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3.0g/d,静脉滴注,疗程14d,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客观评价指标及血清Cys-C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客观评价指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结论短期应用左卡尼汀可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并降低血清Cys-C水平。
简介:目的探究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予以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压(mPA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系统血管阻力(SV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予以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优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病情恶化及改善治疗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PC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PCI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和心脏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分级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ATI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49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3)用常规的利尿、强心治疗,坎地沙坦治疗组(n=26)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坎地沙坦酯片(4—8mg/d),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心率、心胸比率、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坎地沙坦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在老年CHF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无不良反应,耐受性好,可以作为老年CHF患者的常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顽固性HF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米力农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心功能指标(LVEF、SV、C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1%,对照组为70.5%,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NT-proBNP明显降低,LVEF、SV、CI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T-proBNP、LVEF、SV、CI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显著改善老年顽固性HF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和降低NT-proBN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心脏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功能不全的高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2008年6月至2016年7月252例年龄≥80岁的OPCAB患者资料。将射血分数为35%~50%的31例患者作为左心功能不全组(不全组),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82.0±2.1)岁(范围:80~88岁)。在左心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1∶1的比例匹配31例患者作为左心功能正常组(正常组),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81.9±1.9)岁(范围:80~89岁)。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结果不全组和正常组患者术前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QR):144.6(66.0)μmol/L比94.9(43.2)μmol/L,Z=3.177,P=0.033],其他资料有可比性。不全组出院前血肌酐高于正常组[147.0(59.0)μmol/L比92.0(24.0)μmol/L,Z=-2.685,P=0.007]。不全组围手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更高[25.8%(8/31)比3.2%(1/31),P=0.026],总住院时间更长[17(15)d比14(8)d,Z=2.054,P=0.012],术前住院时间更长[7(7)d比5(4)d,Z=-2.457,P=0.014]。两组术后病死率[9.7%(3/31)比3.2%(1/31),P=0.612]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中度左心功能不全的高龄患者术前血肌酐水平更高,OPCAB围手术期IABP使用率增高,术前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延长,但术后病死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左心功能正常者相似。
简介:目的研究BNP在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例纳入观察组,并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老年人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完整资料,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LVEDD以及BNP水平,比较2组LVEF、LVEDD及BNP水平,同时比较各心功能分级病例血浆BNP浓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明显升高,而血浆BNP浓度与LVEDD则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治疗前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DD与BNP浓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Ⅳ级病例血浆BNP浓度最高,其次为Ⅲ级,Ⅰ级最低,且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健康者相比,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经治疗,BNP明显降低,并随着心功能NYHA等级升高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