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设计了一个整合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宏观压力测试框架,分析金融资产价格冲击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应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出各种金融资产价格冲击生成的市场风险路径,采用莫顿模型来分析银行的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联系,同时也估计了违约风险和存款外流的关系,通过分析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整合了传染性风险。在以上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用工行、建行、中国银行、农行和交行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测试结果显示:银行体系的系统流动性风险很低,没有银行违约的概率是99.15%,说明整个银行体系是稳定的。实证分析的结果与2008年的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文章构建的压力测试理论框架是有效的。
简介:本文运用Bertrandetal.(2002)模型,验证了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纵的动机和路径。研究发现,具有提高利润含金量动机(也称匹配动机)或跨越经营现金流量零点动机的上市公司在受到行业冲击时,其现金流量反应的灵敏性显著低于其他公司,说明这些公司存在现金流量操纵行为。且当行业冲击为负向时,这些公司现金流量的敏感性下降更多,即操纵幅度更大。具有操纵动机的公司主要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给职工的现金”达到操纵的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嫌疑公司主要利用了“经营性应收”和“经营性应付”项目来操纵“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或“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简介:可比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旨在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和比较不同会计主体信息的异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不同于已有研究,本文把公司报告动机纳入分析框架,考察市场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定价,以评价可比性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成本。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当公司具有报告较高信息含量会计信息的动机时,"实质"可比性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的现金持有市场价值;当公司具有报告较低信息含量会计信息的动机时,"名义"可比性的提高反而会显著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市场价值。在使用公司固定效应方法和工具变量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并排除其他替代性解释后,本文研究发现依然成立。本文结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会计信息可比性带来的经济收益和成本。
简介: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根本风险。压力测试是针对尾部风险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被巴塞尔委员会指定为识别、计量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工具,并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愈发得到重视。首先,参考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流动性覆盖率(LCR)”指标计算方法,以巴塞尔委员会对于标准流动性冲击定义的7个情景作为情景假设基础,基于现金流缺口分析模型构建了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然后,以南京银行为例,以2012年末时点数据为基础模拟未来在可能的压力情景下该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最后,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该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模型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简介:中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禁止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回升的名义转回。本文研究发现:第一,被限制的四项长期资产减值在2003年至2005年问的确被用于多种目的的损益操纵,新准则的这一规定是有事实基础的:第二,除了减值的公允价值回升转回被用于损益操纵以外,名义上基于资产出售等交易事实的减值转出很可能也是操纵性减值转回的隐蔽通道;第三,2006年会计监管环境的强化起到了遏制减值突击转回的作用,甚至使部分多转操纵动机相比往年减弱,说明强化监管环境对遏制会计操纵具有积极意义:第四,2006年部分多减操纵动机较往年有所减弱,说明禁止转回规定已显现出遏制减值操纵的效果。
简介:本文以1997年至200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招股上市的267家公司为样本,对企业股份制改制过程中大股东操纵资产评估的动机和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一)控股股东有动机操纵评估结果,在改制时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比例的股份,实现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股份制改制前大股东完全控股的公司,由于没有制衡股东的约束,控股股东具有更强的动机和能力来操纵评估结果。大股东完全控股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的非正常评估增值率高于其他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二)由于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大股东以较小的资产投入获得了较大的股份,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水准。非正常评估增值率越高的上市公司,其未来会计业绩和回报率业绩均显著差于其他上市公司。本文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在改制过程中存在通过资产评估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