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井陉县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结果显示,前壁缺血25例,病变率:LAD>LCX>LMCA、RCA;心电图结果显示,下壁缺血19例,病变率:RCA>LAD>LCX>LMCA;心电图结果显示,侧壁缺血22例,病变率:LCX>LAD>RCA>LMCA;心电图结果显示,心肌广泛缺血24例,病变率:LMCA>LAD>LCX>R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中实施经伤椎和跨伤椎脊柱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为手术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 年8 月至2020年8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n=49)采用经伤椎脊柱固定术,B组采用跨伤椎脊柱固定术,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疼痛程度和脊柱功能作为评价指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随访,观察Cobb角与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JOA、VAS评分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Cobb,s较和脊柱压缩率均明显低于B组,P
简介: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佐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依那普利10mg/d,阿司匹林0.1g/d,洛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1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周比索洛尔,起始量1.25mg/d,每周调整1次剂量,至5~10mg/d,行程为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纽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轻。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佐治UA,只要掌握好比索洛尔的适应证,并根据病情调整比索洛尔的剂量,可取得好的疗效,且较安全。
简介:目的探究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领域使用冠心舒通胶囊的应用价值,并充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确切的评价。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抽选160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按照一定的分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两个组,一组实验组,其中包含85位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共有75位患者。两组患者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接受的护理方案不同,对照组的病人只能享受到医院提供的常规治疗服务,而实验组的患者不仅会接受常规治疗,并且会在此基础上叮嘱病人按时服用冠心舒通胶囊,病人需要按照一次一粒,每天三次的服用方式进行使用。结果从治疗的有效程度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实验组总体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对比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可以将此次比较结果作为结论得出的依据。除了这方面比较之外,我们本篇文章中还统计了两组患者各自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小一些。结论在患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冠心舒通胶囊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治疗质量,对规避治疗风险、降低病人不适反应出现的可能性等作用,促使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外固定架(未使用克氏针固定),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DASH评分和Gartland-Werley评分都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优13例,占65.0%,良5例,占25.0%,差2例,占10.0%,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10例,占50.0%,良3例,占15.0%,差7例,占35.0%,优良率为65.0%。两组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27,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名患者发生移位,中移率为5.0%,对照组有5名患者发生移位现象,中移率为25.0%,两组中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523,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关节功能。
简介: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镇痛、卧床休息、吸氧、钙离子拮抗剂、抗心律失常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氯吡格雷,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8.0%,观察组为2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收治的 136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各 68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2.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发作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发作时间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心脏性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362例uA患者,按照危险性分层标准分为低危组(n=175)、中危组(n=103)、高危组(n=84),常规应用抗血小板、抗凝、硝酸酯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并积极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心脏性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2例UA患者18.2%发生心脏性事件,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发生率分别为8.0%、24.3%与32.1%,高危组、中危组分别与低危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高危组与中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A危险性分层越高,心脏性事件危险性越大。而且在中高危层显著增加,临床上可将中危、高危合在一起进行判定,更易于掌握与运用。
简介:罗新民、郭鲜贞观察了补宗益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补宗益心汤,药物组成:人参l0g(或党参l5g),麦冬10g,桂枝10g,白芍l0g,薤白10g,白术10g,川芎10g,黄芪l5g,茯苓l5g,苏梗l2g,苏木12g,法半夏12g,水蛭粉(冲服)3g,炙甘草10~l5g。用法:日l剂水煎服。对照组用单硝酸异山梨脂片,每次20mg;潘生丁片,每次100mg;心达康片,每次l5mg,均日3次口服。治疗期间,除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或感染疾病患者予以对症降压、降糖、抗感染治疗外,其余患者均不使用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物。两组治疗均以2周为l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本组l00例患者中,痊愈45例,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痊愈14例,显效ll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本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本组心电图疗效痊愈45例,显效36例,有效l2例,无效7例,痊愈率45%;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3例,痊愈率35%。本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证实:补宗益心汤在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