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急性白血合并肠套叠的认识。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例合并肠套叠的急性白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急性白血患者发生腹痛等症状后均经CT诊断为肠套叠,2例经内科治疗好转,1例内科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好转。结论急性白血合并肠套叠临床罕见,急性白血患者出现急性腹痛时应及早完善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白血病,急性 肠套叠 成年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几十年来,急性髓系白血(AML)的治疗决策主要围绕化疗方案强度和不同化疗药物组合的调整,缺少突破进展。近几年,一系列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获批上市,使AML治疗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白血细胞特点合理选择传统化疗和新药以及二者组合,造福更多血液病患者。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靶向药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程序模式对于白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接收的80例白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40例白血患者选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0例白血患者接受护理程序模式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程序模式 白血病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数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成为当前医疗体系面临的一大难题。老年急性髓系白血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出现概率,其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患者的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衰退严重,而且多患有基础疾病,这种情况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的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预后并不理想。当前形势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的治疗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的治疗方案并不统一,临床上多是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以此保证治疗方案的针对和科学。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的治疗进展,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优化调整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现状 治疗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在白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白血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和程序护理手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上都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53%,对比组为34.61%,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白血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程序 白血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患者68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4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34例,使用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后,其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干预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肾癌并类白血反应的诊断能力。方法:报道1例肾癌并类白血反应误诊,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1例类白血患者临床诊断为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侧脓肾,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右肾切除术,术后检报告未分类肾细胞癌。结论:当脓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该考虑是否为肾癌被误诊。

  • 标签: 肾肿瘤 类白血病反应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转化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B-ALL)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PMF转化为B-ALL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4岁,初始诊断为PMF,先后使用泼尼松、达那唑、左旋咪唑、阿司匹林、沙利度胺及杰克替尼等治疗。17个月后复查示转化为B-ALL,给予诱导治疗,持续缓解8个月后复查示ALL复发。再诱导治疗后未缓解,2个月后放弃治疗出院。转化为白血前后JAK2 V617F基因突变均为阳性。结论PMF转化为B-ALL的患者临床预后差,生存时间短。其原因可能与额外的遗传学事件或某些高风险基因相关,但具体转化机制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究病因,寻求针对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18F-FDG PET/CT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患者Richter综合征(R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9年11月间在南京鼓楼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101例CLL患者[男62例、女39例,年龄(58.0±12.7)岁]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勾画患者病灶ROI,记录SUVmax。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RS患者与非RS患者间SUVmax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SUVmax预测RS的最佳阈值。结果27例CLL患者病理证实为RS。RS患者的SUVmax为13.7(11.0,20.1),明显高于非RS患者[4.1(3.1,5.8);z=-6.48,P<0.001]。ROC曲线分析示SUVmax的最佳阈值为10.0,AUC为0.923,诊断RS的准确为94.1%(95/101)、灵敏度为85.2%(23/27)、特异性为97.3%(72/74)、阳性预测值为92.0%(23/25)、阴性预测值为94.7%(72/76)。结论18F-FDG PET/CT半定量指标SUVmax在CLL患者RS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急性髓系白血(AML)是具有高度异质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表现为髓系肿瘤细胞在外周血、骨髓、髓外组织的克隆扩增,导致患者贫血、出血、发热,直至死亡。微小残留(MRD)是检测AML肿瘤负荷最有效的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和RT-PCR。但二代高通量测序(NGS)技术更适合检测AML患者克隆演化过程,因为其可以同时检测高通量的突变基因。本文就AML克隆演化及NGS检测AML的MRD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二代高通量测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伴t(14;18)(q32;q2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3例伴t(14;18)(q32;q21)CL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病理数据、形态学检查、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的体细胞突变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表现为淋巴增殖性疾病,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为CLL的典型特征。结论CLL的诊断主要依靠肿瘤细胞的典型形态和免疫表型。t(14;18)的存在不应用于排除CLL的诊断。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 t(14;18)(q32;q21) 12三体 预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惰性套细胞淋巴瘤(MCL)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惰性白血期MCL患者资料。采用细胞涂片方法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表型分析,采用细胞遗传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免疫球蛋白基因分析,同时进行淋巴结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惰性MCL的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男性,60岁,无明显临床症状,伴白血表现,无淋巴结肿大。2008年曾因孤立淋巴结肿大行病理活组织检查,形态学检测示小细胞型,免疫表型为κ轻链,细胞遗传学示t(11;14)异位,存在克隆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Ki-67阳性指数低。回顾性病理诊断为原位MCL。结论惰性MCL少见,特征为无临床症状,无或轻度淋巴结肿大,惰性进展,常伴白血表现,免疫表型轻链表达以κ为主,无复杂核型,形态学为经典或小细胞型,Ki-67阳性指数<10%,病理检查可见原位肿瘤,IgVH基因突变阳性和SOX11阴性多见。不适合用MCL国际预后指数对惰性白血期MCL进行预后分析,应采取观察和等待、待疾病进展后再行治疗的策略。

  • 标签: 惰性,套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分型 形态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0月福建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以肾病综合征为初始表现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68岁男性,以反复全身水肿、泡沫尿为初始表现,就诊肾内科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并逐渐出现淋巴细胞增高,就诊血液科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应用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和尿蛋白逐渐降至正常,随访结束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结论以肾病综合征为初始表现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较为罕见,临床异质较大,尽早诊断是治疗成功的保障,一线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较好。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肾病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旋门冬酰胺酶与培门冬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LL患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用培门冬酶治疗,B组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铁蛋白(SF)、血沉(ESR)、乳酸脱氢酶(LDH)]、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94.23%,49/52)与B组(88.46%,46/5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SF、ESR、LDH、MVD、VEGF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培门冬酶治疗ALL患儿,在疗效和安全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培门冬酶可进一步调节血生化指标表达,强化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诊疗方法,并且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20年5月15日,璧山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68岁女性MM合并CL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胸、腹部CT,免疫球蛋白(Ig)定量,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及MYD-88基因测序检测结果,对其进行诊断。采用BLD(硼替佐米2.1 mg/d,d1、4、8、11+来那度胺25 mg/d,d1~14+地塞米松20 mg/d,d1、2、4、5、8、9、11、12)方案对患者进行3个疗程化疗。对患者的随访截至2022年6月26日。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诊疗过程进行分析。以"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oncomitant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nd multiple myeloma""multiple myeloma combine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oexistence of multiple myeloma an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为中、英文检索词,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知网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MM合并CLL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以上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例患者因"左侧肩胛区伴左上肢牵扯痛5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后,患者胸、腹部CT,骨髓细胞形态学,Ig定量及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查结果示,其肋骨、胸椎、髂骨、腰骶椎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异常浆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增高(15%、62%),血清M蛋白值为23.80 g/L,尿M蛋白值为65.04 mg/24 h,血清中检出IgG-κ型异常单克隆条带。根据上述结果,本例患者被诊断为MM。患者骨髓细胞免疫分型结果示,异常单克隆成熟小B淋巴细胞比例为32.76%,表达CD19、CD79bdim、CD5、FMC-7dim,部分表达CD23,不表达IgM;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积分为4~5分;异常单克隆浆细胞比例为0.24%,表达CD138、CD38、CD56、CD200、CD81、CD319、CD117、IgM、cKappa。7月10日,采用PCR-Sangers测序法对患者MYD-88基因exon5(p.260-309)区域进行检测的结果为野生型。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本例患者诊断为MM合并CLL。②患者分别于5月26日、6月15日、7月6日,接受BLD方案化疗。每个疗程化疗后患者左肩胛骨痛均有缓解。6月22日、7月8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示,异常浆细胞比例均降低(5%、2%),淋巴细胞比例亦降低(50%、42%)。随访期间,患者病情控制良好。③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检索出8篇MM合并CLL文献,报道9例MM合并CLL患者,加上本研究1例,共纳入10例MM合并CLL患者。其中,6例患者CT检查可见病理性骨折、多发性骨破坏等;9例外周血或骨髓中淋巴细胞比例升高,10例骨髓中可见不同分化程度的浆细胞;4例血清蛋白电泳可见M蛋白峰,2例尿本周氏蛋白呈阳性;5例免疫固定电泳结果示IgG-κ型。骨髓细胞免疫分型检查可见骨髓淋巴细胞表达CD19、CD5、CD23、CD38、CD138、CD56等。采用的治疗方案包括BLD、Rd(来那度胺+地塞米松)、MPV(美法仑+泼尼松+硼替佐米)、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等。接受化疗后,3例患者死于感染,2例死于呼吸衰竭等。结论MM合并CLL罕见,应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避免漏诊。治疗以化疗为主,但是疗效不佳。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诊断 药物疗法 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后采取自我效能护理实施干预对病患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诊的10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按50例为基数抽取,在前组病患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予以配合,后组采取自我效能护理实施干预,对组间分别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感得分展开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组间均在施以干预前,病患生命质量各项数值考核均呈更低显示。且差异并不显著(P>0.05);均施以干预计划后,组间生命质量明显提升,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均在护理后比值有所变化,观察组自我效能分值较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自我效能护理 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