组、双优组、单囊胚组及首次FET周期单优组与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结果各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雌二醇、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获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鲜周期中单优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与新鲜周期单囊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妊娠率[46.18%(139/301)]、持续妊娠率[40.86%(123/301)]、多胎妊娠率[0%(0/139)]显著低于双优组[58.89%(149/253),P<0.001;52.17%(132/253),P<0.001;30.20%(45/149),P<0.001],种植率与双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FET中单优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持续妊娠率与双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6 7),但均显著低于单囊胚组[62.88%(249/396),P<0.001;63.89%(253/396),P<0.001;55.30%(219/396),P<0.001],多胎妊娠率[0%(0/27)]则显著低于双优组[20.37%(11/54),P=0.013]。首次FET单优组的持续妊娠率[27.54%(19/69)]显著低于新鲜周期单优组[40.86%(123/301),P=0.040],首次FET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63.35%(102/161)]、种植率[63.98%(103/161)]显著高于新鲜周期单囊胚组[50.39%(64/127),P=0.027;51.97%(66/127),P=0.040]。结论拮抗剂方案单胚胎移植能显著降低多胎妊娠率;新鲜周期移植D3单优质卵裂胚可获得与D5单囊胚相似的临床结局,而FET周期移植单囊胚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孕妇并发症、分娩情况、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产孕周显著大于对照组,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母婴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JBI模式的循证护理对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临床症状及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42例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JBI模式的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健康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JBI模式的循证护理可有效帮助患儿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患儿健康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在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时间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时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分别为(135.46±4.28)mmHg及(78.32±3.25)mmHg,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10.49±0.43)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0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使其保持较为平稳状态,同时该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且该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也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母亲在医院住院并分娩22~26周胎龄(GA)活产儿的生存时间差异和患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EXPRESS(瑞典,2004年~2007年),EPICure-2(英国,2006年)及EPIPAGE-2(法国,2011年)。根据胎龄分层,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调整人群和妊娠特征,进行112天生存分析。比较新生儿期患病率、2~3岁时生存率、随访情况和结局。结果共纳入病例数:EXPRESS(769例)、EPICure-2(2 310例)和EPIPAGE-2(1 359例),胎龄22~23周的112天生存率在3个队列分别为28.2%、10.8%和0.5%;24周分别为68.5%、40.0%和23.6%;25周分别为80.5%、64.8%和56.9%;26周分别为86.6%、77.1%和74.4%。EPIPAGE-2队列的22~23周和24周胎龄儿在生后1天内的死亡率最高。生后28天内的生存率在25周胎龄儿中存在差异,在26周胎龄儿中差异最小。Cox回归与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一致。患病率差异与生存情况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即使调整混杂因素后,超早产儿的预后和生存率仍存在显著差异,早期死亡率和后期患病模式之间没有明确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全科医生及其团队基于网络平台,对某功能性社区626例慢性病共病患者提供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咨询、膳食及运动指导、发布健康资讯、建立健康档案和合理用药指导5项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比较干预前、干预中(干预6个月)、干预后(干预1年)患者的积极度、生命质量、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患者积极度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626例患者中,536例完成为期1年的干预,失访率为14.38%(90/626)。干预前、中、后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所增加(F值分别为12.350、13.215、10.515、29.114、42.972、10.951、89.783、33.311,均P<0.05);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F值分别为30.039、33.849、7.152、27.453、59.938、214.270、73.488、62.014,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F=16.491,P<0.01);积极度总分增加(F=9.471,P<0.01),积极度水平分级发生变化(χ2=16.183,P<0.05);但躯体疼痛评分(F=1.486,P=0.227)无变化;积极度与一般健康状况(r=0.099,P=0.013)、精力(r=0.101,P=0.011)、精神健康评分(r=0.099,P=0.013)存在弱相关。结论全科医生基于网络平台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积极度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结局、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8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手术结局、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后,干预组的手术结局显著优于常规组,干预组的术后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明显改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结局,促进其术后更好的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局回溯性优化护理策略对胫腓骨骨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6例)和优化组(48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优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结局回溯性优化护理策略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下床活动、肿胀消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 w内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生存质量。结果优化组疼痛缓解、下床活动、肿胀消退、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w内优化组患者肺部感染、压疮、DVT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较手术前升高,且优化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局回溯性优化护理策略干预胫腓骨骨折患者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感、分娩体验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便利抽样法分为家庭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家庭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统计两组初产妇分娩恐惧感、分娩体验及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后,家庭组初产妇分娩恐惧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娩体验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初产妇的分娩恐惧感,提升其分娩体验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