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56岁.因反复发作晕厥.黑矇6年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近10年.常规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接逸搏心律(图1A.胸片示:右上肺叶背段肺不张,伴少量胸水,心影呈普大型,以左室大为主.为明确肺部病变性质,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防止心脏意外发生,决定采用经食管保护心室临时起搏.

  • 标签: 临时 心室起搏 食管 反复发作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左室
  • 简介:对于年轻爱关的女孩.吃减肥药的目的是保持苗条消瘦的身材。而对于因肥胖而导致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从而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人群.医生开处方应用减肥药的目不是为了让病人看起来更符合目前流行的审美观点.而是要通过减肥使病人的各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得到改善.使病人更健康。然而.减肥药真的能使病人更健康吗?对此.两位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立大学的医生提出质疑.他们表示:我们需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验来证实减肥药真的能减少心肌梗塞、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减肥药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安全性 专家 胰岛素抵抗 血脂异常
  • 简介:患者女,31岁.无器质心脏病证据.图示Ⅱ导联.窦性P波有P3、4、6、7、9、10直立状、外形正常,可测出之窦性P-P为1.16~1.28s(51~46次/min),为窦缓(SB).

  • 标签: 房性早搏 房性并行心律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有些人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心脏病发作。究竟这类型的心脏病发作是如何被发现的?确实是在全部的心脏病发作中有一半的情况是被称为无症状心脏病发作,这意味着它们没有任何关联的症状。事实上,患者可能会有出现过一些不显著的症状,如胸部不适和头晕。但是这些症状可能是轻微及短暂的,所以才未被发现或忽略。无症状心脏病发作通常是做心电图(ECG)的时候发现,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无症状性 胸部不适 胸痛 肌肉损伤 临床诊断
  • 简介: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是全球流行的重大慢性病,发病率高,危害大。全球高血压患者达15亿。我国无论患病人数或这类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均居全球首位。据预测,如不积极控制,到203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者将超过5亿。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代谢性 高血压患者 防治 膳食 辣味
  • 简介:线粒体在生理情况下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支持细胞存活;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则中介细胞凋亡和坏死,线粒体通透转换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ionpore,MPTP)在此过程扮演了关键角色.抑制MPTP的开放是心肌保护最有前途的药物作用靶点之一,该文综述其研究进展.

  • 标签: 心肌 缺血 再灌注 线粒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 简介:双结病变是指窦房结和房室结同时存在着病变,表现为起搏或传导功能障碍。见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病窦综合征等。双结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及心脏电生理检查。自发的某些心律失常也可揭示双结病变,本文报告1例房期前收缩(PAS)诱发的双结病变如下。

  • 标签: 病窦综合征 双结病变 房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胰腺炎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提高对创伤胰腺炎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5例闭合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的CT表现。男11例,女4例,年龄16~53岁,平均年龄(28.6±11.32)岁。结果胰腺局限性或弥漫肿大10例,明显局限性血肿形成2例,网膜囊积液8例,胰周积液及左侧肾前筋膜增厚11例,其中3例主胰管损伤中仅1例CT检出。假性囊肿5例,于伤后5-7天内出现3例,于外伤3周后出现2例;而其中1例患者于1周内出现囊肿的基础上,在3周后出现多发囊肿。本组囊肿位于胰体部2例,胰尾部3例,多发囊肿1例。4例首次CT检查阴性。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损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早期可对多数病例明确诊断。

  • 标签: 胰腺 创伤性胰腺炎 假囊肿 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
  • 简介:1病例患者,男性,77岁,主因“呼吸困难10d”,于2016-2-7入住我院呼吸科。患者10d前受凉后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心慌、胸闷、喘气,夜间上述症状加重,于当地社区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无好转;查体:血压144/110mmHg,(1mmHg=0.133kPa),心率9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前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奔马律,双下肢水肿。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高血压病史3年,长期口服利血平,血压控制尚可。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病史2年,胆囊结石术后6年。吸烟史30余年,30支/d,已戒烟20年。2-8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脑钠肽(BNP):2587.9pg/ml;高敏肌钙蛋白I(cTnI):166.9pg/ml。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下肺感染。心脏彩超示:左房内径36mm,左心室内径61mm,室间隔10mm,左室后壁11mm,左室壁运动幅度普遍明显减低,以下壁明显,左室壁中部至心尖部内膜普遍凸起,凸起部与室壁心肌部比例为1.8:1.1;EF值25%。结论:左心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显著减低,二尖瓣中重度返流(请结合临床考虑心肌致密化不全)见图1。最终诊断:①成人孤立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功能衰竭心功能4级②肺部感染③高血压病④阵发性房颤。入院予以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于2-15转入心内科治疗,予以利尿、改善心肌重构、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改善循环等治疗后,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 标签: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 成人 高血压病史 抗感染治疗 阵发性心房纤颤 左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陈泽六汤联合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诊疗系统,治疗难治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难治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抽签发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诊疗系统加尼麦角林、倍他司汀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此甚而上再给予柴陈泽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消失程度及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全部消失,显著高于对照组,差义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陈泽六汤联合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诊疗系统治疗难治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治愈率显著(疗效达100%),复发率降到3%。

  • 标签: 柴陈泽六汤 SMR-IV眩晕诊疗系统 尼麦角林 倍他司汀 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与安全。方法检索CNKI、万方、CBM、维普、PubMed、EMbase、Clinicaltrails、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收集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36名受试者。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后,扩张型心肌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的有效率(RR=1.25,95%CI:1.15~1.35,P<0.00001)优于西医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MD=6.28,95%CI:3.29~9.27,P<0.0001)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4.07,95%CI:-5.85~-2.28,P<0.00001)低于对照组;脑钠肽(BNP)(MD=-132.38,95%CI:-205.66~-59.10,P=0.0004)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MD=35.86,95%CI:17.95~53.77,P<0.0001)高于对照组;心率(MD=-4.91,95%CI:-7.27~-2.55,P<0.0001)低于对照组。纳入的8个研究中,有2个研究观察了不良反应,1个研究报告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因大部分研究未对参附注射液的安全进行观察,故未能作出药物安全方面的可靠分析。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和安全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扩张型心肌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利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监测诊室血压(CBP)、心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2周结束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的诊室血压,24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及夜间下降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无显著变化;阿利沙坦酯降低白昼及诊室收缩压(SBP)和降低24h、白昼、诊室收缩压幅度优于缬沙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DBP)平均降压幅度、血压达标率、谷峰比值(T/P)及平滑指数(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自行缓解,但在引起转氨酶升高方面比较,阿利沙坦酯更安全。结论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高血压 阿利沙坦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药物引起的获得长QT综合征伴发的尖端扭转型室速(TdP)虽少见,但有潜在致命的心脏骤停危险,使用同一延长QT问期药物的住院患者较门诊患者有更高的TdP发生率,其原因在于住院患者常有更多其他的致心律失常的危险因子,如住院患者多为有基础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多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缓慢型心律失常,或有更多的药物快速静脉注射经历等。

  • 标签: 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长QT综合征 尖端扭转型室速 缓慢型心律失常 解读 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基因多态与其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362例,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测血小板聚集率(PAR),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预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最佳PAR值。将所有受试者分成HPPR组(PAR≥44.5%)和对照组(PAR〈44.5%),使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PCR—RFLP)测CYP2C19基因681(G/A)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患者CYP2C19(681G/A)基因型、等位基因及患者MACE。结果HPPR组患者CYP2C19(681AA)基因型(GC:x2=35.46,GA:x2=11.78,AA:x2=14.41;P〈0.05)高于对照组,其携带681A等位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G:x2=29.32,A:x2=25.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CYP2C19(681A)基因、HPPR均是ACS患者PCI治疗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ACS患者CYP2C19基因68(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与PCI治疗后HPPR存在相关。ACS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导致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低反应,并增加患者PCI治疗后血栓事件和MACE发生的风险。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聚集率
  • 简介: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G-308A多态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的相关。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TNF-α基因G-308A多态与中国人EH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9月1日。由2位评价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Egger线性回归法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EH患者1203例和健康对照13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中国人群,基因型GA人群的EH发病风险高于基因型GG人群(OR=1.54,95%CI:1.23~1.92,P<0.001);基因型AA+GA人群的EH发病风险高于基因型GG人群(OR=1.59,95%CI:1.28~1.98,P<0.001);等位基因A人群的EH发病风险高于等位基因G人群(OR=1.58,95%CI:1.29~1.95,P<0.001)。结论中国人群TNF-α基因G-308A等位基因A与EH发病有关。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中国人群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通过功能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2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113例患者,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功能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传统药物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6%,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2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鼻息肉能够通过传统药物疗法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病情反复,通过功能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更佳且复发率明显降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窦炎鼻息肉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安全性与疗效比较
  • 简介:心脏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有5%~10%发生于既往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其中,约30%的青壮年猝死不能通过尸检明确其死亡原因。通常认为这类SCD与遗传缺陷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关,主要以离子通道疾病最多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对这类遗传离子通道疾病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对易感家庭进行遗传学筛查的必要;旨在呼吁人们建立对青壮年猝死及易感家庭的正确认识和关注。

  • 标签: 猝死 心脏 基因 遗传 离子通道病
  • 简介:门诊时有患者咨询,称其听说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是常见的致盲因素,问铜、锌和叶黄素是否有助于预防呢?对此暂时没有清晰且明确的答案,但是仍有少量关于营养补充剂预防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的的大型随机试验。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营养补充剂 致盲因素 随机试验 叶黄素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