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采取阿伐斯汀和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88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阿伐斯汀药物治疗,一共44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一共44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整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为其提供左西替利嗪药物治疗效果优于阿伐斯汀,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分析,促进临床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管理,达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目的。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相关标准,通过对临床发生的129例中药注射剂ADR的观察,分析、判断中药注射剂ADR的构成、临床表现及其发生原因。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以皮疹、过敏等过敏性症状为主,引起其发生的原因,使用不合理占41.09%,药品质量占50.39%,其他因素占8.53%。结论:中药注射剂与所有其他药物一样,均具有两重性,并非传统观念所认为的安全无副作用,如果制备或使用不当,也会发生不良反应。想要控制和减少ADR的发生,应从多方努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方法检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统计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表现。结果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是发生比例最高的即为过敏反应,共发生19例,比例为35.19%,显著高于其它部位的发生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余者生殖及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及精神系统、循环系统、口腔系统等均有累及。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均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59例患者均预后良好,无因奥美拉唑不良反应死亡病例。结论随着奥美拉唑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涉及到系统、脏器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也越来越多,临床应用过程中医师要严格掌握奥美拉唑的适应征,提高用药的合理性,而药物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要积极开展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监测,将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11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研究时间2018年5月~2020年3月。通过数字分组模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对比两组病情改善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用药结束时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和西米替丁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表现,帮助患者获得更良好的用药效果。
简介:目的探究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应用。方法:于BD9120全自动培养仪内放入血培养瓶,在阳性报警后行涂片染色。选择160例革兰阳性菌进行试验,抽取培养液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然后经传统法鉴定与药敏结果评估直接法鉴定与药敏结果。结果:160株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溶血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7.1%,表皮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人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2.6%,粪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6.7%,屎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1.7%,总符合率为94.4%;革兰阳性菌引发的血培养阳性标本药敏,对比直接法与传统法总符合率即为96.1%,大多数药敏符合率高于95%。结论:经BD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标本,涂片为染色革兰阳性菌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切实可行,可有效缩短临床报告时间,及时有效指导临床用药,临床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