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似长江大河,源远流长,中国理学博大精深犹如这滔天江河,奔流不息。今天,我们深入研究、挖掘、开拓性地批判继承中国理学(或关),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凝聚世道人心,重铸价值理念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

  • 标签: 关学 关中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建设 批判继承 重要任务
  • 简介:宋人倡言“王弼传郑”,后人翳然从之,至今不废。历考诸史,其实宋人的说法缺乏依据。王弼实与郑立异,王弼之学乃出自荆州古文经学。

  • 标签: 易学 王弼 荆州学
  • 简介:<正>自从1900年5月26日敦煌藏经洞被打开和千佛洞遗迹被再发现以来,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敦煌发现的各种历史资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逐渐形成一门“因地名学”的新学科——敦煌。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从敦煌发现的数万卷用古汉文、古藏文、梵文、古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古突厥文等各种文字书写的经卷文献,广泛涉及到古代中国、中亚,乃至世界的人文、社会、自然和应用各个学科。研究这些文献资料,不仅对中国史,而且对世界文化史的研究,都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大批优秀学者和著作不断涌现,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所谓“敦煌热”。敦煌也就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

  • 标签: 敦煌学 敦煌藏经洞 敦煌学研究 粟特文 突厥文 地名学
  • 简介:<正>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主办的蒙文版《蒙古》杂志1990年起创刊,至今已出版3期,每期128页,16开,季刊。蒙文版《蒙古》杂志是蒙古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登载具有新意的作品,包括有关蒙古历史、语言文学、经济、哲学、法学、艺术、民族、民族文化、风俗研究、

  • 标签: 蒙古学 蒙文 专科学校 民族文化 蒙古历史 内蒙古
  • 简介:<正>近几年来,各外语院系相继开设文体(或修辞)课,对该学科的研究方兴未艾,一些专门论述也陆续问世。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如文体与修辞是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究竟有何关系,给本科生开设文体课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似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本文即试图从修辞和文体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入手,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 标签: 文体学 现代文体 结构主义语言学 十八世纪 文学作品 雄辩术
  • 简介:清初昆山名宦徐乾,康熙时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其弟徐元文,顺治时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徐氏弟兄为清初大学者顾炎武外甥,炎武因他们仕清,很少与之交往。但元文人品尚好,口碑亦佳,所以炎武还时有教导,曾对元文说:“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而乾虽声名高于元文,又家富藏书,著有《传是楼

  • 标签: 徐乾学 康熙 清初 乾隆 重阳节 成德
  • 简介:一、方志应还其本义。“方”即地方、区域,“志”兼有知和记的双重意义。方志是研究和记述区域发展的科学。我国方志学历来就主张记述一方,必须认识一方,即主张研究和记述区域发展。二、本届修志热潮的出现,是以区域研究的客观需要为背景的,中外区域发展研究的崛起,其相互影响,将促进我国方志水平的提高。三、方志具有高度务实的品格,必须以地方志为依托,要研究地方志和方志编纂,但方志仍应以区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对象。四、方志的理论框架以“区域”和“发展”这两个概念为基础。“区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人类生存和活动一定空间的抽象。方志的“发展”概念具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目的、任务和方法论的全部内涵。方志主要研究如何认识和记述区域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一般规律,它统辖方志编纂、方志应用、方志目录、方志发展史、方志史等学科。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把方志提高到新的水平,方志工作者要勇敢地承担历史赋予的开拓性任务。

  • 标签: 方志学 区域发展研究 地方志事业 方志目录学 修志工作 区域研究
  • 简介:中国考古的姿势———俞伟超先生《考古是什么》读后曹兵武如果把上帝之死视为人类精神现代性之始,考古一度也是缔造现代的“罪魁祸首”之一,因为考古直接参与了对上帝的谋杀。1859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和普雷斯特维奇对法国索姆河畔(Somme)古老地...

  • 标签: 中国考古学 俞伟超 考古学理论 考古学家 现代性 姿势
  • 简介:伍献文,男,1900年3月生,浙江瑞安县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192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动物学系。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解放前曾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法国巴黎博物馆客籍研究员,中央大学生物学系教授、系主任,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

  • 标签: 鱼类学 水生生物学 中华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淡水鱼类 奠基人
  • 简介:我在韩章训同志《普通方志》的序言中曾经写道:此书“从方志建设的高度,整体谋划,立纲设目,在长期积累观察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形成一本颇具特色的系统专著。可以说是创一家之说,作一家之言,也必然会受到百家的关注。”该书问世

  • 标签: 方志学 专著 序言 高度
  • 简介:本文为国际博协博物馆委员会主席维·索夫卡在国际博协第四届亚太地区大会上所作重点报告的讲稿。在该文章中,作者分别概述了近年来国际博协博物馆委员会在致力于博物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介绍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参与博物馆委员会研究活动的情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论证了当前世界博物馆界颇有争论的问题——博物馆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并就其作为一门科学所应具备的特殊研究客体、特定科学语言、特定的研究方法以及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博物馆学 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研究 专业博物馆 研究客体 中国博物馆学会
  • 简介:东方的中国,西方的古希腊、罗马古代所铸的硬币,代表着世界古代硬币的两大体系。他们各开硬币的先河,是东、西方铸币的鼻祖。不管是浇铸还是打铸的硬币,其单面或正、背两面都用文字、图像或图文兼用,都具体反映了铸发时的朝代(王朝)、帝王(领袖)、崇拜的神(人)、物和币值等。由于思维方式、时代需求和客观条件,正、背两面已够安排应用,故不去考虑窄面环周的侧面,顺其保持“原始”状态。

  • 标签: 钱币学 领袖 朝代 铸币 罗马 硬币
  • 简介:<正>一、早期的研究捷克斯洛伐克对蒙古和中国进行科学的研究始于我国伟大的爱国者V.纳甫斯特克先生(1826~1894)。他在布拉格的旧居现已改建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亚非文化博物馆。当年,捷克旅行家们从世界各地考察回国后,都喜欢到这里聚会,并带来各国珍贵的民族学文物。C.锡里尔(1843~1906)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语言学家和印度专家,掌握包括蒙古语在内的多种外国语言,他是拜访纳甫斯特克的常客之一。他在布拉格大学和卡可夫大学任比较语

  • 标签: 捷克斯洛伐克 蒙古学 东方学 蒙古文 布拉格 蒙古语言
  • 简介:计算机与考古[英]霍立治前言:1991年,中国最早搞计算机考古的李科威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开展计算机考古的几点具体设想。与此同时,由俞伟超馆长领队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综合发掘和研究"项目开始。在项目的设计中我们打算进行考古资料计算...

  • 标签: 计算机 数据库管理系统 考古学家 表格化 考古遗址 文字处理
  • 简介:邵鸿烈,1941年1月生,辽宁营口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学系。曾任湖南怀化师专(今怀化学院)副校长,浙江财经学院副院长。现为浙江省高教学会理事,省财政学会理事兼秘书长,省教育厅高校教学工作督察员,教育部高校评估中心专家库专家。2005年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 标签: 财政学会 专家库 浙江财经学院 硕士生导师 大学经济学 文史研究馆
  • 简介:校勘是编辑的分支学科,也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必经程序及关键环节。地方志校勘除包含了与其他文稿、书刊相同的内容、文字校勘外,还承担着志书体例、篇目、图、照、表的校勘,以及志书资料、史实真伪的鉴别和考据(证)任务,关系着一部志书的优劣成败。鉴此,认真研究方志校勘是事关强化精品意识、提高志书质量及发展方志事业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试从校勘的涵义、地位、作用及方志校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方志校勘的探究和设想,以期引起方志同仁的关注和重视。

  • 标签: 校勘学 地方志 志书体例 分支学科 编纂工作 文字校勘
  • 简介:元代《通鉴》和《通鉴》胡注瞿林东一元代《通鉴》的发展南宋时期开始形成的《通鉴》,在元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据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卷2编年类所考,关于《通鉴》方面的撰述有:郝经《通鉴书法》;金履祥《通鉴前编》18卷;何中《通鉴纲目测海》3卷;胡三省...

  • 标签: 《通鉴》学 胡三省 《资治通鉴》 通鉴纲目 黄龙府 历史文献学