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对新生大鼠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0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n=10)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kg;模型组(L组)腹腔注射内毒素(LPS)5mg/kg;实验组(P组)在腹腔注射内毒素5mg/kg前30min预先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3mg/kg。取左肺测肺的湿/干重量比(W/D),取右肺上三叶用ELISA法测定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心脏取血2ml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HIF1-α含量。结果L组与P组肺组织W/D、TNF-α含量、HIF1-α含量均高于C组(P<0.05),P组各指标均低于L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通过降低肺组织中TNF-α和HIF1-α的表达抑制内毒素肺损伤时的炎症反应,提高肺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从而起到肺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IPPV)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肺损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并且肺损伤患者5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8例和无创正压通气组(NIPPV组)30例;NI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结果治疗2h后,NIPPV组的血气、氧合指数(OI)、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氧饱和度(Bloodoxygensaturation,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OI、SaO2明显占优(P<0.01),NIPPV组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肺损伤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症状,治疗过程中相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增加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抢救成功率。
简介:目的研究三药配伍复方注射液参丹脑梗通注射液的抗大鼠急性脑梗死损伤作用。方法建立冷光源光化学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脑血栓形成模型。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丹脑梗通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19.6、9.8、4.9mg·kg-1)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组(19.6mg·kg-1),观察受试物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脑含水量、脑梗死灶面积、脑组织MDA含量,SOD、GSH-Px和LDH活性的影响。结果参丹脑梗通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灶面积和MDA含量,增加SOD、GSH-Px和LDH活性,并且在相同剂量下(19.6mg·kg-1),上述效果均优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结论三药配伍复方注射液参丹脑梗通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局灶性脑缺血作用,其效果优于临床上的单方制剂。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6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24小时内分别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水平测定,比较不同组APACHEⅡ评分分值与血乳酸水平.结果APACHEⅡ评分<10分与10~20分组间血乳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APACHEⅡ评分20~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0~20分组,APACHEⅡ评分>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20~30分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随着APACHEⅡ评分增高,血乳酸水平也相应增高;血乳酸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是判断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敏感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氟醚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犬血清IL-18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四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A组)、机械通气组(B组)、机械通气复合七氟醚治疗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6只。A、B、C组犬经股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D组犬用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内毒素。A组在给予内毒素后14h取肺标本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B组在给予内毒素后14h行中等潮气量结合肺开放通气治疗,C组在给予内毒素后14h行中等潮气量结合肺开放通气+吸入七氟醚治疗。B组和C组分别于给内毒素前(T1)、给内毒素后14h(T2)、16h(T3)、18h(T4)和20h(T5)五个时间点,采动脉血5ml,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白介素-18(IL-18)的含量。结果注射内毒素后14小时,A组犬肺组织出现炎性损害。B、C两组犬给予内毒素后各时间点血清中IL-18含量明显高于T1(P<O.05),但两组间各时间点IL-18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B、C两组内,T2、T3、T4和T5各时间点IL-18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内毒素可致犬急性肺损伤,IL-18在其中有重要作用,七氟醚对急性肺损伤犬血清IL-18的含量无明显影响。
简介:心肾综合征特指在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明显下降,而导致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将诊断标准确定为,在急性心力衰竭时血清肌酐升高3.0~5.0mg/dl或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15ml/min以上.心肾综合征确切发病率仍不清楚,但有研究显示,其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病率可达30%左右.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中心静脉淤血、神经内分泌激活、贫血、氧化应激和肾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可能是导致心肾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心肾综合征的治疗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原则上首先应纠正心肾综合征的可逆性诱因;其次,需要确定患者肾灌注状态,保证收缩压在80mmHg以上,平均压在60mmHg以上,对于低心排血量患者,可尝试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此外,还需及时停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具体讲,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液滤过、重组人B型利钠肽和加压素拮抗剂均可考虑应用.本文就心肾综合征的上述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肾活检患儿疾病转归情况。方法对我科1993年1月至2008年1月218例经皮肾活检儿童的随访资料进行整理。结果218例儿童肾活检病例随访3~17年,其中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均临床痊愈。微小病变肾小球病26例均临床痊愈。肾小球轻微病变16例中15例临床痊愈,1例并发水痘死亡。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6例中66例临床痊愈,8例尿常规异常,2例死亡(1例并发淋巴瘤死亡,1例并发脂膜炎合并肺部感染死亡)。IgA肾病23例中18例临床痊愈,尿常规异常5例。IgM肾病3例均有尿常规异常。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10例中7例尿常规异常,3例出现氮质血症。膜性肾病36例中29例临床痊愈,尿常规异常7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例均于两年内死亡。薄基底膜病4例,均有镜下血尿。Alport综合征2例均于两年内死亡。结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肾小球病、肾小球轻微病变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好,膜性肾病、IgA肾病、IgM肾病预后次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和Alport综合征预后最差。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是肾小球疾病重要的死亡原因。病理类型对评估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