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乳突—副突”定位穿刺法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骨折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6-2023.6我院收治的18例采取“乳突—副突”定位穿刺法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患者,与2021.6-2022.5我院收治的16例采取常规透视下穿刺法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患者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出血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乳突—副突”定位穿刺法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患者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出血量无明显差别。结论 采用“乳突—副突”定位穿刺法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骨折时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方面有明显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将25G腰硬联合管内针用于腰麻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节育手术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二组(n=200),A组常规腰麻穿刺包腰麻;B组直接用25G管内针进行腰麻。观察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包括头痛、腰腿痛或下肢感觉异常等)。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比较满意(P>0.05),两组的麻醉穿刺时间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头痛及腰痛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1),下肢感觉异常二组相仿(P>0.05)。结论25G腰硬联合管内针直接穿刺,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相对简便,腰、头痛及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源性膝关节疼痛进行腰膝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的开展主要围绕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患者开展临床观察研究,选取其中的44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联合组。对前者采用小针刀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专项治疗,对后者按照腰膝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与普通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疼痛减轻的程度远远高于前者(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发现仅仅对膝关节进行治疗难以针对性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不适症状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通过对患者进行腰膝联合治疗能够明显的减轻膝关节的肿痛等不良症状,改善病情[1]。
简介:摘要目的在产妇剖宫产中应用横式切口,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5年四年间收治入院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产妇设置为观察组,术中采用横式切口,另一组产妇术中采用纵式切口与观察组形成对照.对比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美观性满意度上的区别.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各项相关指标上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产中采用横式切口,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美观性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剖宫产;横式切口;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13-01
简介:目的探讨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9例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21~63岁,平均32.4岁,术前常规摄髋关节前后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并在髋臼模型上标出骨折线的走向。采用Kocher—Lan—genbeck切口显露后柱及后壁,先复位横形骨折部份,用螺丝钉和钢丝固定,再复位后壁骨折块,用重建钢板固定。术后功能锻炼。结果本组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8个月,平均25月。按Matta标准,在3个Judt位x线上骨折解剖复位者7例,满意复位者2例,不满意复位者0例。术后疗效评价按美国矫形外科学会制定的标准,本组优5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螺丝钉纲丝维持和稳定已复位的横形骨折块位置,以便用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术前好的影像学资料和充分的准备对手术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腰椎关节突人工关节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具国人尸体腰椎标本,测量椎体和椎间盘高度;研制假体装置ZJS,并应用于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并失稳患者,重建腰椎稳定性,不做椎骨间植骨融合,观察其腰腿疼症状的缓解程度、X光片测量腰椎活动度和椎间盘高度,评价其初步的临床疗效。结果国人腰椎椎体后缘高度(23.43±3.10)mm~(34.45±3.28)mm,椎间盘后缘高度(5.38±1.36)mm~(7.96±2.05)mm。3例患者随访11~16个月,症状明显缓解,满意程度高。术后X片显示手术椎节活动度:前屈后伸3°,左右侧屈3.5°;手术节段椎间盘后缘间隙高度能维持于中立位状态3.5~4.5mm,在脊柱后伸活动时该高度亦无明显降低。结论国人腰段脊柱具备置入ZJS的条件;近期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并失稳患者经后路椎管减压,置入ZJS既能重建腰椎稳定性,保持手术节段的椎间孔高度,又能保留手术椎节的部分活动功能,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非融合手术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尺骨冠状突的解剖形态,测量其解剖数据,主要是为尺骨冠状突I、II型骨折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成年患者(16岁以上)正常肘关节CT资料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0.66,进行三维重建,在模型上分别测量冠状突高度(H)、尺骨近端在冠状突处的厚度(L)、冠状突近似弧形部分的半径(R),弧形对应的角度(α),冠状突高度25%处冠状突宽度(X)、50%处的冠状突宽度(Y)、冠状突基底部长度Q,冠状突近端到冠状突最高点的距离P,冠状突最高点与冠状突最近端连线和冠状突基地夹角β。以及冠状突基底部宽度即冠状突最外侧点到最内侧点的距离M。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突高度、尺骨近端在冠状突处厚度、冠状突近似弧形部分的半径、弧形部分对应角度、冠状突高度25%处冠状突宽度及50%处的冠状突宽度分别为,男性H=18.80±2.16mm,L=35.44±3.54mmR=12.88±1.46mmα=141.51±13.44°X=17.17±1.96mmY=20.80±1.75mmβ=29.96±4.24°Q=39.74±4.92mmP=35.10±5.21mmM=25.98±4.51mm,女性H=17.27±2.42mmL=32.44±3.80mmR=11.64±1.42mmα=139.40±12.53°X=13.60±2.36mmY=17.06±2.03mm)β=30.95±4.41°Q=35.05±4.88mmP=30.24±4.27mmM=21.62±2.12mm。结论本研究可以为尺骨冠状突I、II型骨折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特别是应用袢钢板技术时,钢板的设计提供解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