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低钾血症的护理方式和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16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采用4-6个疗程的顺铂+依托泊苷化疗方案,16例患者中,9例给与补钾疗法,于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抽静脉血检测电解质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血清钾浓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在化疗后血清浓度低于对照组结论低钾血症可以预防易于治疗,应及时和医生配合,以减低化疗期间的痛苦,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以寻找预防方法及治疗对策,以促进患者预后。方法对来自本医院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所接收治疗的神经外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58例,其中包括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与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合并症、意识障碍与否、偏瘫与否、体重指数正常与否,总结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关护理措施。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因其套管柔软、可在静脉长时间留置且不易穿破血管壁,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穿刺的次数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深静脉,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共计30例患者,其中颈内静脉28例,股静脉2例。留置最长时间达35.5个月,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7.5个月。3例因患者烦躁而自行拔出,2例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拔管,其余25例患者仍然继续应用该导管透析。结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栓塞率、感染率低,可满足血液透析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时采用半卧位下无导丝送管法进行正位的效果。方法将35例PICC置管后经X线定位确诊为颈内静脉异位的患者立即取半卧位,尝试性采用无导丝送管法,即无菌操作下将导管退出8~10cm,在无导丝的情况下借助血流的助推作用将导管正位至上腔静脉,正位失败者改用传统的导丝送管法,以观察半卧位下无导丝送管法正位的效果。结果15例(42.9%)采用半卧位下无导丝送管法调整正位成功,18例(51.4%)经前述方法正位失败后改用传统的导丝送管法正位成功,2例(5.7%)经两种正位方法正位均不成功。结论半卧位下无导丝送管法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正位方法,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仅可作为调整PICC异位的尝试性方法,尤其针对体型适中、粗直静脉、皮下隧道短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在上肢动静脉造瘘术前检验的作用和筛选病例的方式。方法选取80例患者,对患者的上肢头静脉和桡动脉进行探查。结果29例患者的前臂头静脉内径较细,11例头静脉汇入口处,内侧可看到不规则血栓。19例桡动脉管壁不够平滑。21例桡动脉内壁粗糙。结论上肢动静脉造瘘术前的彩超检查,在临床上造瘘术中血管通路的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骶管复合静脉麻醉与喉罩-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择期手术(疝气,隐睾,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精索鞘膜积液)患儿120例,年龄1-5岁,随机分为三组(Ⅰ组、Ⅱ组、Ⅲ组),每组40例。观察术中患儿生命体征、肢体运动、喉痉挛、术后躁动、恶心、呕吐、苏醒时间、氯胺酮用量、PACU停留时间等指标。结果Ⅰ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以及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多于Ⅱ、Ⅲ组(P〈0.01),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Ⅲ组,(P〈0.01);结论骶管复合静脉联合喉罩-七氟醚麻醉不但可以缩短苏醒时间,而且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临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总结105例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要求护士术前采取心理指导、术前评估、预防DVT相关知识宣教,术后遵医嘱及时、准确、规范给药,术后早期活动与锻炼、加强物理预防措施和药物预防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无1例因护理措施不到位而发生DVT。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科9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院2008-2013年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95例,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3例,发生率为3.15%。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支持会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水平,降低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依赖性中的作用。方法成立由儿科、手术室人员组成QCC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探讨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有效的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新生儿抢救成功提供有效的给药途径保障,确保医疗安全。结论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水平,降低了对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的依赖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丹参注射液预防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用药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不给予其他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稠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栓生成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稠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比较结果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几率为8.6%,对照组血栓形成几率为28.5%;两组数据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预防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