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核磁共振扫描成像仪诊断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已经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8例,观察组采取核磁共振检查,对照组采取关节镜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对膝骨关节炎的检出率。结果核磁共振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显著优于关节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应用于膝骨关节炎时具有显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扫描成像仪 诊断 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意义及效果。方法:结果:本项研究针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监测的患者,选取研究总例数为100例。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对上述100例患者实施检查,并为疑似乳腺癌患者进行活检检查,以此评估其在早期乳腺癌影响诊断中的效果。结论:经时间-信号曲线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83例患者属于Ⅰ型、12例患者属于Ⅱ型、5例患者属于Ⅲ型,共检查出1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与活检检查结果一致,检出率100.00%。结论:在乳腺检查中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可提高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准确性,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动态增强 影像学检查 乳腺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早期乳腺癌分型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初诊并接受DCE-MRI检查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进行DCE-MRI扫描并记录动态增强曲线类型(I型、II型、III型)。将影像学结果与病理分型和分子分型进行对比分析,评估DCE-MRI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60例患者中,病理分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45例(75.0%)、浸润性小叶癌10例(16.7%)和其他类型5例(8.3%)。浸润性导管癌中以III型动态增强曲线为主(55.6%),浸润性小叶癌中I型和II型曲线较多见(70.0%)。DCE-MRI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5.0%。ROC曲线分析显示,DCE-MRI诊断早期乳腺癌分型的AUC为0.91(95% CI:0.85-0.96)。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早期乳腺癌分型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提供肿瘤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早期乳腺癌的精准诊断和分型。

  • 标签: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诊断 分型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入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其实施MRA、DWI检查,分析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的结果。结果 应用MRA对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95.00%,DWI检出率是98.30%,联合应用的检出率是100%,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将DWI和MRA联合使用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检出率高,可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CT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估。方法:抽选35例本院原发性肝癌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MRI诊断、CT诊断,且疗效评估效果优于 MRI诊断、CT诊断。结论:联合诊断的价值较高,更准确地诊断出病变,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同时能有效评估治疗的疗效,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进一步提高科室诊疗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CT 磁共振成像 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核磁共振诊断腕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1-2023.12,医院收治60例腕关节损伤者,均实施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诊断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 单一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脱位检出率、骨折检出率、隐匿性骨折检出率、移位骨折检出率20.00%、60.00%、6.67%、24.00%,单一核磁共振50.00%、90.00%、35.00%、10.00%,联合诊断63.33%、93.33%、41.67%、45.00%,均是联合诊断更高,P<0.05。结论 腕关节损伤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可提升疾病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 腕关节损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应用磁共振多序列MRI扫描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试验对象的时间为2021.8-2023.8,纳入总数量为50例,全部为就诊于本院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先入院的25例设定为对照组并予以CT检查,后入院的25例设定为研究组并予以多序列MRI检查,对比两组在诊断符合率方面的差异,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诊断符合率更高,且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多序列MRI扫描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检出率,为有效处理患者症状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思路,值得优先选择和推广。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多序列MRI扫描技术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数字钼靶X线摄影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鉴别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接受数字钼靶X线摄影、DCE-MRI扫描检查,分析数字钼靶X线摄影、DCE-MRI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36例,恶性病变30例;良性组的形状、边缘类型、强化方式和信号强度曲线评分均显著低于恶性组(P<0.05);数字钼靶X线摄影联合DCE-MRI扫描诊断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为100.00%(30/30),特异性为98.41%(62/63),准确率为97.22%(35/36),均显著高于MG、DCE-MRI扫描单项检查(P<0.05)。结论 数字钼靶X线摄影联合DCE-MRI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钼靶X线摄影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鉴别 含钙化灶 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中磁共振DW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肝癌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介入治疗前后一周分别实施平扫与DWI成像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及不同b值肿瘤组织ADC均值。结果治疗前后肿瘤平均体积(202.78±122.06)cm3、(145.91±117.35)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51,P<0.05);除去b值在50、100s/mm2时ADC均值无显著差异,随后ADC值均随着b值的升高同步上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中DWI的应用有助于准确评估介入治疗效果,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辅助,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肝癌 磁共振 DWI 介入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发病率的疾病。目前脑出血的治疗缺乏特异性的靶向治疗,对于脑出血的各种干预手段包括手术方法,以及内科的各种药物治疗,单独的成功率与有效性知之甚少。最近的研究提示,虽然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能够肯定有效的治疗脑出血,但是对于出血量不大,通过有效的医学干预,此类患者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生存质量。该研究结果提示,即使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这种积极有效的医学干预是可以大大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缺血 磁共振 研究
  • 简介:由德国托马斯·卡恩和哈拉尔德·巴斯主编、解放军总医院肖越勇教授主译的《介入性磁共振成像》已出版。本书内容涵盖了介入性磁共振成像的各个方面:从成像基础、概念以及成像设备和器械等成像技术方面进行了论述,包括:MRI介入系统、脉冲序列、MRI导航、MRI环境下的麻醉,iMRI安全措施等;

  • 标签: 介入性磁共振成像 出版 解放军总医院 iMRI 成像技术 成像设备
  • 简介:摘要:现如今,核磁共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医学科学领域。然而,在广泛应用的过程也必然会出现各类故障,因此,急需提高对核磁共振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围绕核磁共振操作及维护保养工作进行分析,提出核磁共振的相关操作,并阐明如何对核磁共振机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与保养,以此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规范操作步骤,提高核磁共振机器设备维护保养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

  • 标签: 核磁共振 维护保养 合理操作
  • 简介:摘要我们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除了经济的极度发达外,更主要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前人,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益处,特别是在医学方面,以前的医学诊断只能通过认得面相和脉象来下定义的,有时候会出现很大的失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的出现,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是磁共振成像研究领域中最新的发展方向,它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手段来无创伤的研究活体条件下生物细胞内的正常或病理下的分子过程技术,它的出现会给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和前景。本文主要以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在应用的方面来探讨。

  • 标签: 磁共振 影像技术 应用 临床医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26-011.
  • 简介:由德国托马斯·卡恩和哈拉尔德·巴斯主编、解放军总医院肖越勇教授主译的《介入性磁共振成像》已出版。本书内容涵盖了介入性磁共振成像的各个方面:从成像基础、概念以及成像设备和器械等成像技术方面进行了论述,包括:MRI介入系统、脉冲序列、MRI导航、MRI环境下的麻醉,iMRI安全措施等;

  • 标签: 哈拉尔德 成像设备 托马斯 脉冲序列 引导介入治疗 卡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