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降脂方法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符合HR-NICE的TIA、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强化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及氯吡格雷75mg/d)21d,而后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0.1g/d持续治疗1年。在此基础上常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强化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d,2组均治疗1年。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6个月、1年时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肝功能异常、肌痛的严重并发症。2组服药6个月、1年后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强化治疗组LDL-C下降较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C、TG值在治疗后6个月、1年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并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复发。

  • 标签: 强化降脂 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复发率
  • 简介:目的: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sanalysis,RCS)在病区患者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间医院住院病区患者给药错误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前后给药错误的发生。结果:通过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前给药错误错误发生为1.089‰(29/26632),应用后的发生为0.153‰(4/26217),后者优于前者经组间数据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用前用药错误原因分析上,主要是未落实查对制度、不熟悉药理知识、医嘱处理不规范、患者多和工作量大、交接班不仔细等。结论: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病区给药错误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与管理,能够使各项给药问题得到及时发现与纠正,提高用药安全,降低病区患者给药错误的发生,这是保障病区患者给药准确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不良事件 病区管理 给药错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不良事件发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1.10-2022.10期间,收集6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3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比分组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生活质量水平等指标。结果:经分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心力衰竭 护理风险管理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尼莫地平与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疼的不良反应对比。方法:选取 110例偏头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用单双数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单数对照组和双数观察组,各 5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6.36%,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 83.64%,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3.64%,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14.55%, P< 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疼临床效果比尼莫地平好,还能有效减少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尼莫地平 阿司匹林 偏头疼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医学临床上对于疾病的治疗离不开药品,药品是运用较多的治疗手段,通过药品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患者控制疾病,更在用药期间需把控好尽量减少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相关数据研究调查显示,世界上因为不合理用药因素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病例达到七分之一。对我国临床医疗数据进行了调查,住院患者使用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达到百分之二十,其中抗生素占比为四分之一。每年因为不合理运用抗生素造成患者出现耐药菌感染现象,造成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医院而言,药学工作的开展应将“患者为中心”作为服务理念,科学规范用药行为,保证医学临床上用药安全性。此次就从小儿用药方面着手,通过开展药学管理工作对临床影响性方面进行了探究。方法:为了杜绝医院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减少小儿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降低用药错误,此次从科室筛选部分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筛选60例,以是否开展药品管理方案将此次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未开展药品管理方案的患儿为对照组,实行药品管理的患儿为观察组,对患儿用药不良反应现象、用药差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小儿本身年龄较小,身体器官、组织等处于发育阶段,对于一些药品会产生不适反应,此次就针对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调查,观察组患儿用药期间开展了药品管理干预,患儿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明显比较少;在给患儿使用药物治疗时,因为医师开具处方不正确,或药师发放药物不合理等各方面因素会导致用药出现差错,本次对患儿用药差错情况进行调查,对照组出现用药差错情况较为严重,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研究表明给小儿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开展药品管理方案能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对症用药,减少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更能避免用药差错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药品管理 小儿用药 不良反应 用药差错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品管理对小儿用药不良反应及用药差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患者72例纳入研究,对照组(36例)常规干预,观察组(36例)药品管理方法,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用药差错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用药 药品管理 不良反应 用药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方法:以肾移植术患者为对象,共计10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分为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年和15年内再次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1998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行PCI术或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病历资料完整并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取患者静脉血进行与氯吡格雷代谢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型检测,并据此将患者分为正常代谢型组(*1/*1)、中间代谢型组(*1/*2和*1/*3)和慢代谢型组(*2/*2、*2/*3和*3/*3),回顾性分析患者PCI术后1年内和首次PCI术后15年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情况与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210例患者,男性148例,女性62例;年龄49-84岁,平均(67±10)岁;行首次PCI术者163例,行2次PCI术者47例;单独行PCI术者185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者25例。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者分别为158、156和91例。正常代谢型组、中间代谢型组和慢代谢型组PCI术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分别为13.3%(13/98)、24.7%(23/93)和31.6%(6/19),慢代谢型组和中间代谢型组的发生分别是正常代谢型组的2.37倍和1.86倍。携带CYP2C19*2或*3等位基因是PCI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781,95%置信区间(CI):1.042-3.046,P=0.035),适量饮白酒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防护因素(OR=0.054,95%CI:0.175-1.016,P=0.045)。正常代谢型组、中间代谢型组和慢代谢型组首次PCI术后15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分别为32.7%(32/98)、33.3%(31/93)和36.8%(7/1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糖尿病(OR=3.243、95%CI:1.245-5.165,P〈0.05)和有冠心病家族史(OR=2.683,95%CI:1.232-5.359,P=0.006)是PCI术后15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统 多态性 基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临床诊断中需要使用大量技术密集型的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有效性与临床患者的诊疗有很大的关系,为确保上市后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是每个监管部门亟待思考和推进的工作。

  • 标签: 医疗器械 生产质量 管理体系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析正念减压疗法改善护理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初-2022年6月底期间护理不良事件中的36例第二受害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PSQI)和焦虑、抑郁自评量分数。结果:采取正念减压疗法的研究组无论在不良情绪还是睡眠质量方面均好于常规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经历不良事件的第二受害人采取正念减压疗法干预,不但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焦虑及其他负面情绪,且减少担心和情绪困扰,而这种积极情绪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为帮助护士第二受害者走出困境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第二受害者 正念减压疗法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提高医美脂肪填充中服务质量及降低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医美脂肪填充病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在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14d护理后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和护患纠纷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医美脂肪填充患者采取护理方法时,选择预见性护理是比较好的护理方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医美脂肪填充 服务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析正念减压疗法改善护理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初-2022年6月底期间护理不良事件中的36例第二受害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PSQI)和焦虑、抑郁自评量分数。结果:采取正念减压疗法的研究组无论在不良情绪还是睡眠质量方面均好于常规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经历不良事件的第二受害人采取正念减压疗法干预,不但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焦虑及其他负面情绪,且减少担心和情绪困扰,而这种积极情绪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为帮助护士第二受害者走出困境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第二受害者 正念减压疗法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众多,包括二甲双胍、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以及α-糖苷酶抑制剂、尽管上述药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各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局对比结果尚不明确,尤其是死亡和心血管事件

  • 标签: 磺脲类药物 临床结局 META分析 双胍 促分泌剂 二甲
  • 简介:目的研究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之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的干预。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98%)、神经缺损程度评分(11.53±1.53)和术后并发症(2%)和对照组相比均有优势,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脑梗塞具有比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神经缺损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梗塞 益气活血方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ICU患者感染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0名ICU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整体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不良反应发生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只有47.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ICU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感染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 ICU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床旁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无缝隙护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恢复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床旁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床旁连续性血液滤过 无缝隙护理 严重脓毒症患者 恢复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示的应用对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1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79例。其中,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则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联合护理标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统计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表明对比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工作中,护理标示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示 手术室 护理风险事件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