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诗与减法当代著名山水诗人孔孚的诗,写得清新明丽,空灵飘逸。应该说,这与他用减法写诗颇有关系。

  • 标签: 诗话 山水诗人 减法
  • 简介:《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杨伯峻训畏为拘囚,认为同于《礼记·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溺”之“畏”。朱熹训畏为有戒心之谓。笔者认为:畏,上古影母微韵;围,上古匣母微韵。音近义通。畏即围,围困之义。杨说近似。朱说大非。包咸、何晏、邢、刘宝楠对此...

  • 标签: 《史记》 《庄子》 《韩诗外传》 《论语》 《文选》 礼记·檀弓
  • 简介:本文在研究了《韩非子》中"之"作为代词和动词的用法及其一般规律后,继续分析并归纳《韩非子》中计五千余条"之"字句,从中总结它的用法规律,研究作为非动词和代词时候的"之"的用法,并设法寻求其一般的使用规律。

  • 标签: 《韩非子》“之”字句 结构式
  • 简介:<正>在上古汉语里,有这么一种格式:否定词+其+V(V表示谓词)。例如:(1)不其或稽,自怒曷廖?(书·盘庚中)(2)我不敢知曰:不其延。(书·召诰)(3)我亦不敢知曰:不其延。(同上)(4)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书·康诰)(5)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书·洛诰)(6)下民胥怨,不其乱而?(逸周书·芮良夫)(7)才难,不其然乎?(论语·秦伯)(8)多而骤立,不其集亡。(国语·晋语)(9)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4)

  • 标签: “其” 特殊用法 否定词 左传 语气 上古汉语
  • 简介:本文采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从动词的功能和意义两方面入手,探讨了“从结构”修饰的动词的有关情况。文中描写了“从结构”所修饰的动词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同时也指出“从结构”和它修饰的动词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和语义上的选择性。

  • 标签: 修饰 "从字结构" 动词 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 汉语教学
  • 简介:本文结合现代方言中的缓读分化现象,以及文献中的缓读分化词记载,论证了系与聯、[糹言糹]等不仅形出一源,古音亦同源。

  • 标签: 缓读 分化 同源
  • 简介:先秦韵文“其”代词虚用说熊焰《诗经》“击鼓其镗”、“坎其击鼓”这一类句子中的“其”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语言现象?语法学界对此大致是两类看法:一类认为是“助词”,一类认为是“词缀”。我们认为,“词缀”说难以成立,“助词”说也未能真正揭示实质。这种“...

  • 标签: “其” 《诗经》 附加成分 中指代词 《毛传》 《郑笺》
  • 简介:有关多音的考试,不知始于哪年哪卷,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便有大量的多音在试题中出现,诸如恶、胜、数、呆、从、凿、作等等。后来,虽然有一部分在1985年12月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被规定统读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留了下来继续被命题者拿着考人。仅以高考为例,1990年到2001年的12年中,除1994年无多音和1999、2000两

  • 标签: 多音字 普通话异读词 审音表 语音 汉语普通话 考试
  • 简介:秋陵先生在去年9月号本刊中认为简化方案中“有些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认为是“忽略了汉字的特点,忽略了许多字体本身所具有的特别意义和作用”。他认为汉字简化方案中有这样三类,是值得讨论的。第一类,把几个字合为一个的,如“蒙”把”濛、朦”合一了,“台”把“臺,檯,颱”合一了。……第二类,把两个字合并为一个的,如”穀(谷)”、“鬥(斗)”、”製(制)”、……第三类,恢复古写的,如“鞦韆(秋千)”、“鬍鬚(胡须)”等。秋陵先生还引证了许多古文来说明这样做会

  • 标签: 汉字简化 简化方案 优美性 鸣谷 古典作品 类中
  • 简介:文章从两个方面各分种情况全面探讨了《韵镜》所列之与相关韵书所收之主要是小韵首字之间的关系,以鲜明的统计数据初步探讨了《韵镜》列所依据的韵书问题,指出《韵镜》当是依据《唐韵》同时期或前后不远的某种切韵系韵书来列的。

  • 标签: 韵镜 韵书 小韵首字 比较研究
  • 简介:异体现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文字现象。异体的产生与文字演变、书法审美和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探讨异体与书法的关系。首先,古代许多书家擅长使用异体,有些书家还提倡书法中使用异体。其次,异体的字形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本文以唐代楷书名家作品和初唐部分墓志楷书异体为例,分析说明异体的字形特点及其对书法创作的价值。第三,异体在明清金石考据学的大背景下成为众多书法家和篆刻家青睐的对象,书法、篆刻中的异体字形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视觉文化景观。

  • 标签: 书法审美 异体字 文字现象 文字演变 文化制度 形式美感
  • 简介:<正>词族和族这两个术语虽然近几年才开始使用,但关于汉语词族(包括族,下文同)的探索则源远流长,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吸取并发展前人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这一项研究开创一个新局面。

  • 标签: 词族 字族 汉语词 声转 右文说 同源字
  • 简介:清朝雍正年间,京师白云现有一游方道士贾士芳,因精通医术而被推荐给雍正皇帝。由于贾士芳不仅通医术.还善于按摩,并尽心尽力,几经显露身手,还真疗效显著,于是身价倍增,深得皇帝宠爱。雍正对宠臣鄂尔泰说:“朕躬违和,适得异人芳(贾士芳)调治有效。”

  • 标签: 字头落地 说错字头
  • 简介:<正>1990年10月,迎来了《汉语学习》创刊周年。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年树木”。《汉语学习》经过年的成长,已经成为一棵大树,虽然不敢说多么高大挺拔,但也已是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了。她现在已经拥有全国范围内的广大读者,而且还有不少海外读者。目前好象有一种误会,以为《汉语学习》的读者只限于青年人,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就我所知,许多专家学者都很重视这个刊物。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就曾公开说,《汉语学习》是他最爱读的语言学刊物之一。胡裕树、张斌二位教授也多次在论文中引述《汉语学习》上的文章。因此,说《汉语学习》似乎只是青年人的刊物,这是没有根据的。此外,《汉语学习》还拥有一支相当强大的作者队伍。这里有像吕叔湘、朱德熙、张志公、胡裕树、张斌等老一辈的语言学家,更有广大的中青年

  • 标签: 汉语学习 十年树木 青年作者 中国语言学 张斌 多专家
  • 简介:慢起床清晨醒来立即起床可能会造成血压骤变,“赖床”片刻,让肢体适当活动,再下地行走,可让精神更抖擞。

  • 标签: 生活 慢起床 慢食 慢工作 慢运动
  • 简介:文言文中有些意义相近的,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有着固定意义的词。正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使得我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片面的。如果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则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现举例说明:

  • 标签: 现代汉语 文言文 韩非子 固定意义 古汉语 文章内容
  • 简介:<正>本文打算撇开《释名》声训的意义内涵(无论是有实际根据的,还是纯主要臆想的,一概不论),仅从语音角度,对《释名》中的“易”之训作统括式的定量分析,以其对《释名》声训的语音形式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并进而管窥汉末语音的一些情况。“易”一词,是清儒顾干里(广圻)在分析《释名》条例时所创。顾氏在《释名略例》中,把《释名》的训释条例分为“本字”和“易”两大类,又将“本字”细析为三例:

  • 标签: 《释名》 被释字 平声 迭韵 训释 语音分析
  • 简介:1958年,《红旗飘飘》丛书准备发表革命老人吴玉章1942年7月写的一首题为《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的五言诗。这首诗是他随朱德、徐特立、谢觉哉、续范亭同游八路军三五九旅垦荒过的南泥湾而写的和诗。诗中追述了南泥湾的历史,曰:

  • 标签: 吴玉章 “一字师” 《红旗飘飘》 五言诗 南泥湾 三五九旅
  • 简介:<正>众所周知,世界三大古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100年,灭亡于公元前5世纪;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5500年,灭亡于公元前4世纪;唯独汉字,虽产生于公元前6000年,却一直使用至今。汉字之所以如此健康长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同知识分子在汉字造字的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地总结出一整套符合汉字造字规律的理论,从而使汉字的造字上升到了一个自觉的阶段,使汉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汉语表达的需要。

  • 标签: 造字法 构字法 汉字 形声 象形 许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