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该肿瘤疾病主要病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HPV是球形DNA病毒的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人体感染后可导致皮肤黏膜出现鳞状上皮增殖,早期多数为良性病变,随着感染程度加深可导致病变恶化为肿瘤,引起宫颈癌。随着HPV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目前临床使用的HPV均为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处于开发和临床试验阶段,尚未正式投入临床使用。由于HPV疫苗种类较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HPV疫苗种类和接种方案是保障接种有效性的关键。因此,为促进HPV疫苗接种策略的研究进展,本文从预防性和治疗性HPV疫苗角度展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品管圈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中的运用成效。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选调优秀护士,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将“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然后收集活动前后老年住院患者的痰培养标本,并对其合格率予以评估。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始后,充分优化了老年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留取流程,并将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提升至 64.58,已达成了此次的活动目标。结论:促使老年住院患者参与品管圈活动,有助于优化痰培养标本的留取质量及流程,提高合格率,进而为老年住院患者接受更加及时、科学的针对性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和临床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生活护理质量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2017年5月(现状把握阶段)和9月(效果确认阶段)共187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护理质量合格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者生活护理质量合格率为72%,开展后为9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全部参与护理人员运用QCC手法、自信心、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奉献精神、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电脑绘制自评总分与活动前相比,均有大幅度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患者生活护理质量的合格率;可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品管圈对于提升神经内科基础护理合格率工作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针对神经内科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PDCA—SDCA”程序,确定护理主题,采取持续的质量改进措施。结果经过为期9个月的“品管圈活动”,神经内科的基础护理合格率由未实施之前的90.3%上升至95.6%,明显高于未实施之前,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升神经内科基础护理质量,提升护士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管理水平,并积极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升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现状,比较和分析针对手术室感染率、消毒合格率、护理质量等方面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验成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份至2023年5月份期间126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便利抽签法进行分组,针对不同组别、不同管理模式,记录各组手术室感染率、消毒合格率、护理质量等相关统计数据,从而判定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突出性优势,统计数据中,该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较高,同时手术室感染率明显降低,占比率4/63(6.34%),且消毒合格率高达60/63(95.23%),组间数据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具有系统化、科学化特点,将其实施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可极大程度提升器械消毒合格率,从而降低手术室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患者就医安全性有保障,且对此护理管理模式评价度较高,故建议临床管理工作中大规模推广、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急诊科护士护理礼仪不合格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5月-7月与2023年10-12月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5月-7月实施PDCA管理前的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10-12月实施PDCA循环后的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根据科室自制查核表进行现场观察、查音画同步监控两种查核方式进行查核。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不合格率由36.1 % 下降到9.6 %,护理人员的文明用语不合格率由 60.54%下降到13.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礼仪不合格情况。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感染、消毒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系统随机化法,将该院2022.1-2023.12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手术室感染、消毒合格率,并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室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得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较好降低手术室的感染发生率,提高消毒合格率,护理质量也得以提升,患者能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统计围绕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感染、消毒合格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文中详情进行阐述。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中收治的138例手术患者做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两组后分别采取基础性常规护理与PDCA循环管理,通过统计学方法中相应的工具进行对比、检验,主要从手术室感染、消毒合格率及护理质量三项指标进行对比, 做好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后计算平均值。结果 观察组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突出性,统计数据中,该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较高,同时手术室感染率明显降低,占比率3(4.34%),且消毒合格率高达67(97.10%),组间数据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具有系统化、科学化特点,将其实施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可极大程度提升器械消毒合格率,从而降低手术室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患者就医安全性有保障,且对此护理管理模式评价度较高,故建议临床管理工作中大规模推广、采纳。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提高消毒合格率、改善护理质量上存在的作用。方法 我院手术室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共有80例患者进行手术,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手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则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在手术室感染、消毒合格率以及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消毒合格率、护理质量方面全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提高消毒合格率、改善护理质量上存在明显积极作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次研究重点分析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全程接种,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血清学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免疫规划管理期间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针对2020年1-12月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100例(参照组)以及2021年1月-2022年1月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100例(研究组)进行相关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及血清学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0(0.00%)、血清内抗-HBs阳性率58(58.00%)、血清抗-HBc阳性率10(10.00%)、全程接种率100(100.00%);参照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3(13.00%)、血清内抗-HBs阳性率33(33.00%)、血清抗-HBc阳性率35(35.00%)、全程接种率89(89.00%),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疫苗)后,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降低,同时血清学相关指标明显改善,提升乙肝全程接种率,对乙肝防控意义重大。
简介: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儿童免疫规划现状,为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法)共抽取新会区3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1—2、3—4、7~8岁3个年龄组儿童,每个年龄组抽取5名调查对象,对每个调查对象家长进行询问并查看接种证(卡)。结果1—2岁年龄组儿童卡介苗接种率为100.00%(150/150),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服苗率为100.00%(150/150),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33%(149/150),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7.33%(146/150),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33%(149/150),乙脑疫苗接种率为95.33%(143/15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9.33%(134/150),“六苗”全程接种率为92.67%(139/150);3~4岁年龄组儿童A群流脑疫苗第1针接种率为92.67%(139/150),第2针接种率为96.67%(145/150),甲肝疫苗接种率为86.67%(130/150),麻疹疫苗复种接种率为90.67%(136/150),百白破疫苗加强接种率为90.67%(136/150),乙脑疫苗加强接种率为98.00%(147/150);7~8岁年龄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服食率为92.00%(138/150),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率为99.33%(149/150),A+C群流脑疫苗第2针接种率为94.00%(141/150)。结论江门市新会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今后仍需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玉林市福绵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卡介苗(BCG)、小儿麻痹糖丸(OPV)、百白破(DPT)、含麻疹成分的疫苗(MCV)、乙肝(HepB)、乙脑(JEV)、流脑(MPV)、甲肝(HepA)的预防接种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居住≥3个月的1-3岁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各215名,进行免疫规划8种疫苗的接种率调查。结果调查的流动儿童建证率99.5%。建卡率100%。8种疫苗BCG、OPV、DPT、MCV、HepB、JEV、MPV、HepA分别为99.5%、98.8%、91.6%、89.7%、97.0%、86.8%、89.3%、89.7%。8种疫苗的合格接种率为85.8%,但流动儿童的合格接种率(85.8%)明显低于常住儿童(95.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除合格接种率外其它疫苗DPT、MCV、JEV、MPV、HepA都比常住儿童低,两者之间差异均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8种疫苗中以超期未种较多。结论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做好常住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应重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对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6名,对比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干预前,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实施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为干预后。对比干预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以及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以及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9月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常规质控管理作为对照组,2023年2月至2023年9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作为观察组,及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22名,对比实施常规质控管理后及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消毒灭菌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抽取500件器械作为调查对象,观察组器械回收、器械清洁消毒、器械包装、器械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物监测、B-D试验合格率分别为99.8%、99.8%,均高于对照组的98.0%、97.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细化质控管理能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