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以及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水溶液绝热聚合法合成耐温抗盐型共聚物.考察了AMPs和无机化合物用量对共聚物耐温抗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MPS用量小于20%、无机化合物A用量0.001%~0.004%、无机化合物D用量0.005%时,共聚物在高矿化度盐水溶液中粘度有明显提高.也考察了共聚物在高矿化度盐水溶液中的粘度稳定性,结果表明,由AM84.995%、AMPS15%及无机化合物D0.005%聚合而成的共聚物,其浓度为2000mg/L,在65℃矿化度9764m/L的盐水溶液中老化37d,粘度保留率101.5%,说明此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
简介:利用酯化反应将活性硫、磷和氮元素引入硼酸酯的分子中,制备了1种新型的有机硼酸酯(简称:SPNB),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选择常用的大庆加氢矿物油HVIH200作为基础油,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其摩擦学以及抑制油品温升等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用SEM/EDS观察分析了磨痕表面的形貌及元素;应用湿热箱加速水解试验考察了其水解稳定性,并与硼酸三丁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硼酸酯不但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和抑制油品温升等性能,在基础油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同时水解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在工业润滑油产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简介:综述了碱炼大豆油和基因改性大豆油及其配方油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和旋转氧弹(RBOT)试验中的氧化安定性能,以及添加剂对改性大豆油的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其中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大豆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其氧化安定性越差;抗氧剂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DC)和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bDDC)的复合在改性大豆油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尤其在基因改性大豆油中,聚α-烯烃(PAO)和添加剂的复配使其起始氧化温度(OIT)和氧化诱导时间(IPT)均超过了相同配方的PAO油样。倾点试验结果表明,PAO和降凝剂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改性大豆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简介:以马来酸酐和铵盐为原料,合成了聚天冬氨酸(PASP);以三氯化磷、乙二胺、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盐(EDTMP)。利用PASP和EDTMP开发了一种具有优良阻垢性能的新型聚天冬氨酸复配阻垢剂PASP/EDTMP。不同条件下,考察了PASP/EDTMP复配阻垢剂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浓度对PASP/EDTMP的阻垢能力影响较大;该阻垢剂可用于高碱性水中,当体系pH值为10时,PASP/EDTMP浓度为6mg/L,阻垢率仍达85%以上;在50℃下,PASP/EDTMP的阻垢率均可达90%以上;并且在一定的PASP/EDTMP复配阻垢剂用量下,其可长期具有对硫酸钙较好的阻垢性能。
简介: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里,润滑油的质量基本是靠由原油经各种传统的“分离工艺”过程制取的矿物基础油,与各种添加剂的复配技术来保证的。但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发动机以及其他机械设备的技术进步和日益紧迫的“节能”、“环保”要求,对润滑油的粘温性(以粘度指数为标志)、挥发性、热氧化安定性等主要性能提出了日益苛刻的要求,从而发现用上述传统工艺制得的基础油由于化学组成的制约已渐难保证油品质量。因此,早已开展了研制并且证实质量较高,而由于成本昂贵未能得到发展的各种经“加氢”、“合成”两类化学转化工艺所得的基础油开始在市场上得到推广应用,从而展开了润滑油基础油加工工艺的一场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