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孕期体重管理达标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01 月至2023 年01月我院的82例孕期妇女做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妊娠期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以品管圈为基础的孕期体重管理。比较两组的体重达标率。结果观察组的体重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孕期体重管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旨在为此类患儿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儿接受透析治疗5天,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顺利拔除腹透管。总结:腹膜透析是治疗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重要手段,全面、细心的护理干预,可使腹膜透析顺利进行,并有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不同体重患儿的神经发育预后。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作为第一阶段,共30例, 2020年1月—2022年1月作为第二阶段,共35例,在纠正胎龄40周时行NBNA评分(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在生后6个月行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测评分),比较MDI(智能发育指数)与PDI(运动发育指数)。结果 第一阶段NDI发生率为36.67%(11/30),第二阶段为14.29%(5/35),后者显著低于前者(χ2=4.361,P=0.047);第一阶段脑瘫发生率为16.67%(5/30),第二阶段为5.71%(2/35),差异不显著(χ2=2.016,P=0.156);第一阶段运动发育迟缓发生率为23.33%(7/30),第二阶段为8.57%(3/35),差异不显著(χ2=2.704,P=0.100);ELBWI患儿第一阶段、第二阶段MDI与PDI均高于VLBWI患儿,第二阶段MDI与PDI均高于第一阶段(P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幅增加,有关其长期影响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研究旨在调查极低出生体重对社会经济结果的长期影响。方法纳入1980年至1982年在丹麦瑞斯医院出生的1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为研究对象,在2岁、4岁和18岁时进行随访,并与低出生体重儿、正常出生体重儿(NBW)及国家人群参考队列进行比较。同时从丹麦国家登记册中获得关于教育水平、经济独立和居住安排相关数据。此外,还使用了之前已发表的三个队列研究结果。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在4岁和18岁时,智力水平较低,出现严重学习困难的风险较高。与NBW人群相比,VLBW人群在30~36岁时受教育水平更低OR:1.7,95%CI:0.8~3.9;经济不独立OR:1.5,95%CI:0.6~3.7;独居OR:2.0,95%CI:1.0~3.8;三种结局的合并率更高OR:3.2,95%CI:0.7~15.8。结论研究发现极低出生体重儿在青年期有不良社会经济结局的趋势,但与儿童期比较,相对劣势变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of Newborn,NEC)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儿及其孕母的基本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有19例患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总发生率17.27%;其中Ⅰ期8例,占42.11%,Ⅱ期7例,占36.84%,Ⅲ期4例,占21.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益生菌制剂、喂养方式、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羊水粪染、妊娠期糖尿病、产前应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均是影响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益生菌制剂、败血症及羊水粪染均是影响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NEC发生风险较高,且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新生儿窒息、益生菌制剂、败血症及羊水粪染是影响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围产期护理对孕产妇及胎儿的监护,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针对性预防措施,加强对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以尽可能降低NEC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于血液透析病人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及家庭支持方法,探讨对病人干体重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进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一般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其上使用护理干预联合家庭支持,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体重增长情况,观察组更具优势,低于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P=0.033 干预后2个月P=0.039 干预后3个月P=0。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56%),明显比对照组小(33.33%),(P=0.035)。结论 针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使用护理干预与家庭支持并用的手段,能够有效控制其并发症发生率、并防止体重增长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