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宁神灵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结合孤养模型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分中药治疗组(高、中、低剂量),对照组,各组15只,于第0、7、14、21、28天观察行为学指标(体重、糖水消耗实验、敞箱得分、大鼠活动延迟时间)。28天取大鼠海马组织,观察CA1、CA2、CA3、CA4区形态学变化及HE染色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Figure)。结果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第7、14、21、28天行为学指标空白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对照组。组内比较行为学指标高、中、低剂量组与时间呈正相关,空白组与对照组与治疗时间无差异。抑郁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偶见散在的胞体固缩,深染或胞质溶解、空泡变性。CA4区可见少量锥体细胞胞体固缩,深染。治疗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体呈椎体形,较大,核大而圆,且与中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宁神灵可能通过作用于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引起相关蛋白及递质的改变,具有抗抑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会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每周1次,每次60min,持续6周。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应付机制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消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消极应付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能有效增强患者的积极应付能力,大大降低消极应付机制。
简介:摘要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国居民死亡和发病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几十年来随着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新的抗血栓药物和再灌注策略的出现,使得很大一部分患者顺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但部分患者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仍有不良心血管事件;至少一些不良事件与PCI之后发生的无复流现象有关。据报道,有高达60%具有最佳的冠状血管再灌注的STEMI患者,仍然会出现无复流(no-reflow,NR),这会显著减弱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导致预后不良。NR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了解。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包括白细胞浸润,血管收缩,炎性通路的活化和细胞水肿。血管损伤和出血也可能在NR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这个现象的各个方面。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质性焦虑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本质展开探索。方法研究小组自2016年5月—8月于本市各个大学校园筛选出共计4617名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群体,最终确定特质性焦虑被实者376名。采用sMRI技术与Resting-statefMRI技术考察分析特质性焦虑个体不确定加工相关的大脑结构形态学特点与自发神经活动水平;结果特质性焦虑男性被实者焦虑平均分数为(40.74±6.17)分低于女性被实者(48.13±7.62)分(t=2.247,P=0.018);特质性焦虑分数与大脑右侧枕中回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大脑双侧额上回、右侧辅助性运动区的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正相关性明显,大脑左侧小脑与丘脑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负相关性明显(P<0.05)。结论特质性焦虑个体进一步产生可能与大脑右侧枕中灰质皮层体积下降有关,特质性焦虑个体对关系信息的过度敏感及情绪情感信息及其感觉信息整合加工失调、紊乱是导致特质性焦虑个体异于正常控组个体大脑自发活动基线水平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香苦苷调节小鼠介导胰岛素信号传导的机制。方法C57BL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STZ糖尿病组(B组)和糖尿病丁香苦苷治疗组(C组),1个月后观察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PI3K、IRS-1、InsR的表达水平。结果B组和C组血糖水平都高于A组(P<0.01),C组血糖水平低于B组(P<0.01);各组间血胰岛素水平差别无显著性(P>0.05);B组肾组织PI3K、IRS-1、InsR的表达水平较A组和C组较低(P<0.05)。结论丁香苦苷可使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降低,其机制与使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PI3K、IRS-1、InsR水平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信号转导改善可能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5例颅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低钠血症分为低钠血症组(n=60)与对照组(n=55),观察对比两组术后3d、7d时血清ANP(心房钠尿肽)、BNP(脑钠尿肽)、ADH(抗利尿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术后3d、7d时血钠、尿钠、血渗透压、尿渗透压、中心静脉压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低钠血症组术后3d、7d血清ANP、BNP、A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对照组术后7d血清ANP、BNP水平与术后3d血清ANP、BNP水平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术后3d、7d血钠较对照组均降低,尿钠、尿渗透压较对照组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术后3d、7d血渗透压、中心静脉压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对照组术后7d血钠、尿钠、尿渗透压均较术后3d升高,中心静脉压较术后3d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渗透压较术后3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常出现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多为血清ANP、BNP水平异常的CSWS(脑性盐耗综合征)及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通过早期及时诊断、钠出入平衡治疗、去除诱因、对症治疗等,多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分析其发病机制。方法采取多维度心理测试检查量表分别评估34例健康对照组与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34例单侧额前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伤后2个月的神经认知功能。结果伤患组2个月各项神经认知评分与整体认知水平均落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患组血清胆碱酯酶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伤患组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水平、治疗方法等与患者伤后2个月的整体认知功能情况具有密切联系,其中受教育程度与认知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主要有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递质Ach。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设为实验对象,随机将8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应用丁苯酞治疗,经过8周治疗后,评估2组MMSE、ADL、CDR量表评分,对血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MMSE、ADL、CDR等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应用效果较好,作用机制和抗氧化损伤可能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白芍总苷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探讨白芍总苷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研究组给予白芍总苷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分别在开始治疗前以及治疗开始后的第1、13周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等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3周后的临床症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13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研究组的肠胃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13周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相近,但是前者的胃肠道外不良反应较少;白芍总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薯蓣皂苷(Dioscin,Dio)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MTT和集落克隆实验分析Dio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io干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Dio干预后细胞凋亡执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io呈剂量依赖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的生长,IC50剂量干预细胞显著减少克隆数;IC50剂量的Dio干预24h,SW620和RKO细胞凋亡率分别由8.3%±4.2%、10.7%±6.4%上升至62.6%±6.3%和53.2%±7.5%,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显著上调。结论Dio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效应,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