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研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之间。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包括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用药类型、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研究具体的预防方法。结果发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年龄段为70岁以上患者,其次为61~70岁患者;芬太尼和哌替啶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两种药物;出现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不良反应是便秘。结论阿片类镇痛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即为便秘,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在临床应用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因素及机体耐受性,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防治,就可以减轻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无需过分恐慌。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Ras相关域家族蛋白1A(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卵巢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及相对应的在位内膜组织和20例非EMS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组织中RASSF1A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37.78%(17/45)、60.00%(27/45)、85.0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36,P=0.001)。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55.56%(25/45)、33.33%(15/45)、0,三组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70,P=0.000)。异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增生期、分泌期分别为66.67%(14/21)、45.83%(11/24);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增生期、分泌期分别为38.10%(8/21)、29.17%(7/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Ⅲ~Ⅳ期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Ⅰ~Ⅱ期(χ2=5.940,P=0.015)。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表达水平与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r=-0.594、-0.577,P〈0.01)。结论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的基因转录沉默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评估在位内膜组织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可作为EMS的表观遗传学标志物,有助于EMS的早期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I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用药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妇产科II类手术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预防组,常规组患者45例,预防组患者49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而预防组患者则实施预防性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疗效(血象异常情况、体温异常情况、感染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在临床用药疗效上,两组患者在血象异常情况、体温异常情况以及感染情况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预防组患者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妇产科II类切口围手术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科学有效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感染情况,而采用预防应有抗生素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因而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太和医院收治的1例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例与相关文献报道的5例共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59.0±14.9)岁;临床分期均≥T3N0M0。文献纳入的5例患者均行膀胱根治性全切术,术前外周血白细胞最高水平平均为(70.68±25.49)×109/L,术后2周内3例患者血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1例明显下降,但未恢复正常;1例术后血白细胞不降反高于术前,该病例病情进展极快,术后1个月死亡。本例患者同时合并主动脉夹层及下肢静脉血栓,不适宜手术,确诊后予保守治疗,2个月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5.00±3.93)个月。结论膀胱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较少见,高度恶性,预后不良,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动态反映肿瘤的进展及控制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Ⅰ类非拔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安氏Ⅰ类非拔牙患者,共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上牙弓长度、下牙弓长度、上尖牙宽度、上第一磨牙宽度、上第一前磨牙宽度、上第二前磨牙宽度以及下尖牙宽度、下第一磨牙宽度、下第一前磨牙宽度、下第二前磨牙宽度均明显比治疗前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正畸总疗程为(20.3±4.5)个月;上下弓丝更换为镍钛方丝所用的时间分别为(2.5±1.3)个月和(2.4±1.2)个月。结论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Ⅰ类非拔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弓长度、宽度,矫治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一步规范医院I类切口用药。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及2016年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691例,对围手术期抗菌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91例手术病人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达15.36%,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占34.73%;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日趋合理,但仍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欠妥、盲目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临床药师应定期的对临床医生进行用药指导,减少不规范用药的使用率,提高临床医生的用药水平,以遏制抗菌药滥用的势头,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临床药学服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未采用临床药学服务,观察组采用了临床药学服务,对比两个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56%、5.56%,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78%、1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