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64岁男性患者因头晕、便血行胃镜检查,结果示胃溃疡并出血,胃镜术后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当归补血口服液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逐渐好转,无呕血及黑便。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9.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4.6 μmol/L。4 d后加用瑞巴派0.1 g口服、3次/d。次日晨患者出现酱油色尿,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总胆红素81.4 μmol/L,直接胆红素8.9 μmol/L,乳酸脱氢酶(LDH)1 448 U/L。考虑为溶血性黄疸,可能与瑞巴派特有关,停用该药,其余药物继续治疗,并给予碳酸氢钠1g口服、3次/d碱化尿液及补液等治疗。2 d后患者尿色较前变浅,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消退,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43.1 μmol/L,直接胆红素11.2 μmol/L,LDH 842 U/L。

  • 标签: 溶血 黄疸 瑞巴派特
  • 简介:摘要应性皮炎(AD)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皮肤病,以往在年龄、严重度、炎症模式等方面的分型较为成熟,而对不同部位皮损特征的关注较少。最近发现不同部位AD对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应答存在差异,表明不同部位皮损可能具有不同的炎症模式。因此本文提出AD部位异质性的概念,结合生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皮肤的细胞生物学和微生态特点,分析不同部位AD临床表现、多组学研究及治疗应答的特征,探讨AD的发病机制,为AD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身体部位 微生物群落 转录组 治疗 异质性 炎症模式
  • 简介:摘要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与遗传过敏性体质相关的以湿疹样皮疹和瘙痒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且起源、定义、临床表型及诊断标准等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就上述争议进行分析及探讨,以期为应性皮炎的诊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诊断 定义 争议
  • 简介:摘要研究显示,2型炎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13等在应性皮炎(AD)中起关键作用。Th2细胞及2型细胞因子是2型炎症反应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通过3条路径参与AD发病:加重皮肤屏障缺陷;激活和强化瘙痒反应;调节性T细胞(Treg)病理性重编程为Th2样Treg细胞,从而放大2型炎症反应。本综述探讨2型炎症与AD的关系,希望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为AD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炎症 T淋巴细胞,调节性 生物制剂 2型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布菌病疫区江苏省连云港市布菌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特征。方法对2018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室血培养分离的13株疑似布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布菌特异性基因bcsp31和插入序列IS-711,对鉴定结果进行复核和分型。运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进行基因分型,测序结果用Mega 4.0软件进行编辑。结果13株分离株经初步鉴定均为布菌属。经Real-time PCR检测,13株分离株均为羊种布菌。MLVA结果显示,13株羊种布菌分为12个基因型,且聚类在"中地中海簇"中。13株羊种布菌中有3株生物1型、2株生物2型和8株生物3型。结论连云港市分离的布菌菌株均为羊种布菌,MLVA聚类在"中地中海簇"中。

  • 标签: 布鲁杆菌属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CCK-8检测洛替尼对H1299的毒性作用,并计算IC50及IC20,将IC20作为后续试验的药物作用浓度。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射线联合洛替尼对H1299的作用,计算放射敏感性参数,绘制细胞存活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GFR/PI3K/AKT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洛替尼对H1299具有一定增殖抑制作用,IC50为27.3 μmol/L、IC20为3.3 μmol/L。X射线联合IC20浓度洛替尼能够降低H1299的克隆能力,使G0/G1期、G2/M期比例增加,S期减少比例,细胞凋亡增加;抑制pEGFR及pAKT蛋白表达,增加凋亡相关蛋白Active Caspase 3、Cleaved PARP表达。结论洛替尼对H1299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洛替尼联合射线抑制EGFR/PI3K/AKT通路,降低细胞损伤修复能力,改变细胞生长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 标签: H1299细胞系,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放射增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布菌性附睾睾丸炎(BEO)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确诊收治的已婚男性急性期布菌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BEO组和非BEO组,分别为46、50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临床表现中,BEO组患者出现下腹痛、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症状频率高于非BEO组[26.1%(12/46)比8.0%(4/50),89.1%(41/46)比12.0%(6/50),28.3%(13/46)比6.0%(3/50),χ2 = 5.643、57.037、8.548,P均< 0.05]。实验室检查中,BEO组患者白细胞(WBC)升高检出率高于非BEO组[23.9%(11/46)比8.0%(4/50),χ2 = 4.602,P < 0.05];精子浓度(DENS)降低检出率高于非BEO组[21.7%(10/46)比2.0%(1/50),χ2 = 9.201,P < 0.05]。治疗2 ~ 7 d,所有BEO患者阴囊肿痛和/或触痛减轻;治疗3 ~ 5 d,下腹痛、排尿困难症状减轻;治疗12周后,97.8%(45/46)的BEO患者阴囊睾丸彩超检查正常,95.1%(39/41)的勃起功能障碍者恢复正常,76.9%(10/13)的早泄患者症状消失,80.0%(8/10)的DENS降低者恢复正常,6例精子总活力(PRNPPER)降低患者中有5例恢复正常。结论BEO患者具有下腹痛、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生精功能障碍等临床特征,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附睾睾丸炎 性功能 精子功能
  • 简介:摘要腰椎布杆菌性脊柱炎是布杆菌侵袭腰椎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早期、恰当地诊疗是腰椎布杆菌性脊柱炎患者治愈的关键。但该病早期仅有腰背痛、午后高热、大汗等非特异征象,如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流行病学有直接或间接牲畜接触史,且MRI可见椎体或椎间隙炎性浸润,则应考虑腰椎布杆菌性脊柱炎早期感染的可能。中晚期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合腰椎病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和椎间盘信号异常,骨质破坏及硬化,"花边椎",可见死骨和局限性椎旁脓肿等影像学表现,对该病做出诊断并不困难。但此期患者往往因骨质破坏出现腰椎不稳等严重表现,重点在于手术干预。手术治疗以病灶清除+固定为基本原则,术中减少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等骨与韧带结构的损伤并给予坚强固定,将有助于该病的彻底治愈。通过检索腰椎布杆菌性脊柱炎的相关文献,着重从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各期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及保守与手术治疗等方面对该疾病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依替尼是第一代布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耐受性好、疗效高,被视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等B细胞相关肿瘤的一线用药。但心房颤动(房颤)是其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使这一药物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加深对依替尼所致房颤的认识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就依替尼相关房颤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依鲁替尼 临床诊治 基础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杆菌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特征、治疗策略选择与转归。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布杆菌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61.5±11.5)岁(范围45~79岁);体质指数(23.0±2.8)kg/m2(范围18.4~26.1 kg/m2)。5例为农村居民,1例为城市居民;4例为农民,1例为牧民,1例无业;1例有疫区接触史,1例曾从事屠宰行业;急性PJI 3例,慢性PJI 3例。3例为膝关节PJI,其中1例因膝关节绒毛结节滑膜炎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3例为髋关节PJI,其中1例因强直性脊柱炎累及双髋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因股骨头坏死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3例表现为全身发热,5例局部伤口红肿,4例合并窦道。入院当日5例有实验室检查,其中3例血C-反应蛋白升高、5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5例血白细胞介素-6升高、2例血谷丙转氨酶升高。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关节活动受限:3例髋关节受累患者平均屈曲75°,伸直0°;3例膝关节受累患者平均屈曲67°,伸直-8°。X线片表现:1例假体松动伴感染,1例局部软组织肿胀。2例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的患者均有病理中性粒细胞计数阳性,关节周围组织或关节液布杆菌培养阳性者4例(1例为混合感染),血布杆菌抗体阳性2例。结果急性PJI中2例采用保留假体清创及更换衬垫术、1例采用二期翻修术;慢性PJI中1例采用二期翻修术、2例采用一期翻修术。抗生素治疗中均使用了利福平、多西环素等布杆菌特异性抗生素,疗程3~12周。出院前5例血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降至正常范围,2例血白细胞介素-6降至正常范围(有1例未检测),4例血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5例体温降至37.3 ℃以下。1例术后间断出现发热,并于2个月后出现切口红肿渗液,输注左氧氟沙星后痊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感染均未复发,影像学检查显示假体在位良好。结论对布杆菌PJI,布杆菌培养阳性及布杆菌抗体阳性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治疗上采用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或翻修术,结合布杆菌特异性的抗生素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假体相关感染 诊断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探讨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pp1)与布菌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 - 9月在包头市九原区和白云鄂博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32例慢性期布菌病(简称布病)患者作为布病组,同时在当地选取30例与布病组有相同流行病学环境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为汉族。采用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PCR)检测两组人群血液Sepp1基因rs757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Sepp1蛋白含量。结果32例布病组患者,女性6例、男性26例,年龄为(50.312±5.035)岁;30例对照组人群,女性4例、男性26例,年龄为(49.994±5.098)岁。两组性别比例、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6,t=1.744,P均> 0.05)。布病组和对照组Sepp1基因rs7579位点G、A等位基因和GG、GA、AA基因型总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63、0.942,P均> 0.05)。分层分析,女性布病组基因型频率(GG:0/6,GA:2/6,AA:4/6)与对照组(GG:4/4,GA:0/4,AA: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布病组Sepp1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13.71±0.32比19.26±0.69,t=20.316,P < 0.05),低Sepp1蛋白水平是布病的危险因素(OR = 1.512,95%CI:1.290 ~ 1.687)。结论布菌感染与Sepp1基因rs7579位点SNP有关联,G等位基因可能是女性保护因子;布病还可能与低Sepp1含量有关。

  • 标签: 硒蛋白P 布鲁杆菌病 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卡胺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95例患者在治疗前采集血液样本为病例组,选择8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前列腺癌患者在比卡胺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9、12个月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疗效,采集患者治疗后12个月血液样本为治疗组,并且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法检测比卡胺对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125b和miRNA-21表达的影响。结果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表达量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前列腺体积:t=6.22,P=0.00;PSA:t=5.14,P=0.00;治疗后6个与治疗前比较,前列腺体积:t=8.32,P=0.00;PSA:t=4.11,P=0.00;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前列腺体积:t=10.14,P=0.00;PSA:t=9.25,P=0.00;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前列腺体积:t=3.82,P=0.00;PSA:t=6.23,P=0.00;有效率比较,χ2=6.38,P=0.00。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前列腺体积:t=4.16,P=0.00;PSA:t=5.77,P=0.00;有效率比较,χ2=5.74,P=0.00。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前列腺体积:t=8.11,P=0.00;PSA:t=4.92,P=0.00;有效率比较,χ2=4.44,P=0.00);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miRNA-125b和miRNA-2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t=6.22、6.88,P=0.01、0.00),而比卡胺治疗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125b和miRNA-21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比卡胺可以减轻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125b和miRNA-21的表达。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有效率 微RNAs 疼痛 表达 抗原 比卡鲁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利拉肽与贝那肽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T2DM伴NAFLD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分别辅以利拉肽和贝那肽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释放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及肝脏硬度(LSM)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BMI、腰围、FBG、2 h PG、HbA1c、FINS、HOMA-IR、血脂指标、ALT、AST、CAP及LSM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t=3.17,3.80;4.95,5.66;3.41,3.50;3.85,5.06;4.43,4.60;3.55,4.17;3.91,4.07;3.26,3.59;4.10,5.27;4.01,4.89;3.62,3.20;3.97,4.62;4.01,5.37;4.66,5.13;4.95,5.87;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BMI、腰围、2 h PG、ALT、AST、CAP及LSM分别为(22.01±0.98)kg/m2、(1.63±0.38)cm、(7.04±1.71)mmol/L、(39.31±4.92)U/L、(31.40±4.94)U/L、(197.48±36.39)dB/m、(7.42±1.34)kPa,观察组治疗后BMI、腰围、2 h PG、ALT、AST、CAP及LSM分别为(19.87±0.76)kg/m2、(0.89±0.21)cm、(6.29±1.10)mmol/L、(36.17±3.16)U/L,(28.63±3.59)U/L、(152.77±30.18)dB/m、(6.17±1.06)kPa,观察组治疗后BMI、腰围、2 h PG、ALT、AST、CAP及LS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74、3.55、2.81、3.02、2.76、2.89、3.15,均P<0.05)。结论相较于利拉肽,贝那肽辅助治疗T2DM伴NAFLD可有效减轻体质量,改善餐后血糖水平,保护肝脏功能,并有助于抑制肝脏脂肪沉积。

  • 标签: 糖尿病,2型 脂肪肝 血糖 胰岛 肝功能试验 利拉鲁肽 贝那鲁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新蝶呤(neopterin,NP)、抗脂阿拉伯甘露糖(lipoarabinomannan,LAM)抗体血清标志物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test of tuberculosis,T-SPOT.TB)方法在肺结核活动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12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0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肺结核活动性判断规范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标准分为活动性组(48例)和非活动性组(56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血清NP、抗LAM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T-SPOT.TB。分析各组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的表达差异,并采用ROC曲线法分析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在肺结核活动性鉴别中的价值。结果活动组、非活动性组、对照组血清NP、抗LAM抗体、血清T-SPOT.TB表达水平均依次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P:(26.54±2.67)nmol/L比(20.69±2.19)nmol/L比(6.84±1.33)nmol/L,抗LAM抗体:(46.26±6.71) nmol/L比(30.17±5.38)nmol/L比(14.19±4.03)nmol/L,T-SPOT.TB:(109.73±10.80) nmol/L比(82.34±8.32)nmol/L比(57.44±6.49)nmol/L,F值分别为68.172,134.778和223.619,P值均<0.05)]。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联合鉴别肺结核活动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6.83%、84.79%和89.07%,均高于单独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鉴别检测肺结核活动性的敏感性(79.43%, 77.64%, 73.84%)、特异性(80.32%, 78.43%, 74.56%)和准确率(75.52%, 73.24%, 70.73%)。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明显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水平异常,相比于血清NP、抗LAM抗体和T-SPOT.TB的单独指标检测,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肺结核活动性鉴别中的效能更佳。

  • 标签: 新蝶呤 抗脂阿拉伯甘露糖抗体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活动性肺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应性皮炎瘙痒是一种典型的非组胺相关瘙痒,涉及复杂的神经传导通路。多种细胞因子和神经肽类物质以及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失调也参与瘙痒信号的产生和传递。本综述聚焦近年应性皮炎瘙痒发病机制和治疗的主要研究进展。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瘙痒症 细胞因子类 皮肤屏障 皮肤菌群
  • 简介:摘要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内表型多样,明确不同临床表型及内表型的特征,对协助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应性皮炎不同发病年龄、种族背景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综述其临床表型差异,概述内表型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皮肤表现 临床表型 内表型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本文在概述“尼伯”台风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高低空、自动站、雷达等资料,分析总结“尼伯”对泰顺本地的影响及有有利面。

  • 标签: 尼伯特 特点 要素场。
  • 简介:摘要1例47岁男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因躁狂发作,给予奥氮平10 mg口服、1次/d,碳酸锂缓释片0.3 g口服、1次/d。用药第6天因躁狂症状加重,将碳酸锂加量至0.6 g/d,因血压升高加服贝沙坦氢氯噻嗪(每片含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1片/d。用药第11天将碳酸锂剂量增至0.9 g/d。加用贝沙坦氢氯噻嗪后第13天,患者体温升高(最高为39.0 ℃),诉头痛,并出现双手震颤。实验室检查示锂血药浓度1.58 mmol/L(目标血药浓度:0.80~1.20 mmol/L)。诊断:锂中毒。立即停用所有药物,予补液、降温、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停药第2天,锂血药浓度降至1.14 mmol/L,体温恢复正常,双手震颤程度减轻;停药第8天,锂血药浓度降至0.45 mmol/L,不适症状和异常体征消失。

  • 标签: 碳酸锂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中毒 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