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探究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8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中男27例,女11例;行肾癌根治术34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1例,3例未行手术治疗。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31例、乳头状癌3例、嫌色细胞癌1例、混合细胞癌3例。转移部位:肺21例、淋巴结9例、肝2例、骨5例、肾上腺2例、腔静脉10例、附件1例、腹膜后7例,其中单发转移20例(52.6%),多发转移18例(47.4%)。舒尼替尼治疗采用标准的4/2方案:50mg/d,口服,服4周停2周。结果38例患者的疗效评价:完全缓解2例(5.4%)、部分缓解5例(13.1%)、疾病稳定26例(68.4%)、疾病进展5例(13.1%);客观缓解率18.5%,疾病控制率86.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2个月。常见不良反应有中性粒细胞降低、手足反应、口腔黏膜溃疡、皮肤黄染、毛发变白、腹泻、乏力和高血压。结论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临床获益明显。虽然不良反应较多,但多为Ⅰ或Ⅱ级,在患者耐受范围之内。

  • 标签: 肾癌 舒尼替尼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7例病理确诊为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男60例,女67例,男女比例为1∶1.17。年龄24-87岁,平均(51.65±12.26)岁。pT1期肿瘤患者占73.2%(93/127),T2期19.7%(25/127),pT3期4.7%(6/127),pT4期2.4%(3/127)。肿瘤最大径为1-13.3cm,中位肿瘤最大径5.38cm。总体随访率达94.5%,127例的随访时间为6.4-67.7月,平均(26.6±16.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115/127)、88%(44/50)、76.2%(16/21)。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术后复发(P〈0.001)、pT分期(P=0.006)、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01)是影响肾嫌色细胞癌生存期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患者并不能从术后使用白介素-2中获益(P=0.18),根治性肾切除术(P=0.563)和远处转移(P=0.119)可能是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OR=36.69,P〈0.001)是影响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预后较好的肾癌亚型之一,临床上肿瘤分期以T1-T2期多见(118/127),这可能和良好的预后有关。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 标签: 肾肿瘤 肾嫌色细胞癌 生存分析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肾穿刺活组织检查(肾活检)是诊断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手段,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肾活检技术的不断改进,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肾脏病学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我科2004年3月~2005年4月,在超声实时监测引导下,采用自动活检穿刺枪法肾活检50例,分析其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探讨肾活检的临床意义,旨在提高肾小球疾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临床病理分析 肾活检技术 肾小球疾病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指导治疗 判断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类型、损害程度,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IgA肾病的12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中男55例,女66例,平均年龄(33.33±10.59)岁;临床表现以尿检异常型最常见,为50例(占41.3%),其次是高血压型25例(占20.7%)大量蛋白尿型21例(占17.3%);肾脏病理类型多样,Hass分级以Ⅲ级为主(占47.9%);伴新月体形成39例(占32.2%),伴肾小管损害91例(占75.2%),伴有血管病变23例(占19%),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IgA+IgM+C3型比例最高为48例(占39.67%),IgM沉积总计达77例(占63.63%)。结论: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多样,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要综合临床表现并早期行肾活检以明确肾脏病理诊断。

  • 标签: IGA肾病 肾活检组织 肾脏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移行带增生与下尿路症状(LUTS)急性尿潴留(AUR)的关系.方法将1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按有无AURLUTS严重程度分为3组:无AUR但LUTS较重者为A组,有AUR且LUTS较重者为B组,有AUR但LUTS较轻者为C组.对各组行I-PSS评分,测量F-PSA、T-PSAF/T-PSA耻骨上经膀胱切除前列腺时观察移行带向膀胱内突出情况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情况,术后测定移行带质量(TZW),计算移行带体积(TZV).结果各组F/T-PSA、TZW、TZV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I-PSS评分前列腺部尿道狭窄百分比明显高于C组(P<0.05);A组F-PSA、T-PSA、移行带向膀胱内突出百分比明显低于C组(P<0.05),而B、C两组这3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A组F-PSA、T-PSA明显小于B组(P<0.001),I-PSS、前列腺部尿道狭窄移行带向膀胱内突出百分比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移行带质量体积与BPH引起的LUTSAUR的发生无关;而移行带的增生使前列腺部尿道狭窄、延长是BPH引起的LUTS的主要原因;移行带向膀胱突出则是AUR的主要原因.BPH合并AUR的患者F-PSAT-PSA均明显增高,F/T-PSA变化则不明显.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急性尿潴留 移行带质量 膀胱突出 移行带体积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性、诊治方法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经治3例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肿瘤分别位于右肾中上部、左肾上极和左肾肾盂旁,肿瘤大小分别约5.3cm×4.5cm、8.2cm×4.7cm、6.0cm×4.8cm。术前均诊断为肾癌而行肾癌根治术。结果肿瘤边界清楚,切面呈棕黄色,质地均匀,无出血坏死灶。光镜下肿瘤细胞呈圆形或类圆形,细胞均匀一致,排列呈腺泡状或实性片状,胞质含有许多嗜酸性颗粒,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相。随访10~35个月,均存活。结论肾脏嗜酸细胞瘤在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方面无明显特异性表现,确诊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确诊后治疗以保留肾脏手术为宜,因肿瘤中可能含有恶性成分,术后密切随访很重要。

  • 标签: 肾肿瘤 嗜酸细胞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腹膜透析是最早使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案。但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且微炎症与营养不良有密切关系。微炎症状态是肾衰竭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但并未出现感染情况的状态。

  • 标签: 微炎症状态 透析患者 腹膜透析 左卡尼汀 心功能 慢性肾衰竭
  • 简介:目的对近3年来尿路感染的菌谱细菌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从我院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828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Kirby-Bauer法),并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超广谱8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结果近3年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24%,列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56.64%),粪肠球菌(10.1)2%)、真菌(8.56%)。2004年至2006年超广谱8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比例呈上升趋势(分别占7.59%、23.2%、22.04%)。产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是1.4%,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是23.21%,对头孢类耐药率59.38%~97.26%,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是95.31%。非产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是0.3%,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是18.14%,对头孢类耐药率从8.87%~31.1)6%不等,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是72.62%。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呈上升趋势,定期监测尿路感染细菌谱耐药性变化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感染 尿路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双J管(双J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美蓝在置放术中的作用.方珐对215例患者采用放置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治疗,近期48例术中以美蓝协助定位.结果术后留置尿管5~7d,无切口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随访3~6个月,肾功能、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以美蓝协助定位者无双J管上移致拔管困难.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操作简单,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以美蓝协助定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 引流 泌尿系疾病 美蓝
  • 简介:随着微创手术概念的推广普及和手术器械的更新换代,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临床适应证逐步增加。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虽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诸多优点,但其操作复杂、学习曲线长的缺陷同样无可辩驳。在腹腔镜手术广泛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手术并发症不容忽视。扎实的手术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细致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的基础,同时也是有效预防和处理相关手术并发症的有力保证。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 简介:中医学认为,人只有身心健康,形神充沛,才会有正常的性事。所以,一个人的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体健康水平。如果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壮年早衰,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消耗诸多因素,使人体阴阳失和、肺腑衰弱、气血亏虚、精力不济。并常在整体虚弱的同时,伴有性欲淡漠,性机能逐渐衰减乃至丧失,同时每兼有倦乏神疲、眩晕耳鸣、纳呆腹胀、健忘失眠、腰膝酸痛等症。笔者采用龟蛾丸治疗观察性功能障碍虚损病证30例,获效满意。今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虚损病 龟蛾丸 治疗观 临床研究 身心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肿瘤中免疫逃避作用引起的细胞凋亡与P5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移行细胞癌,8例膀胱腺癌11例膀胱炎组织石蜡切片中Fas-L与P53的表达.结果P53Fas-L在膀胱炎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膀胱腺癌与移行细胞癌中P53、Fas-L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G1、G2、G3级中P53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as-L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7).在膀胱肿瘤中,20例P53阳性患者中14例Fas-L阳性(70%),P53与Fas-L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238)相关性(p=0.393).结论P53可能通过免疫逃避作用使肿瘤细胞凋亡下降,但不是唯一因素.

  • 标签: 表达 膀胱肿瘤 免疫逃避 膀胱腺癌 膀胱炎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方法报告1例阴茎神经鞘瘤病例,患者以阴茎根部肿块收治,术前细胞学穿刺报告为神经纤维瘤,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阴茎神经鞘瘤;术后恢复较好。结论阴茎神经鞘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穿刺活检有助于诊断鉴别。确诊需依靠病理学证据,必要时可加做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阴茎肿瘤 神经鞘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早期出现的临床表现,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而日益突出,治疗消化系统症状,不仅能改善CRF患者的营养状况微炎症指标,而且能延缓患者病程发展进程。传统观点认为尿毒症毒素是导致CRF消化系统症状的主要因素,近年研究越来越重视胃肠激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并且在治疗上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本文对其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消化系统症状 中西医治疗 慢性肾衰竭 发病机制 消化道症状 尿毒症毒素
  •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血、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水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3例HSPN、21例HSP患儿以及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和尿液MIF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24h尿蛋白(TUP)、尿红细胞的关系。其中11例HSPN患儿进行肾穿刺活检术获得肾组织标本,比较不同病理程度血、尿MIF水平的变化。结果:HSPN组尿液MIF水平显著高于HSP组对照组(P〈0.05,P〈0.01);3组血MI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中尿MIF水平随蛋白尿水平增加而逐渐增加,TUP≥1.0g组显著高于0.15g≤TUP〈1.0g组和TUP≤0.15g组(P均〈0.01);3组之间血MI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血尿组尿液MIF水平高于镜下血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MI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病理Ⅲ~Ⅳ级组的尿MIF水平显著高于I~Ⅱ级组对照组(P〈0.05,P〈0.01),病理I~Ⅱ级组的尿MI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Ⅲ~Ⅳ级组的血MI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I~Ⅱ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表达上调可能是HSPN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尿MIF水平能反映肾病理损伤程度,动态监测其变化可作为判断HSPN病情的一个非侵入性指标。

  • 标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过敏性紫癜肾炎 病理学 儿童
  • 简介:目的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血清肌酐(SCr)诊断儿童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方法对136例儿童肾脏病患者分别测定CystatinC,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校正的Ccr值将患儿分为4组。A组62例,Ccr≥80ml·mim^-1·(1.73m^2)^-1;B组33例,Ccr50-79ml·mim^-1·(1.73m^2)^-1;C组30例,Ccr30~49ml·mim^-1·(1.73m^2)^-1;D组11例,Ccr<30ml·mim^-1·(1.73m^2)^-1。CystatinC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以Ccr<80ml·mim^-1·(1.73m^2)^-1为肾功能减退,比较CystatinC与SCr检测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该两项指标与Ccr的相关性。结果Ccr与上述两项指标均呈负相关。CystatinC与Ccr的相关性优于SCr与Ccr的相关性,且CystatinC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佳。结论CystatinC发现肾功能损害敏感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患儿肾功能监测。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比较分析 儿童 血肌酐 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
  • 简介:化学致癌物诱导的啮齿类动物的膀胱癌模型,与临床上膀胱癌的发生比较类似,因此其已成为评价膀胱癌新疗法的重要模型。该模型最大的弊端是对活体动物以及尸检时难以评估负荷瘤的生长状况。本文作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简便、准确的方法。对60只雌性Wistar大鼠的饮水中添加0.05%N-丁基-N-(4-羟基丁基)亚硝胺(BBN),饲养35周,并定期超声检查麻醉大鼠膀胱中有无肿瘤发生。处死大鼠,称量肿瘤重量,数字化测量肿瘤大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在饮用含BBN饮水第5周时就出现尿路上皮点灶状过度增生,15周时出现重度异常增生,20周后形成移行细胞癌。数字化测量系统可辨别直径1mm的小肿瘤。

  • 标签: 化学致癌物 超声检查 膀胱癌 形态学特点 WISTAR大鼠 啮齿类动物
  • 简介:目的检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状况,拟在探讨其与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CRF患者(氮质血症期15例,肾衰竭期24例,尿毒症终末期21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TIMP-1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与肾功能损害等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RF患者各期血清MMP-9、TIMP-1水平明显升高,MMP-9/TIMP-1比值显著降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MMP-9、TIMP-1呈降低趋势,而MMP-9/TIMP-1比值却逐渐上升。血清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与血肌酐、GFR血红蛋白呈高度相关性。结论血清MMP-9、TIMP-1参与了CRF的进展,血清TIMP-1水平或MMP-9/TIMP-1比值能较好地反映肾脏纤维化的程度。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和耐药性,及其与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致病菌与耐药性,探讨其与转归的联系。结果116例次培养阳性,培养总阳性率达68.6%,近5年高达87.7%。致病菌中G^+球菌占58例次(50%),G^-杆菌45例次(38.8%),真菌6例次(5.2%),G^+杆菌、G^-球菌混合感染7例(6%)。G^+球菌中最常见为葡萄球菌(56.8%);G^-杆菌中大肠杆菌阳性率最高(62.2%)。从耐药性看,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6.7%),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9%、3.4%)。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1%、7.9%)。腹膜炎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退出率为10.1%(17/169),以真菌腹膜炎为主。结论近5年本中心培养阳性率较高,及时采用血培养瓶留取标本很关键。G^-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而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宜作为抗G^+球菌的经验用药。真菌性腹膜炎是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细菌感染 抗药性
  • 简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促使骨髓多能干细胞向红系干细胞转换的关键因素,体内90%以上的EPO由肾脏生成,肾功能损害尤其是肾间质病变可造成EPO的产生减少,这是慢性肾衰竭伴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补充外源性EPO作为一种理想的替代治疗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重组基因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利用DNA重组技术人工合成的激素,其生物学活性、免疫特征与天然EPO完全相同,它的使用避免了输血带来的危险(如感染AIDS、病毒性肝炎以及过敏等),目前尚未发现它的相关抗体,因此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旨在探讨国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济脉欣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经济学的评价.

  • 标签: 济脉欣 治疗 肾性贫血 有效性 卫生经济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