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执行力文化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对象为我科24名优秀护理人员,在实施前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评分,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于2021年1月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执行力文化,为期3个月,于2021年4月再次对这24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评分和综合检查,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比实施前后的结果,并分析执行力文化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执行力文化后,24名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考核成绩平均得分均比实施前24名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更优异;患者对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更高;实施前后对比(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执行力文化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护士核心胜任力培养方法。方法 以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护士2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1月,详细统计所有护士的一般资料,使用《岗位胜任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核心胜任力现状,并总结培训方法。结果 20例护士中,岗位胜任现状总分为(68.84±12.65)。 实施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训法后护士的岗位胜任评分是(87.12±9.87),与实施前比较,差异P
简介:【摘要】 目的 :剖析助产士实施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产程和应激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娩的产妇100例,任意分成2组。2组都有助产士陪伴分娩,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沟通方式和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强化沟通模式进行干预。随后对比不同沟通模式下2组产妇分娩应激反应的表现及产程方面的区别。结果: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以及VAS评分明显较干预组高,(P均<0.05)。干预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长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可显著缓解产妇的应激状态,缩短产程,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受压导致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困难的临床表现,并分析其处理策略。方法:通过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109例上腔静脉受压导致PICC置管困难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常见的临床表现,结合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统计发现上腔静脉受压导致PICC置管困难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导管送入困难81.65%、回血困难66.97%、心悸胸闷56.88%、恶心46.79%、置管侧肢体水肿或静脉扩张38.53%、胸部不适或疼痛30.28%、导管异位16.51%。结论:上腔静脉受压会导致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多种困难,严重影响置管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通过分析和总结这些临床表现,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理策略,提高置管效率,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
简介:摘要:Chiari 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CM)也称小脑扁桃体下疝,是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枕大孔,压迫延髓、第四脑室的后脑先天性畸形[1]。临床常见症状为头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呕吐、眼底水肿,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脊柱侧弯、听力障碍等特殊表现[2]。我院于2019年3月收治一例以呼吸暂停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Chiari畸形患者,进行后颅凹减压、枕颈融合手术治疗,通过专业全面的术后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全日制本科护生基于岗位胜任力培训的现状调查并分析,为优化本科护生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高本科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岗位胜任力。方法:采用“全日制护理本科生岗位胜任力自评表”,对某三甲医院骨科已完成2个月实习的共59名全日制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9份。结果:全日制本科护生完成某三甲医院骨科2个月实习后,针对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心理特质等方面进行自评,结果示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评分低于其他能力评分。结论:为提高全日制本科护生的岗位胜任力,需带教老师结合本科护生自身实际,采用多方法混合培养模式,引用“互联网+”线上教学系统等方法,着重培养本科护生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产力异常分娩产妇)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一组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组,n=30),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中产妇总产程时间指标(7.69±2.48)h低于对照组(10.22±3.04)h,(p<0.05);观察组中产妇第二产程滞产率、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力异常分娩产妇,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其产程时间,降低第二产程滞产率、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提升分娩质量,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其中非营养性吸吮组28例,在管饲喂养期间,喂养前、喂养后各给予安慰奶嘴吸吮5min,7~8次/d;口腔刺激组29例,在管饲喂养前15min进行12min的口腔刺激,1次/d;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组33例,在管饲喂养之前15min进行12min的口腔刺激和3min的非营养性吸吮,1次/d;对照组32例,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护理常规。记录4组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并对4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进行测定。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之间喂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早产儿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4组早产儿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增加喂养效率,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有助于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对治疗中风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入住我科的中风伴肌力减弱的患者 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方法;实验组 40例,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穴位贴敷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简式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 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 穴位贴对中风患者肢体的肌力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