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胃部手术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进行胃部手术并发出血治疗的7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36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组中一次手术28例,二次手术6例三次手术2例。治疗有效率为91.67%,36例接受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治疗有效率为80.56%。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从而才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出血 普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围术期主动和被动康复功能锻炼对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2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130例;年龄70-90岁,平均81.75岁.根据围术期患者完成康复功能锻炼的强度和方式分为A组(无或少量主动康复功能锻炼)、B组(少量主动+被动康复功能锻炼)、C组(正常主动康复功能锻炼)和D组(正常主动+被动康复功能锻炼).根据身高、体质量、术中出血术后第1-5天引流和渗出量、手术前(入院当天)后(术后第5天)红细胞压积(Hct),计算患者的总失血量及其占原血容量比例、隐性失血量及其占总失血量比例,观察不同功能锻炼方式患者围术期血液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按照平均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将患者分为低隐性失血量组和高隐性失血量组,观察不同功能锻炼方式患者高隐性失血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208例患者不同康复功能锻炼组围术期血液观察指标比较,术前Hct、术中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总失血量、总失血量/原血容量、隐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随着主动功能锻炼强度的增加和被动功能锻炼的加入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80、34.934、50.430、25.850,P值均〈0.01).所有患者总失血量平均为976.92mL,隐性失血量平均为452.94mL,平均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46.36%,〈46.36%者116例纳入低隐性失血量组,≥46.36%者92例纳入高隐性失血量组.高隐性失血发生率随着主动功能锻炼强度的增加和被动功能锻炼的加入而逐渐降低(χ2=22.430,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高隐性失血与康复功能锻炼的强度和方式紧密相关,主动功能锻炼基础上加强被动锻炼能够有效地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围手术期 老年医学 手术后出血 康复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选取46例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20例,女26例;股骨头坏死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4例,骨性关节炎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3例,A组在患者麻醉诱导后,将规格为氨甲环酸1g稀释于100生理盐水静脉点滴;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A组失血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术中及术后血量

  • 标签: 氨甲环酸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失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减少甲状腺切除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寻求提高护理工作品质的方法。方法将我院7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总结出预见性护理在减少甲状腺切除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的几点注意事项。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出院前的满意度、合作程度显著的比对照组要高,经统计,P均<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住院天数也比对照组要少,经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评分比对照组要低,经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减少甲状腺切除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甲状腺切除 减少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指导控制性降压对合并高血压的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出血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麻醉科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脊柱手术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0):rSO2指导术中控制性降压组(A组)和对照组(C组)。2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程监测rSO2,七氟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并行控制性降压,必要时使用硝普钠+艾司洛尔。A组行控制性降压的同时,以rSO2维持于64±3之内或rSO2下降≤基础值10%及术野渗血量适度减少为目标。C组行常规麻醉管理,以平均动脉压(MAP)降低程度≥基础值30%及术野渗血量适度减少为目标。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及术毕尿量,术后低体温、谵妄、寒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A组、C组出血分别为(589±157)、(764±213)ml,术毕尿量分别为(778±121)、(1 079±23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20、-8.712,均P<0.05)。A组术后低体温、谵妄、寒战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6.7%、18.3%、10.0%、21.7%,C组分别为45.0%、36.7%、25.0%、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5.057、4.675、4.728,均P<0.05)。A组PA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6±9)min、(217±66)ml、(17.8±2.8)h、(7.2±2.7)d,C组分别为(63±11)min、(289±81)ml、(22.3±4.1)h、(8.2±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9、-5.334、-7.000、-2.031,均P<0.05)。结论rSO2监测指导控制性降压可以减少合并高血压的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

  • 标签: 老年人 谵妄 降压,控制性 脑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不同时段的出血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产妇出血产妇,根据产妇出血时间分为产后2h、产后2-24h、产后1-4d、产后1周及以上小组,分别监测不同时段产妇出血率与出血。并且通过多因素回归方法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后2h内出血的产妇最多,占72.5%,且出血最多,与其他时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妊娠高血压、巨大儿、胎盘早剥、多胎妊娠、贫血、瘢痕子宫、前置胎盘以及羊水量异常等因素是其高危因素,其中以胎盘异常以及妊娠期合并高血压因素最多。结论产后2小时内是高危出血时间段,其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较多,在预防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需要对高危出血时间短以及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进行早期的监控,以便减少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促进产妇康复进程的提高。

  • 标签: 产后出血 不同时段出血量 危险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58-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产后出血产妇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46例,平均分为两组做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高达95.7%,相比于对照组的78.3% 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产妇,通过向其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可缩短其止血时间,有效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止血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产后出血 阶段性护理干预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脾脏损伤腹腔内出血的超声诊断结果及出血。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院内收治的脾脏损伤腹腔内出血73例,均接受超声检查,探查肝前间隙、肝肾隐窝、脾肾隐窝、下腹部共4个腹腔间隙是否有积液,与腹腔镜出血的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经超声诊断脾脏损伤诊断准确率为93.15%(68/73);1个腹腔间隙积液7例,腹腔内出血(1562.85±405.15)ml;2个腹腔间隙积液11例,腹腔内出血(2289.56±517.82)ml;3个腹腔间隙积液39例,腹腔内出血(2415.20±518.05)ml;4个腹腔间隙积液11例,腹腔内出血(2661.53±521.26)ml;≥2个腹腔间隙积液61例,腹腔内出血(2436.62±534.42)ml;1个腹腔间隙有积液时的腹腔内出血低于2个及以上腹腔间隙腹腔内出血(P<0.05)。结论:脾脏损伤腹腔内出血经超声诊断结果良好,超声检查能够初步判断腹腔内出血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脾脏损伤 腹腔内出血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对其平均出血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恢复率、致死率、致残率,并比较两组平均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GCS评分。结果:两组恢复率、致死率、致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GC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案中,小骨窗开颅术与钻孔引流术所能够达到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平均出血更少,术后患者昏迷程度更轻,因此选择钻孔引流术更具有安全性。

  • 标签: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钻孔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和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对宫外孕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中出血分析。方法选择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中纳入100例为对象,以数字随机方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实施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实施微创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未孕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实施微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且术中出血更少,更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自2021-4开始,至2022-4结束,病例素材即82例胆囊结石患者,经随机化分组法,划分对照组(n=41,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1,手术室护理),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用作比照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既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还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可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 胆囊结石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并研究对出血的影响。 方法 在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选取1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160位患者按病房的房间单双号码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运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不同。结果 每组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开发创伤出血分级预测模型,以辅助预测创伤动物出血。方法基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构建的战创伤动物实验时效评估数据库中猪枪弹伤实验数据进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提取研究总体的出血数据,并按照出血将其分为0~300 mL组、301~600 mL组、>600 mL组。采用生命体征指标作为预测变量、出血分级作为结局变量,基于4种传统机器学习和10种深度学习方法开发创伤出血分级预测模型;采用实验室检验指标作为预测变量、出血分级作为结局变量,基于上述14种算法开发创伤出血分级预测模型。通过准确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对上述两组模型进行效果评价,并将两组中的最优模型混合得到混合模型1;通过遗传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并根据最佳特征组合构建混合模型2;最后,将混合模型2部署于动物实验数据库系统中。结果纳入数据库中创伤动物96只,其中0~300 mL组27只,301~600 mL组40只,>600 mL组29只。在基于生命体征指标构建的14种模型中,全卷积网络(FCN)模型为最优模型〔准确率为60.0%,AUC及95%可信区间(95%CI)为0.699(0.671~0.727)〕;在基于实验室检验指标构建的14种模型中,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为最优模型〔准确率为68.9%,AUC(95%CI)为0.845(0.829~0.860)〕。FCN与RNN模型混合后得到混合模型1,即RNN-FCN模型,模型效果得到提升〔准确率为74.2%,AUC(95%CI)为0.847(0.833~0.862)〕;通过遗传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根据筛选后的特征组合构建混合模型2,即RNN-FCN*模型,进一步提升了模型效果〔准确率为80.5%,AUC(95%CI)为0.880(0.868~0.893)〕,该模型包含10项指标,分别为平均动脉压(MAP)、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乳酸(La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二氧化碳总量、血Na+、阴离子隙(AG)、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最后,将RNN-FCN*模型部署在数据库系统中,实现了对创伤动物出血的自动、连续、高效、智能、分级预测。结论基于深度学习开发了一种创伤出血分级预测模型,并部署在信息系统中,实现了对创伤动物出血的智能分级预测。

  • 标签: 战创伤 出血量 深度学习 预测模型
  • 简介:为探讨准确测算术中出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输液。对2例活体肝移植术中出血进行统计,对劈肝前、劈肝中及劈肝后的纱布分别计数称重。保证了供体的安全,为合理输血、输液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活体肝移植 出血量 测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腹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8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后立即采用一次性腹带加压包扎髋骨24h,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结果治疗组术后8h、16h、24h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腹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有明确的止血作用,有益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腹带 髋关节置换术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三七粉对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以及出血的影响。方法将87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低剂量三七粉组20例(A组),中剂量三七粉组24例(B组),高剂量三七粉组18例(C组)和低分子肝素组25例(D组)。观察比较四组病例术后DVT的发生率及出血。结果术后DVT发生率B组和C组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出血A、B、C组均明显小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三次口服2克三七粉可有效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疗效与低分子肝素钙类似,且出血更少。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三七粉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与术后出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 2015年 1月 -2016年 3月收治的 60例高血压脑出血( HICH)手术患者,并依据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对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 60例患者中再出血例数共有 10例,发生率为 16.67%,其中 6例患者发生在超早期手术( 7h以内), 3例患者发生在 8-24h内, 1例患者发生在 24h以上,超早期手术治疗患者再出血概率明显高于后期手术治疗患者, P< 0.05。 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给予超早期手术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概率相比后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率更高,由此可知,应积极发挥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特点,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手术的危险性与患者致死率。

  • 标签: 术后再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时机 相关性
  • 简介:早期、超早期手术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死亡率的有效方法,而术后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致死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我科从2000年10月至2008年11月手术治疗612例高血压脑出血,其中术后出血65例,现将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对术后出血发生的影响进行I临床分析。

  • 标签: 手术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 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