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ovarianinsufficiency,POI)主要表现为患者40岁前原发性闭经或停经达4个月,至少2次血清FSH水平大于25IU/L(间隔至少4周),雌激素水平低下[1]。POI病理过程可分为隐匿期、生化异常期和卵巢功能衰竭期(POF)3个阶段。患者多表现为骨质疏松、潮热盗汗等低雌激素症状,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患病风险增加。POI发病原因包括化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肿瘤和射线等,这些病因导致始基卵泡生成减少,卵泡过度激活、闭锁或凋亡增多等异常表现,显著影响卵巢寿命,甚至妨碍女性正常排卵而导致不孕。
简介:目的评价运动训练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MEDLINE、EMbase、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7年2月5日)关于运动训练对老年DPN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由2名研究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373例老年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训练可延长老年DPN患者的睁眼/闭眼单足站立时间[WMD=3.8,95%CI(2.38-5.22),P〈0.00001;WMD=1.66,95%CI(0.86-2.46),〈0.0001],增加Berg平衡功能量表得分[WMD=1.34,95%CI(0.93-1.75),P〈0.00001],缩短计时起立-步行测试时间[WMD=-1.37、95%CI(-1.69--1.05),P〈0.00001].结论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DPN患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临床上应注重对老年DPN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从而改善其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简介: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防治药物.方法选择的80例(155只眼)老年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以糖尿病饮食治疗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g/次,3次/d.两组均治疗6m.通过检测视力和眼底变化来观察临床效果;通过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小板电泳率(PER),观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组的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治疗6m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AR、GMP-140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ER均比试验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其黏附于血管内皮的过程,抑制视网膜病变微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的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价血液净化(bloodpurification)救治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vsftmetionsyndrome.MODS)伴肾功能衰竭(renalfailure.RF)中的作用,以及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回顾了51例老年MODS伴R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三组:其巾两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高蛋白组(蛋白质摄入2-2.5g·kg^-1·d^-1),正常蛋白组(蛋白质摄入1~1.2g·kg^-1·d^-1),另一组为非血液净化组(蛋白质摄入0+8g·kg^-1·d^-1)。比较各组的3个月生存率和生化参数。结果几乎所有的患者治疗前都存在低白蛋白血症。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高蛋白组41.7%、正常蛋白组20.7%、非血液净化组O、0%,各组相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血液净化的两组对氮质血症的控制相对较好,而非血液净化组则控制不良。结论床边血液净化,特别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是MODS的基础治疗,同时应重视加强营养支持,尤其要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以达到正氮平衡,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生存时间。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测定在收缩功能正常心衰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符合(E/A比值〈1,pro-BNP〉220pg/mL)心衰患者100例,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sST2、pro-BNP、超敏TN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随着纽约心脏病学协会标准(NYHA)分级增加,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逐渐升高.NYHA分级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正相关;(3)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VDD)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正相关,E/A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负相关;(4)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共同参与了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心衰尤其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09例明确诊断“H型”高血压患者,记录一般资料、血清Hcy、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Hcy水平组之间GLU、HbA1c、Cr、Ccr、BUN、HDL—C、LDL—C相比,组间存在差异(P〈0.05)。不同Hcy水平组之间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既往脑卒中、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体质指数(BMI)、TG、T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脂、血糖和肾功能方面,“H型”高血压患者Hcy水平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存在相关性。
简介:目的检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脑诱发电位变化,探索其发展为痴呆的脑诱发电位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对象为患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NC组)两组.结果23例MCI和29例NC完成了基线脑诱发电位检查.与NC组相比,MCI组的听觉脑干反应波V绝对波幅和P300的P3靶波幅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听觉脑干反应波V绝对波幅和P300的P3靶波幅的判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判别总正确率为75%,但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脑诱发电位指标对MCI是否发展为痴呆有显著性预测作用.结论脑诱发电位检测有助于了解MCI的脑电生理变化,听觉脑干反应波V绝对波幅和P300的P3靶波幅的降低对MCI具有诊断价值.本研究未证实4种检测的脑诱发电位指标对预测MCI发展为痴呆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舒张功能参数E/e’的相关性,以期评价血清hs-cTnT与BNP预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年龄≥55岁的124例患者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参数,包括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e’。E/e’>15作为评价LVDD的标准。电化学法检测周中透析前血清hs-cTnT和BNP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hs-cTnT和BNP与超声心动图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hs-cTnT和BNP与LVDD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hs-cTnT和BNP用于预测LVD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24例患者,LVDD组(E/e’>15)54例(43.5%),非LVDD组(E/e’≤15)70例(56.5%)。LVDD组血清hs-cTnT和BNP水平高于非LVDD组(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TnT(r=0.756,P<0.001)及BNP(r=0.638,P<0.001)与E/e’正相关;而与LVEF无关(hs-cTnT:r=-0.048,P=0.459;BNP:r=-0.073,P=0.39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TnT和BNP均与LVDD独立相关,校正透析龄、血压、合并症及LVMI等因素后,hs-cTnT每升高1lnpg/mL,LVDD风险增加5.5倍(P<0.001),BNP每升高1lnpg/mL,LVDD风险增加2.1倍(P<0.001);血清hs-cTnT预测LVD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最佳临界值为47.4pg/mL(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76.7%),血清BNP预测LVD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最佳临界值为392pg/mL(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62.4%)。结论血清hs-cTnT和BNP均与MHD患者LVDD独立相关;且血清hs-cTnT对MHD患者LVDD的预测价值优于血清BNP。
简介: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将113例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两组:57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实验组)和56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取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Hcy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cy是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cy可能是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D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A组口服低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和安慰剂,每日各1次),B组口服高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每日2次),C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肺功能参数和生活质量指数(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B组治疗后FEV1、FEV1%pred和FVC较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GR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和C组治疗后FEV1、FEV1%pred、FV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SGR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FEV1、FEV1%pred数值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而SGRQ评分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长期每日口服1200mg的N-乙酰半胱氨酸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口服600mg的N-乙酰半胱氨酸未观察到同样的作用。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自主神经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40例,年龄65-79岁,平均(72.3±4.1)岁.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2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20),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n=20).分别记录入室后麻醉前(T1)、麻醉诱导插管后(T2)、气腹压力稳定后(T3)和气腹结束缝合皮肤时(T4)4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rate,HR),采集相应时间点的心率变异性相关数据低频功率(lowfrequencypower,LF)、高频功率(highfrequencypower,HF)、总功率(totalspectralpower,TP),测定血糖(glucose,GLU)和皮质醇(cortisol,COR),观察记录患者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T2-T4时MAP、HR较T1时下降,术前FBG、T1-T4时GLU、术中窦缓和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对照组GLU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观察组GLU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2组患者COR、LF、HF和TP在T2、T3及T4时均较T1时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的自主神经活性在麻醉状态时受抑制,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更易发生血流动力学和糖代谢紊乱,合理的麻醉管理可以较好地控制气管插管及手术创伤应激对患者的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靶剂量(心率达到60次/分或者较起始心率下降20次/分以上)琥珀酸倍他乐克缓释片对老年心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43例老年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心衰合并COPD患者,给予小剂量琥珀酸倍他乐克缓释片起始治疗,根据心率和症状体征,逐步增加剂量直到靶剂量,并持续观察6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T)、血压及肺功能(FEV1、FEV1/预测值%、FVC、FEV1/FVC(%))变化情况。结果老年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心衰合并COPD患者应用靶剂量琥珀酸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分级(1/2/3级)治疗前分别为(0/8/32)例,治疗后分别为(10/22/8)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6-MT从(246.18±70.96)m提高到(282.83±71.23)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LVEF值、COPD分级及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靶剂量琥珀酸倍他乐克缓释片对改善老年心衰合并COPD患者心衰症状是有效的;维持靶剂量琥珀酸倍他乐克缓释片不会加重老年心衰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的减退。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78例AP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2组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GSES评分)、遵医行为依从性及AP复发率.结果(1)自我效能感:干预前2组GSE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巧及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3)遵医行为依从性: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遵医行为依从性89.74%(35/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P<0.05),(4)生活质量:干预前2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4.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复发率: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56%(1/39)与对照组12.82%(5/3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AP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利于提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