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脑外伤导致癫痫危险因素的多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综合临床资料,分析脑外伤导致癫痫的危险因素。结果开放性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42.9%,闭合性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14.3%,开放性组明显高于闭合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单纯硬膜下血肿、单纯硬膜外血肿以及凹陷性骨折患者的癫痫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见颅内明显异常者,对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7.7%,中度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21.1%,重度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30.0%,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对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继发颅内感染,其中3例在感染后出现癫痫,此前未见癫痫发作;1例颅内感染前后均有癫痫,且感染后癫痫症状加重。结论脑外伤导致癫痫的危险因素有很多,癫痫发生率与脑外伤类型、部位、严重程度以及继发颅内感染等均有一定的关系,临床治疗时应积极消除危险因素,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癫痫 危险因素的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市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在某市体检机构进行健康体检者1053名,其中135例HUA体检者作为研究组,其他91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尿酸(SUA)水平与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臀围、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素、肌酐的相关性。结果HUA研究组S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P<0.01)。研究组中SBP、DBP、LDL、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WHR、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体重、BMI、腰围、臀围、FPG、TC、HDL、尿素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UA水平与体重、BMI、SBP、DBP、腰围、臀围、WHR、TC、TG、LDL、尿素、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HDL呈负相关(P<0.01),与FPG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DL是HUA的保护因素,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压、TC、TG、LDL、肾功能不全成为HUA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实际护理康复效果,为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护理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水平、疾病复发率、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根据研究发现,年龄、跌倒、皮质激素、低钙饮食以及脆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且两组患者在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模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老年跌倒情况发生,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操作手术前阴道后穹窿放置后软化宫颈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行绝经期取环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患者进行纳入宫腔手术前软化宫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以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术中软化宫颈的作用,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普通护理,分析两组差异。结果经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的对象在实施上取环以及人流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在经阴道使用米索前列醇后均能够在1h左右宫颈软化和部分软化,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操作手术前阴道后穹窿放置后软化宫颈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宫腔操作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配合过程中四手操作技术对前牙美学树脂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进行前牙美学树脂修复的患者共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按照患者就诊顺序排序(1-48),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4)和护理组(n=24),两组患者均进行前牙美学树脂修复,对照组患者由医生独立操作完成,护理组患者由医生和配台护士四手操作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护理组修复半年后总成功率为91.67%,成功率为58.34%,相比对照组分别高出12.50%和33.34%,差异明显(p<0.05);护理组修复半年后出现边缘着色,松动/脱落,继发龋,牙髓炎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20.83%,p<0.05。结论对进行前牙美学树脂修复的患者,通过应用四手操作技术进行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提高修复成功率,且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更高,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高椅位周转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四手操作 前牙美学树脂 修复成功率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医院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质量水平,是医院经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文章分析了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中常见的两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 标签: 科研经费 医院 经费管理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药师对尘肺患者进行宣教的工作模式,以抗菌药物、中成药、抗结核药物、吸入剂合理使用四个方面为切入,辅以心理疏导,宣传健康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尘肺患者进行宣教,督促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对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延长住院间隔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尘肺患者 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共1445例,进行分析、统计,探讨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1445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为595例,发生率为41.17%,其中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人数181例、鼻饲胃管感染人数为164例、使用呼吸机感染人数为116例、气管插管118例、气管切开16例。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预防性抗菌药物、鼻饲胃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合并糖尿病、伴吞咽困难和鼻饲胃管是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独立风险因素。

  • 标签: 危险因素 脑卒中 获得性肺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各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渐暴露,人们在医疗方面暴露的问题也更加明显,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检验科 免疫实验室 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产后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次、宫高、前置胎盘、产前PLT、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方式、胎盘粘连或植入等7项独立危险因素情况,并评价产后出血高危评分表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产妇在上述7项危险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的总分≥6或者产前评分≥4的产妇应进行产后出血重点监护;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对于预测产后出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围术期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7年 9月 -2018年 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的 70例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以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围术期期间 2组分别给予常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 2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疼痛等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危险因素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对策。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心血管内科患者中选择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对应的处理对策。结果调查发现并发症、实施有创治疗、住院时间、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感染危险因素。168例患者中共有15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几率为8.9%。结论为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感染率,积极调查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十分重要。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常见感染危险因素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病变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伴随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范围内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数量出现了明显增多。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如果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处理,病情会出现明显进展,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死亡,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当中,临界病变斑块对患者病情进展有重要影响,临床应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者介入治疗的方法等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临界病变斑块 进展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至我院就医的MMP患儿136例,分为研究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研究组为RMPP患儿,对照组为普通型MPP(GMPP)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RMPP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ICU入住、吸氧、发热、寒战、胸闷、肺外并发症、咳嗽、呼吸音减弱、胸膜增厚、右肺病变、胸腔积液、大叶性肺不张例数均较对照组多,PA较对照组低,IL-10、IL-6、CRP、CK-MB、IFN-γ、LDH、Ig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IFN-γ、LDH、IL-10、IL-6及CRP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MPP患者的临床表现较GMPP患者更为严重,主要危险因素有IFN-γ、LDH、IL-10、IL-6及CRP,其升高对RMPP具有较明确的诊断价值。

  • 标签: RMPP 临床特点 分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300例进行研究,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所选患者均进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其中168例患者未并发心脑血管疾病,132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选取同时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120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持续性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五聚素3水平高于对照组,持续性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后五聚素3水平高于透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有吸烟史、血液透析的时间、心肌肌钙蛋白T、五聚素3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维持性 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6日~2018年3月29日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8例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危险因素与发生时间。结果因冠心病而导致的心源性猝死27例,所占比25.00%;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18例,所占比16.67%,除此之外还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肥厚性心脏病、肺心病、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入院治疗2~3周内夜间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时间,大部分患者于发病后1h内死亡。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各种基础疾病而诱发心源性猝死,临床应全面分析、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史,尤其要加强对冠心病、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心源性猝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燥红质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选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变应原点刺液27种进行试验,阳性对照用组胺,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120例燥红质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布按照变应原皮肤刺试验步骤操作,读取试验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其中1种变应原引起过敏者42例,占35%,2种及以上78例,占65%。其中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以对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9例(65.83%)和78例(65%)。结论燥红质患者多数有2种及以上变应原引起,其中螨类是本地燥红质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的变应原。

  • 标签: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性鼻炎 燥红质
  • 简介:在本校2005、2006、2007年级检验本科班学生临床生化检验教学中,以试剂研发为新的切入,教学中强调试剂研发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研发意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建立了试剂研发的意识,初步具备试剂研发的能力。教学中以试剂研发为新切入,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打下坚实基础,提高了临床生化检验教学质量。

  • 标签: 试剂 研发 科研素质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的病患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对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展开探讨分析。结果药师可根据患者及临床的实际状态与需求来决定抗菌药指征使用的必要性、抗感染治疗策略制定的必要性、重点关注病原学检测与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监测、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作为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结论患者通过在临床药师介入参与抗感染治疗后,接受临床药师针对性的用药监护策略,可有效避免患者在用药方面上的错误,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药学监护切入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电针与刺放血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康复组与研究组,康复组患者接受临床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电针与刺放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实际疗效明显好于康复组,且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得到明显缓解,两组患者数据分析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脑卒中之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其电针与刺放血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点刺放血 吞咽障碍 电针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