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父母本身具有的不良习惯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将2015年6月19日—2017年7月11日间接受问卷调查的1469名父母以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本身具有的不良习惯进行调查分析,取平均值后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957例父母并无不良习惯,512例父母存在不良习惯。在拥有良好习惯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本身的心理素质较高。与拥有良好习惯家庭相比较,父母不良习惯会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且儿童心理问题也相对比较突出。结论父母本身的不良习惯会对儿女造成一定的影响,父母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自觉改正不良习惯,减少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 标签: 父母 心理健康 影响 不良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选择本地区福利院孤残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期间接受专业小组的护理控制模式护理,儿童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评分分别为4.82±1.49分、2.44±1.45分、2.84±2.00分、4.03±1.09分、4.75±1.02分、3.68±1.64分、4.14±1.33分、4.02±1.54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比较多,护理干预的应用能促进儿童消除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从而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 标签: 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问题 护理干预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进城务工、异地上班的家庭数量逐年增加。这些家庭中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大家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家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影响作用,而基于进程务工、异地工作的家庭中,家庭关系状况直接关系到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与否。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论述家庭关系的内涵、探究流动儿童心理问题与家庭关系的联系、适合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关系的构建等方面,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 标签: 家庭关系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考察农村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为提高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提高依据。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亲社会倾向量表对90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亲社会倾向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和年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与亲社会倾向呈正相关。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中的同理心这一维度对亲社会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自我意识、问题解决等对亲社会倾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增强有助于亲社会倾向的提高。

  • 标签: 流动儿童 心理弹性 亲社会倾向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体检中应用心理护理学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在我院儿童保健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22例儿童,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儿童体检过程中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体检准确率、家长满意率、儿童配合率和体检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的体检准确率、家长满意率、儿童配合率分别为96.72%、98.36%、96.72%和78.69%、77.05%、67.21%,观察组儿童的体检准确率、家长满意率、儿童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的体检时间分别为(53.32±5.29)min和(86.21±10.28)min,观察组儿童的体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儿童保健体检中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儿童的体检准确率、家长满意率、儿童配合率,缩短体检时间。

  • 标签: 儿童保健体检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疗在儿童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儿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辅助治疗,评价两组并发症发病概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概率为27.27%,对照组概率52.5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糖尿病 心理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通过调查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在家的孩子带来巨大的冲击,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内心情感和个性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如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设想。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发展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护理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60例孤残儿童,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比较PEP评分、ABC评分。结果与对照组PEP评分比较,研究组较高,优势突出,P<0.05;与对照组ABC评分比较,研究组较低,优势突出,P<0.05。结论福利院孤残儿童予以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孤独感,提高行为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静脉输液学龄前儿童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24%,依从性好的有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和61.90%,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鼓励性心理康复疗法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6例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鼓励性心理康复疗法。观察和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发育商(DQ)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患儿,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恢复正常状态的例数有26例,所占比例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鼓励性心理康复疗法的效果是显著的,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语言和社会活动能力,促进患儿的身体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鼓励性心理康复疗法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让儿保医生对儿童心理问题有更多了解和关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儿保科因心理卫生问题就诊的儿童1000例,回顾性分析儿童就诊原因。结果①就诊儿童包括男童664例,女童336例,年龄集中在6~12岁,其中父母一方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675例。②不同年龄段儿童就诊原因不同小于6岁组的儿童就诊原因以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健康咨询为主;6~12岁组的儿童则以精神发育迟滞、多动障碍、健康咨询、学习困难为主;大于12岁组的儿童就诊原因以行为问题及学习困难为主。结论做到全面了解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必须提高家长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认知能力。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 标签: 儿保门诊 儿童 心理卫生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择思达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1年11月至2016年3月我院儿童青少年门诊收治的89例儿童多动症患儿,按治疗方式分组两组。单用组30例,给予择思达治疗;联合组59例,实施择思达治疗+心理治疗,其中24例结合家庭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回访结果及治疗前后多动指数(CIH)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好转率(88.14%)较单用组(66.67%)增高,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后CIH评分较单用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1年后回访结果显示,单用组、联合组反复情绪障碍分别为12、7例。结论给予儿童多动症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择思达治疗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多动症 心理治疗 择思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参考。方法选取240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结构方程建模将以上患者分为健康组与问题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无任何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健康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出现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问题组。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结果研究发现问题组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评分中六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儿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有问题的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 标签: 家庭生态系统 影响 体格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大量的留守儿童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生长环境较为特殊,缺乏家长的教育,存在着自我怀疑和人际交往困难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能够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更加充分的掌握社会生活技能,遵循社会规范发展。通过大量研究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到某些行为,但是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如何能够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十分关键,有助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本文就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社会适应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适当的提出改善建议。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社会适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个人情绪、人际关系、家庭、学校四方面分析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 标签: 河南 留守儿童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立哌唑与心理治疗对儿童少年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儿童少年抽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2日—2017年12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取阿立哌唑医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其YGTSS评分更低,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心理联合治疗对改善儿童少年抽动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阿立哌唑 心理治疗 儿童少年抽动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隔代家庭”是指由3代以上组成,但中间有断代的家庭,即由祖辈和孙辈组成的家庭。关于中间“断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间一代长期外出经商、务工、求学或死亡。本文所关注的隔代家庭特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后其父辈与其子辈所组成的“祖孙”家庭。本研究通过对3位留守儿童的访谈和分析,来探讨祖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关注教师和同伴群体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发展 个案 父母教养方式 农村青壮年 家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11岁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PNE儿童98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Achenbach行为量表评分(CBCL)并分析影响PNE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1)。观察组男童在抑郁症、社交退缩、攻击性、强迫症、交往不良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童抑郁症、社交退缩、攻击性、体诉、残忍、性问题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年龄大、父母关系差、由老人或保姆抚养均为遗尿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父母文化程度高则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6~11岁PNE儿童存在抑郁及社交不良等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关系、年龄等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相关因素采取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等措施,加强心理干预治疗。

  • 标签: 原发性遗尿症 心理行为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