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脊髓动静脉畸形(SAVMs)、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Ms)患者畸形血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SAVMs患者31例、CMs患者17例。取10例尸体解剖正常脊髓标本做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VEGF的表达。结果正常脊髓组织血管未见VEGF阳性表达;SAVMs和CMs畸形血管壁VEGF阳性细胞分别为75.6%和53.3%。术前近期有出血者VEGF表达较未出血者增强,P〈0.05;术前行畸形血管团栓塞可造成VEGF表达增强。在SAVMs中,血管内膜与中膜YEGF表达较外膜明显,P〈0.05;类动脉和类静脉中均有VEGF表达,类动脉壁VEGF表达阳性细胞数多于类静脉。结论VEGF在SAVMs与CMs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出血和栓塞可以影响VEGF的表达。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76例为观察研究病例,依据临床护理实施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8例,观察两组效果差异,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对于高危妊娠产妇的护理实践。结果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对孕妇及新生儿有着严重危害,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综合管理,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快速心律失常心电生理检查,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经心电生理学检查确诊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儿102例,分析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行RFCA及效果,比较不同年龄组RFCA治疗效果。结果1102例患儿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8例(56.8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1例(20.59%),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VT/PVC)16例(15.69%),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FAT)5例(4.90%),心房扑动/切口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AF/IRAT)2例(1.96%)。2RFCA消融治疗98例(96.08%),消融成功94例(95.92%),消融失败4例(4.08%)。AVRT消融治疗56例,成功率98.21%,失败率1.79%,复发率7.25%;AVNRT消融治疗20例,成功率100.00%,复发率5.00%;VT/PVC消融治疗15例,成功率86.67%,失败率13.33%,复发率7.69%;FAT消融治疗5例,成功率80%,复发率25%;AF/IRAT消融治疗2例,成功率100.00%。3〈3岁15例,消融治疗14例,成功13例(92.86%),消融失败1例(7.14%),复发1例(7.69%);3~7岁28例,消融治疗27例,成功26例(96.30%),消融失败1例(3.70%),复发2例(7.69%);〉7岁59例,消融治疗57例消融成功55例(96.49%),消融失败2例(4.08%),复发4例(7.45%)。三组患儿消融成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岁患儿消融失败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结论射频消融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可作为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选根治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QRS时限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176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定QRS时限和ST段下移值,分析上述指标对冠心病诊断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冠心病组运动后QRS时限明显延长(87.13±7.47msVS76.52±7.63ms,P〈0.01),而对照组运动前后QRS时限无显著性差异(72.51±6.83msVS75.66±7.42ms,P〉0.05)。以运动中和运动后QRS延长〉3ms、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ram(J点后80ms)作为阳性评定标准,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1.6%、77.2%,特异性84.5%、70.7%,阳性预测值91.2%、83.8%。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6.3%、87.9%和92.6%。结论QRs时限延长和sT段下移是可靠的诊断冠心病的运动心电图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简介:目的观察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78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通道组和常规组,各39例,快通道组患者麻醉经异丙酚3-6mg/kg·h、利多卡因1.5-3mg/kg·min微泵持续输注,术中吸入七氟醚;常规组接受常规麻醉,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1-0.3mg/kg、咪唑安定0.1-0.2mg/kg、芬太尼5-10μg[Ug/kg]、维库溴铵0.2m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与麻醉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通道组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均少于常规组,异丙酚多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清醒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手术中采用快通道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
简介:为了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族性检索,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本刊2005起均对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后。标识分类号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希望有条件查询的作者在来稿时自行标明中图分类号。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1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9例、对照组1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出院1年后对两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状况(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时HAMD、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随访1年时研究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10.22±3.77)分、(18.42±3.64)分,对照组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26.84±4.01)分、(38.35±8.63)分,研究组HAMD、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连续心理护理,促进了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恢复,也减轻了其抑郁程度。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在氯丙嗪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康复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于入干预时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总积极因子分、总消极因子分、病情总估计项目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试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IS)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7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22.8%,小动脉脑梗死占14.0%,心源性脑栓塞占10.5%,其他原因引发的脑梗死占8.8%,原因不明的脑梗死占43.9%。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依次为高血压(31.6%),饮酒(29.8%),吸烟(26.3%),血脂异常(24.6%),糖尿病(12.3%)。高危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较老年人更加多样化,应重视对其病因的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