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 心房纤颤是持续的心律失常,常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房纤颤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伴随而来的便是合并症脑卒中的发病率增高,导致病患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害。有研究表明, 50 岁以下的人出现心房纤颤的几率低于 2% , 70 岁以上的人出现心房纤颤的几率则为 13% ,可见,老年人心房纤颤的发病率较高。老年人出现心房纤颤伴发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风湿性瓣膜心房纤颤的病患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会增加 17 倍。为了预防老年心房纤颤,经过医务人员的多年研究,发现抗凝治疗对于预防脑卒和降低其发病率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就其在药物选择、适应证、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电击除颤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内接受心脏电击除颤的重症患儿进行研究。共选择30例患儿,入院时间均为2022年。分析患儿除颤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除颤前后体征数据差异。结果 患儿首次除颤成功25例,成功率83.33%;除颤总成功29例,成功率96.67%;院内存活24例,存活率80.00%。并发症中,患儿发生低血压1例、皮肤灼伤1例、心律失常1例,发生率10.00%。体征比较,患儿除颤后心率(75.46±12.56)次/min、舒张压(75.18±10.26)mmHg、收缩压(120.84±11.87)mmHg,均较除颤前高(T=10.0157;T=10.1494;T=5.0029;P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电击除颤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内接受心脏电击除颤的重症患儿进行研究。共选择30例患儿,入院时间均为2022年。分析患儿除颤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除颤前后体征数据差异。结果 患儿首次除颤成功25例,成功率83.33%;除颤总成功29例,成功率96.67%;院内存活24例,存活率80.00%。并发症中,患儿发生低血压1例、皮肤灼伤1例、心律失常1例,发生率10.00%。体征比较,患儿除颤后心率(75.46±12.56)次/min、舒张压(75.18±10.26)mmHg、收缩压(120.84±11.87)mmHg,均较除颤前高(T=10.0157;T=10.1494;T=5.0029;P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中经静脉植入型除颤导线(Riata,美国雅培公司)的长期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行除颤器脉冲发生器更换的患者,筛选出植入Riata或Durata(美国雅培公司)系列除颤导线者。分析其脉冲发生器更换术中的导线故障情况,并将更换术中测试的起搏参数(包括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与首次植入时比较。结果共有76例植入了Riata或Durata除颤导线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脉冲发生器更换患者,包括Riata组29例,Durata组47例。至更换术时,Riata导线应用3.0~12.2(7.4±2.1)年,Durata导线应用1.7~9.3(5.2±1.9)年。Riata组中,共4根导线在应用6.5~10.9(8.2±2.0)年时出现3根绝缘层破裂、1根导线断裂,故障率为13.8%(4/29),高于Durata组0的故障率(P=0.019)。导线完整性好得以继续应用的包括Riata导线25根,Durata导线47根。相较于首次植入时,脉冲发生器更换术中完整性好的Riata导线起搏阈值(1.1 V/0.5 ms对0.7 V/0.5 ms,P>0.05)和R波振幅(11.8 mV对12.7 mV,P>0.05)无明显变化,阻抗降低(519 Ω对630 Ω,P<0.01)。结论Riata导线平均应用7.4年时的故障率为13.8%。完整性好的导线长期起搏阈值和感知稳定,可严密监测下继续应用。
简介:多尺度几何分析中的Contourlet变换可以实现灵活的多分辨、多方向图像表示,但是由于不具有平移不变性,在图像去噪中容易产生伪吉布斯现象,本文应用具有平移不变性且能有效表示图像纹理信息的平稳Contourlet变换,提出了软硬阈值结合的去噪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去噪声后图像的PSNR,有效保存图像纹理信息以及更好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