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比疤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以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疤痕子宫分娩产妇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剖宫产的100例非疤痕子宫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原因、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剖宫产原因以社会因素为主(70.0%vs40.0%)。两组手术时间[(63.2±17.8)vs(45.8±12.3)]min、术中出血量[(425.1±310.2)vs(350.9±205.8)]mL、产后出血量[(252.0±198.5)vs(186.1±11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产后出血、盆腹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9.0%、48.0%,与对照组的2.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具有风险高、并发症多等特点,需严格根据剖宫产指征操作。
简介:中图分类号R7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82-01摘要目的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荟萃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非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以期为提高单孔腹腔镜技术操作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查找建库时间起至2015年4月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单孔与非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研究的文献,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共51篇文献55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孔组)2717例,二孔、三孔或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非单孔组)2851例。单位孔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48/2717),非单孔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1%(63/2851),两组比较,Χ2=0.573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的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肠损伤/肠穿孔,胆道损伤/胆汁漏,切口出血/血肿,切口疝,伤口(脂肪)液化,背部疼痛,皮下气肿,切口红斑,伤口炎症等;其中以并发切口感染最常见,而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3%对比2.70%,Χ2=5.5045,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非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相近,提示其安全性相似,其部分并发症尚需要进一步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出生的身体状况差异,对其差异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自然受孕儿65例为自然受孕组,选取2013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试管婴儿65例为试管婴儿组,对比分析两组不同受孕方式出生婴儿的身体状况。结果试管婴儿组男、女平均体重、平均身长与自然受孕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当新生儿孕周一致时,试管婴儿和自然受孕儿,出生时的体重和低体重也无明显差距。通过对比两组1minApgar评分和5minApgar结果显示试管婴儿组男、女平均1minApager、5minApgar评分与自然受孕组男、女平均1minApgar、5min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无论在体重、身长、Apager评分还是胎龄,都近乎相似,在以后婴儿生长过程中的智力、情感以及心理发育和自然受孕儿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超低出生体重儿迟发型败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10-2017.10期间收治的11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历资料,对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对比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迟发型败血症的一般资料差异情况,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生迟发型败血症的原因。结果所选取调查对象中共有18例患儿发生迟发型败血症,占16.36%。在胎龄、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及机械通气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迟发型败血症与未发生迟发型败血症对象对比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上诉情况均是引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迟发型败血症的影响因素。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超低出生体重儿会受胎龄、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及机械通气影响,增加迟发型败血症发生率,临床应针对性给予相关预防措施,减少该类患儿迟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分析对并发症及视力影响。方法 在2021.1-2022.1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经玻璃体切除术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5例。常规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两组分别进行手术前后视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对比,无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实验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实验组(2.85%)低于常规组(17.14%),有差异(P<0.05)。结论 对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分组护理和常规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开展实验活动,探究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之间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群体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研究对象按照每组35人的标准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手段,观察组使用分组护理管理的手段。实验期间随时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指标数据,并且利用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组护理管理可以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果,也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值得推广和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70例呼吸内科感染患者,按照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分别为(1.61±0.62)、(17.13±2.23)ng/L,低于对照组的(1.93±0.44)、(20.43±1.51)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可以有效提升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效果,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应用处方分析,来探讨社区药房中成药与西药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5000张来自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的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分析其中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合理情况。结果 经调查共15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占比15.00%,其中不合理的原因包括:重复用药、剂量叠加的有40张,构成比26.67%;中药注射剂盲目使用的有35张,构成比23.33%;处方不适宜的有50张,构成比33.33%;配伍不合理25张,构成比16.67%。结论 针对性分析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不合理情况存在的原因,以此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促使中成药与西药应用的合理性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